生态体育:绿色奥运的核心理念_体育论文

生态体育:绿色奥运的核心理念_体育论文

生态体育:绿色奥运的核心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核心理念论文,绿色奥运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54(2002)05-0025-04

CLC number:G811.21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02)05-0025-04

1 问题的提出

体育原本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密切联系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是和平、纯洁、健康的象征,是人类生命旺盛、富有生机的代表”[1],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教化、协调、平衡和修补作用。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文明病的蔓延以及体育运动的商业化、职业化带来的服用兴奋剂、体育暴力、异化等等心态危机和生态危机问题,在体育运动中的反映越来越明显;这种危机不但影响和制约着体育运动的和谐发展,而且还在破坏着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并时刻冲击着体育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功能和理念。但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运动尤其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无法摆脱同样的侵扰和影响。1896年以来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给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文化遗产,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生活,在全球产生了一股强烈的体育运动热潮,给整个世界的社会、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带来了无限发展机遇和活力,奥林匹克精神甚至成为支持和鼓舞人们不断奋斗、不断追求的动力源泉。但是,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抑或说现代体育运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留下诸多遗憾。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发展,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的剥离和背离,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考。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历届奥运会,尤其是利勒哈默尔“绿色”冬季奥运会和悉尼“绿色奥运”的成功举办以及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的成功,在体育、文化与环境之间所构建的生态主题和所倡导的生态理念,更加警醒我们去追问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深层问题:绿色奥运难道只是倡导人们去种种花草、栽栽树木和不乱扔垃圾废物吗?绿色奥运的深层语境究竟指向何方?绿色奥运(或者说绿色体育)的核心理念到底是什么?它的时代主题又是什么?

2 绿色奥运的深层语境及其指向

对于这一追问,我们从厚重的奥运历史文献和相关研究资料中,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历程中,或许可以找到枝枝脉脉。坐落在伯罗奔尼撤半岛靠山临水、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奥林匹亚城,在众多福祉的恩宠下,不但富泽了奥林匹亚地区各城邦人民,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哲人圣贤,而且还孕育并定期举办了以“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以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2]为宗旨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奥林匹亚小城到整个世界,从上层阶级控制到各阶级参与,从男子运动到全球女子的广泛参与,从奥运圣火的点燃到奥运会中运动员赤脚奔跑,从崇高的绿色橄榄桂冠到神圣的奥林匹亚休战,从参加人数、性别、民族和国家的激增到奥林匹克文化艺术节的空前繁盛,无不而且始终向我们张扬着“为促进体育、文化和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体育理念。

100多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的普及和对现代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正如德国学者西蒙·埃尔森所说,“奥运会已把我们的关系从地方扩大到整个人类的目标之中。即将运动指向我们人类的外观,在世界间消解了保卫和反文化、反民族主义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扩大全球人类间交流的桥梁。”因此,这种以重视环境、反思体育为旗帜的生态体育理念已经暗示我们:绿色奥运是有不同的深度和绿色程度,绿色奥运已经不仅是视觉上的绿色、听觉上的绿色和嗅觉上的绿色,它更意味着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价值观念。“绿色”已经从像花、草、树木一样的自然绿色内涵,转向人类生活世界更深层次的生态语境,绿色奥运中的“绿色”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和普遍意义的深层话语。因此,绿色奥运它已不仅仅指种草栽花植树,它的深层语境在于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于体育、文化和环境的共生与相互关怀,在于体育在促进文化、环境与人的和谐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它的核心理念和最终追求是以绿色奥运为旗帜的生态体育。当然,这里的“生态”一词已经不单单是生物学话语中的“生态”语意,而是更具有像哲学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语境中“生态”一词所表达的涵义一样,成为具有和谐、协调、平衡发展关系的宽泛概念。

因此,从绿色奥运会所表达的生态理念来看,所谓生态体育,就是指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体育活动,即通过在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来展示人类的健康体格和人格,体现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维护世界的和谐与发展。

那么,以绿色奥运为代表的生态体育又是怎样展开的呢?笔者认为,生态体育中的“绿色”是通过三个层次来彰显的。第一个层次是指绿色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广泛应用,如包括种树、种草、绿化城市、保留和改善原有生态系统和人文景观、太阳能的利用、河湖与大气污染的治理、无公害材料在体育场馆中的应用、运动会会后垃圾的处理等,它主要关注体育运动与环境的表面作用和影响,偏重于技术层面;第二个层次是指通过开展绿色奥运,不但使第一个层次的内容得以实现,而且在此基础上,各种形态的体育、文化和环境能够相互协调、均衡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在开展体育运动中,妇女能够广泛参加,各民族、各地区的体育项目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残疾人体育得到普遍支持,体育与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大众体育真正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等;第三个层次是指体育、文化、环境、科技等和谐发展观念的最终树立与形成。第二与第三层次的生态体育,主要在于探究体育运动不和谐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及在此基础上的解决途径,因此,它强调从技术到体制以及文化的全方位透视和多学科研究,是绿色奥运(或称绿色体育运动)的深层追求和最终指向。

3 生态体育成为绿色奥运理念的标志及其内涵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每一届奥运会,都一次次地向世人证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生态环境已经与体育、文化一起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构成要素,而且这三大要素的协调与和谐发展以及相互关怀所孕育的生态体育思想,已经成为现代奥运会的核心理念。生态体育理念就是指体育活动为人、文化与环境和谐发展服务的价值追求,以及为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文化与生态环境尊严、和平与和谐发展的姿态。生态体育理念正如《奥林匹克宪章》中所表达的涵义一样,以奥运会为外在表现形式的奥林匹克运动就是要谋求运动、文化和环境的相互融合,并创造一种以公平竞争为准则、以交流与沟通为基本手段,营造人人参与、相互关怀、尊重基本公德的生活方式,最终使体育、文化与环境得以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生态体育文明。

3.1 20世纪70-80年代,现代奥运会对环境的关怀与生态体育的凸显

1972年,美国的丹佛市迫于当地生态组织的压力,不得不拱手让出举办第12届冬奥会的权利;迫于同样的原因,1974年加拿大的温哥华市也撤回其举办第13届冬奥会的申请。至此以后,奥林匹克运动的有识之士,就开始注视到了体育运动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并在国际体育界率先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措施。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组委会提出了“健康环境中的健康比赛”[4]的口号;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每个参加者都得到了1枝加拿大的枫树苗,带回自己国家种植;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组委会使用临时建筑来减少对环境影响,对永久性的设施则以长期使用的理念进行设计;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其市区烟尘对参赛者健康的影响引起国际奥委会的高度关注;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组委会通过专门的设置管理计划,缓和了当地印地安人对冬奥会影响环境问题的质疑和抗议,同年,汉城奥运会采取了一系列环境综合治理措施,使大气中粉尘和二氧化硫的含量降低,水质得以改善,并对汉江进行了长达8年的治理,完成了规模巨大的净化城市、美化环境计划;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巴黎发表《体育运动国际宪章》明确指出,体育运动要“确信保持和发展人的身体、心智与道德力量能在本国和国际范围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和谐”[5],因为“体育运动并不局限于人体的幸福和健康,它还有助于人充分、平衡的发展”。

纵观20世纪70-80年代体育实践和思想,我们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就已经着力渲染和重视体育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开始关怀环境、关注体育运动中的生态思想,但这种渲染和关注并没有直指我们所说的生态体育,它仅停留在体育与自然环境的二元技术层面,只是生态体育理念的一种浅层表达与直白。

3.2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态体育作为绿色奥运核心理念的确立

20世纪80年代以后,奥运会的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参加的人数激增,为了消除和减小奥运会对“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祸患,以国际奥委会为代表的体育界及相关人士开始对开展体育运动的行为和理念作出反思和多方面努力。

1991年国际奥委会对奥运宪章作了修改,新宪章要求申办奥运会的所有城市从2000年起必须提交一项环保计划。在1992年世界环境会议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首次提出了自己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张,会后,国际奥委会、夏季奥运会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协会和国家奥委会协会代表奥林匹克运动签署了“地球的保证”。6个月后,萨马兰奇提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仅次于体育和文化的第三个方面。1993年《奥林匹克信息》杂志将第35期的全部篇幅用于讨论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国际奥委会也表态将更加积极地参与人类生态包括自然、社会、文化和技术的维护,在多方面实现人类生态的和谐与发展。1994年的利勒哈默尔17届冬季奥运会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工作使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三个方面得以体现。以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和生态平衡而闻名的挪威人,从筹备工作起,组委会就把环保放在了首位,在比赛场馆的选址和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征求了生态学家和环保学者的意见,制定了21项环保方案,把该届冬奥会办成了“绿色奥运会”。同年8月,国际奥委会与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签定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备忘录,并在巴黎召开的奥林匹克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将“体育运动与环境”列为专题,举行会议。1995年7月15日,在洛桑闭幕的第1届“体育运动和环境问题”世界大会确认,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将把保护生态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支柱之一。今后,申请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必须首先检查自己在尊重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标准的情况下举办奥运会的能力。1996年国际奥委会下设的大众体育委员会在汉城举行会议,并把会议的主题定为“21世纪地球家族与体育”,寓意了绿色奥运已经不仅限于环境保护这一层面。这一点从大会发表的《汉城宣言》中也可看出其鲜明的生态立场:“作为21世纪文化重要内容之一的体育,将在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体育作为公平竞争的一种理想形式,将为世界所面临的政治、种族、宗教冲突的和平解决作出贡献,和谐与协调也将成为21世纪体育运动的主流。”1996年在亚特兰大举行的国际奥委会会议决定成立环境委员会,并重申:“所有申办奥运会的城市都必须考虑到奥林匹克运动与环境之间的这种至关重要的联系”。1997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针对举办悉尼奥运会召开了“绿色运动会”研讨会。会议上,加拿大科学家戴维·谢纳申科指出,“绿代表人们的渴望和对更高水平的期望。由于举办一届奥运会不是瞬间的事,也不只是竞赛的事,因此,应把绿色运动会的观念视为一个进程、一种追求,而不应是一个快速的结果。”1998年第18届长野冬奥会,组委会把“爱和参与”视为举办运动会的宗旨并把“人类与大自然共存”定为大会的主题,使20世纪最后一次冬奥会彰显出强烈的“绿色、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1999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3届“世界体育与环境”大会上,国际奥委会制订了一项有关体育与生态的具体行动计划,目的在于鼓励其成员国在全球和谐发展中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继承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上,又以“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强调了“绿色奥运”的时代指向。2000年11月3日在日本长野召开的第4届“世界体育与环境”大会,评估了两年来国际奥委会生态计划的实施情况,并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改进的具体实施方法。2001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级首脑会议上,又深入探讨了奥运会在“生态”方面的贡献和不足及其发展。本次大会口号“给全球一个体育的机会”的提出,则标志着生态体育作为绿色奥运核心理念的最终确立。

因此,综观20世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以及体育、社会、文化和环境密切联系的运行机制和发展历程,我们可清楚地发现,以绿色奥运会为代表的体育运动,在新世纪的主题就是“和谐与发展”。和谐是指体育运动与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的统一,它代表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平衡、协调与有序,意味着世界体育的和睦、祥和、和平与公平,象征着大众在体育运动中的健康、美满、幸福与愉悦,标志着社会——人——自然系统的繁荣、发达、文明与进步;它包括体育运动中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因而,它存在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属性和功能之中[7],存在于体育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存在于奥运会的变化、演进和发展之中。这一主题正如《奥林匹克宪章》中所表达的思想一样:“开展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是要为建设一个和平和更美好的世界而贡献力量”,因此,它是“持续的、全球性的,其最高层次的活动是在世界上开展的最盛大的体育节,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聚一堂。”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和谐并不是大一统的“和”与“同一”,而是指体育运动与诸事物间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二者的统一。“它是以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体育运动在乎输赢,但更在乎展现和追求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精神。只有当体育精神和体育运动被每个现代人理解、接受并热衷参与其中之时,人类才有希望有理由健康体面的活着并继续繁衍下去。20世纪90年代的奥运发展史表明,绿色奥运的生态体育理念所倡导的“和谐与发展”主题,已不再局限于具体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不再局限于人与人的竞技,而正在形成一种共同的理念,一种全新的体育发展思维模式,因为全人类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拥有一个绿色、和谐、永续的生存环境。因此,生态体育作为绿色奥运的核心理念,对体育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已不仅在于人类本身的发展,而更在于它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范畴对社会文明的促进和引导,在于对整个生物圈的关怀和保护。

标签:;  ;  ;  ;  ;  ;  ;  

生态体育:绿色奥运的核心理念_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