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因论文,探析论文,产业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总是表现为经济结构的变动,其核心是产业结构的演进。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科技创新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产业分工,而社会分工及其深化,又引起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变化。2.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不管是从经济史的角度,还是从目前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在决定经济增长的要素中,以科技创新出现的知识越来越重要,知识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知识越来越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以微软为代表的知识型企业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值得注意的是,主导产业正是在经济效益的比较中形成和发展的。3.科技创新对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等社会生产力的各要素有很大影响,现代生产力的每一要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物化的科学技术,而生产的各种要素的变化,正是社会生产宏观比例即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基础。4.科技创新推动着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在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诸多影响中,科技创新推动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改变产业结构,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协调和持续增长是较为重要的方面。
回顾人类社会经济演变的历史不难看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与知识积累,新技术、新知识被大量集中地生产出来,尤其是重大科技的突破性进展,往往会产生新兴的产业。科技创新不仅一开始便使新兴产业呈现出发展快和效率高的特征,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不断发展,而且通过前向、后向联系,带动一系列关联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时,还通过其扩散、渗透与诱导作用推动着传统产业的技术变革。产业革命无外乎是科技革命的直接产物和必然结果,四次科技革命与四次产业革命所导致的主导产业的更替及产业结构演进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第一次产业革命始于18世纪70年代,以煤焦炼铁和纺织机器的发明为标志,这不仅使纺织从家庭手工业变成了工厂化、机械化的大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和规模效益,而且使纺织工业雄踞英国主导产业地位达数十年之久,并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进程。第二次产业革命始于19世纪40年代,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铁路网的建设和近代炼钢技术的形成为标志,一方面奠定了现代机械工业的基础,另一方面使钢铁工业在18世纪末逐渐成为英国的主导产业。既促进了铁路运输业和机械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又对后来的产业结构变迁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第三次产业革命始于本世纪初,以电力的应用、化学合成材料的出现、内燃机和汽车制造技术的成熟及广泛应用为标志,促进了众多新兴工业群的兴起,使工业尤其是汽车工业成为许多国家的主导产业。第四次产业革命是20世纪40~50年代出现的,其特点是计算机、核能、生物工程、光导纤维、航空航天、激光、海洋开发等新技术的广泛利用。它不仅极大地推进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服务化趋势,而且也使知识产业一跃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据马克卢普的研究,从1947年至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平均每年以10.6%的速度递增,是GNP增长率的2倍,1958年,美国GNP中的29 %来自知识产业,约1364亿美元。目前,据OECD估计,OECD主要成员国GDP的50 %以上来自知识产业。总之,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中观察,一国产业结构的状况及各产业素质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与其是否重视科技创新密切相关,可以说,谁推动了科技创新,谁的产业结构便向合理方向演进,谁阻碍了科技创新,其产业活动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英国失去“世界工厂”地位的教训,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事实,尤其是进入90年代之后,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极低的情况下,美国仍然保持了长期的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货膨胀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同时,科技创新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其各自作用的力度、时间又不完全相同,加之不同产业的创新机会和能力也有差异。这样,科技创新在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强度与速度,推动着相应产业按一定的发展速度和生产增长速度向前发展,结果,不仅不同产业在量上的表现不同,且产业素质的高低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产业素质提高较快的产业和发展速度较快的产业往往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而产业素质提高缓慢、发育成长较慢的产业,即使其过去或现在是主导产业,也往往会被新兴的主导产业所取代。这样,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主导产业的依次更替便成为产业结构演进的显著特征,对主导产业的研究也就成为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
生产和消费处于再生产的两极,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又决定着生产,“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4页,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消费从两个方面决定着生产,第一,只有被消费的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因为“产品之所以是产品,不是它作为物化了的活动,而只是作为活动着的主要的对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二, 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创造出生产的动力。“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与此相适应, 消费结构的变化也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新的动力。在经济学家们看来,消费结构又有一定的层次性,例如恩格斯就把消费结构划分成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三个层次,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引导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以适应消费结构的需求。早在19世纪70年代,德国社会统计学家恩格尔在《萨克森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比利时工人家庭的日常支出:过去和现在》等论著中率先提出: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其总支出中用在食品上的开支比例就越来越小。这就是恩格尔定律。其中食品支出金额占总支出金额的比例称为恩格尔系数。按照恩格尔定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就会下降,人们对食品尤其是农产品的消费将相对减少。即是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消费的增加便落后于对其他产品如工业品消费的增加。这样消费结构的变化,使第一产业产品的消费额在人们的消费总额中不断下降,导致了第一产业在 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在人们的吃饭问题解决之后,消费的重点便转向穿和用,这是工业化首先从轻工业,尤其是纺织工业起步在消费结构上的根据。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端于纺织业,不仅有科技创新的作用,更有与消费结构相适应的原因。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消费倾向将转向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的阶段。居民消费倾向及结构的这种变化意味着人们要求增加工业消费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与此消费水平及结构相适应的工业生产,在结构上常表现为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的极大发展,生产方式表现为大批量的生产方式。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动成为工业结构进入重工业化阶段的基本依据。在居民消费水平更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人们的消费倾向呈现出多样性和可变性的特点,与此相适应的工业生产方式也由少品种大批量过渡到多品种小批量的大量生产方式。这正是工业结构的高加工进而是知识、技术集约化和知识经济必然出现的基本依据。消费结构的变化,不仅意味着居民消费品选择变化的必然性,而且意味着主导产业的更替。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与现实表明,增长较快的产业部门,常常是那些处于科技创新中的部门。但不可忽视的是,每一项重大的科技创新之所以获得成功,不仅在于对预期收益作出及时的反映,更在于对消费结构变动的及时把握。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难理解科技创新何以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以不同的速度、强度出现,并推动主导产业的依次更替。
三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及资本流动的国际扩展,不但隐含着各国进出口结构的不断变动,而且也促使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国际贸易理论就其发展来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到范纳的比较成本——比较利益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但问题在于,不少国家在很多时候并不符合比较优势理论。里昂惕夫在1953年和1956年的两次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按照传统理论,美国这个世界上具有最昂贵劳动力和最密集资本的国家,应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恰好相反,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却是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量最大的却是汽车、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直到弗农1966年提出“产品周期理论”,才解开了“里昂惕夫之谜”。在弗农看来,科技创新在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即创新产品初始垄断优势以及其后技术转移与扩散形成的垄断优势的丧失,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格局变化,从而推动一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美国产业结构变化中看得更清楚。从80年代起,美国政府就加大了对R&D(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力度。1994年美国R&D 开发投资达1730.2亿美元,超过日本和德国两国R&D投资的总和(1707.4亿美元),占美国GDP的2.61%。这样, 高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1986年~1990年的14%左右提高到1991年~1995年的28 %以上, 1996年已接近35%,而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和汽车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4%和4%。经过技术改造, 美国的汽车等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普遍提高。从1986年到1995年,美国出口知识类产品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从12%上升到42%。(注:黎常:《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瞭望》1998年第2期。)
四
在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思看来,产业革命与主导产业的更替与其说是科技创新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制度创新的结果更为准确。从表面上看,科技创新确实导致了新兴产业的兴起、成长、主导产业的形成与演化,但从深层次上看,不仅科技创新需要制度激励,因为不同的制度安排对人们创新科技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制度安排激励人们不断创新科技,生产出新的知识,有的制度安排则抑制人们的技术创新与扩散,而且历史上也存在着反例。例如,1600年~1850年间,世界海洋运输并没有发生用轮船代替帆船之类的重大技术进步,但这期间海洋运输的生产率却有了很大提高,海洋运输业蓬勃发展,这唯有从诺思制度安排这一新的视角来解释。
诺思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以法国、荷兰等为例,探讨了制度安排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相关关系。诺思考察了法国1500年~1700年的经济史后认为,法国农业、工业、商业、外贸等行业的普遍衰败在于制度安排的失效。首先是农业的贫弱。在当时的法国,农民要缴纳盐税、人头税和国王特享税,还要承担征税的高成本,因此,法国在其可耕地的有效率的组织方面很少有什么进步。按照诺思的研究成果,这应归因于“它的制度环境毁坏了新技术所做出的有效调整和创新,”(注:诺思和托玛斯:《西方世界的兴起》第172页,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 )而不应归因于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其次,工业的不发达。在工业领域,国家的管理已经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过问。另外,法国工业经济不能有效增长还受下列因素制约:1.劳动力的流动在各处层层受限。2.资本的流动要层层登记。3.生产过程不允许偏离常规一步,任何发明都会被这种管理所禁止或扼杀。4.如1571年敕令规定的那样,每一类型的纺织品的价格都是固定的。再次,是商业、外贸的不发达。在法国,由于王室的财政政策有意无意地尽其所能阻止了市场的广泛扩展,因此失去了从市场才能得到的利益。各地区被人为地分割开来,因为关税制度使之互不往来。市场区域渐渐地局限于少数几个城镇或某些出口港的周围,所以当时的法国被看作是由30多个市场区域所构成的。在对外贸易中虽然也出口酒、谷物和纺织品,但其经济意义极小,生产的白酒几乎有90%是自己消费的。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指出,由于法国经济是由许多地区性和地方性经济所组成,皇室不得不分门别类地对每个地区征税,完成这项任务要求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这些官僚机构不仅会吸走一部分由此而带来的收入,而且也成了制度创新的最大障碍。因此,“尽管皇室和官僚机构的收入增加了,但对生产率的影响却是抑制了经济增长。”(注: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第169页,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新1版。)法国经济的地区性和地方垄断抑制了创新, 许多新兴产业不能发育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未能及时优化和高级化,结果,它未能摆脱17世纪的马尔萨斯陷井。在诺思看来,荷兰的成功更为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拥有较少资源的小国。荷兰人不是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而是致力于建立一套较为有效的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正因如此才使荷兰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取得了远远超出其小国规模之上的重要地位。14~16世纪中叶,荷兰政府致力于“促进国际贸易、削弱行会排外和垄断以及阻止地方行会对工业发展的强行限制,”(注:诺思和托玛斯:《西方世界的兴起》第182页,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 )这对构建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恰好是有利的政策。同时,限制性的陈规陋习的消除,也向德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城市的外国商人、金融家敞开了大门。因此,垄断的企图大多受到了遏制,能够降低交易费用的商业创新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在已经发展起来的制度环境中,农业、工业、运输业、金融业、贸易等产业繁荣起来,专属产权制度刺激了日趋衰弱的各产业的兴起,产业结构得以优化,新的主导产业替代了原有的主导产业,结果,荷兰在近代初期成为欧洲的经济领袖,直到1700年方被英格兰所取代。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与效益比较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主持人:罗敏,其他参加人员:曹明华、李锦宏、杨兴洪、王厚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