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础教育中的人文世界_应试教育论文

构建基础教育中的人文世界_应试教育论文

构筑基础教育中的人文世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人文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然世界关注自然规律及自然呈现的客观事实,社会世界关注人类所生存的社会及其价值规范,而人文世界关注人类的心灵及其对价值规范的意义的反思。人文世界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

教育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教育的意义在于传承文明和创造文明。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价值取向,教育的整体性功能决定了基础教育中的人文世界的构建,而基础教育中的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表明了基础教育中人文世界的缺失。

一、基础教育中人文世界的缺失

今日的基础教育本质上就是“应试教育”,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应试教育表面上看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实行的教育,为了考试而有针对地要求死记硬背,为了考试而无一例外地搞题海战术,为了考试而培养学生专门的做题技能,为了考试采取排名排序以激励竞争,而不惜以伤害多数人的发展为代价。应试教育培养了许多也许值得我们骄傲的能得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少年英雄,培养了一大批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考试精英,除此之外,我们又能怎样去证明自己的教育的优越?一个国家的发展总能在它的教育发展中找到足够的证据,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更加倚重于其教育的发展。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我们的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关注每一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要求它提供给每位青少年成长的空间,让其个性自由地发展,在自由发展中吸取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以往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的反思,建构自身的个性文化,形成对世界和自身的自主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的形成,就是个体自身独特的、创造性的选择,这种选择过程,也是不同个体的人文精神的形成过程,如果是整个社会每个人都有这种选择的过程,就会汇合成一个社会的人文世界。而应试教育,以扼杀一大批后进生为代价,无情打击所谓的差生,以求得少数学生的分数提高。而这部分学生在此过程中,也没有求得真正的发展,接受式的学习使得自我没有选择的余地,更不用说自己去创造,去建构自己的人文世界。

基础教育的另一败笔就是道德教育的失范。道德教育是建构学校人文世界的最直接途径,学校人文世界的形成又能有效地感染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这种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的感召下形成自主的文化特质。基础教育的道德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文化品质,形成对文化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价值体验。然而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形成了一套非常态的教学方法,需要内化的道德教育,变成了简单的死记硬背,用道德认知代替了道德情感和道德内化。道德教育的智育化倾向,只能导致学生学会了大量考试用的道德规范,却还是不知道去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于是出现了基础教育中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高等教育进行文明礼貌、不随地吐痰的教育等不正常状况。有人说,我们的教育缺乏主旋律,其实这种主旋律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反思。

基础教育人文世界的缺失还表现在对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过度依赖。在科学主义张扬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也充斥着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效率为标志的技术恰好迎合了基础教育中的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业生产模式,课堂教学中的CAI教学大行其道,在时尚化的教学模式的背后,却以人文主义的沦丧为代价。应该以机器配合人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机器表演的舞台,主宰着人的活动,没有人的主体性发挥的教学活动,同样是一种没有思想的活动,是一种没有文化价值的活动。没有人文精神传递的教育,只能是一种死的教育,一种被异化了的教育。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我们惊叹于其现代化的校园硬件设施,却无从感受到其文化格调和文化气息,其原因也大抵在此。在一所物欲化的校园里,缺失的应该不仅仅是人文世界。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也缺少人文气息,偏向于功利性的价值选择。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科学的倚重,对人文学科的漠视,具有浓厚的“重理轻文”的倾向。自然学科的教学内容,缺乏对自然科学形成过程中的人文内容的描述,而这些内容有时比一项科学发明本身更具有启迪意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伟大的科学家的成就往往还不如其人格魅力对世界的贡献大。”基础教育中的课程内容很少能真正体现对人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很少站在全球和全人类的高度来思考人类自身面临的危机和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应试教育偏重于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能作为被动的受听者和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建构者和发现者。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消极地接受,因而课堂上无法形成生动活泼的探究气氛,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于是就出现了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厌学现象。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没有一种可吸引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此外,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追求的是一致性的、标准化的答案,对学生的错误,要么招致学生的嘘声,要么就是教师的批评。在一个没有宽容的教学文化氛围里,只能导致学生对问题的逃避和对自我尊严的消极维护。

二、构建基础教育中的人文世界的时代意义

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文世界的支撑,否则科技带来的功利性倾向,只能使人类面对新的危机,造成对人的本质的异化。例如,随着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人反而有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又如,生物科技发展到今天,人类如何去面对“克隆”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人文世界中的伦理价值的指导,需要在科技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人文世界去维护人类的传统价值。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就应当承担起传承人类传统文明的最前沿堡垒的作用,致力于维护人类的共有的价值理想。

人类社会正处于后工业化时代,政治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正成为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人类文化也正处于一个急剧的融合时代。文化的多元化显示了时代的进步,也让我们面临选择的困惑,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必要选择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念,引导我们去判断和吸收外来文化。一个民族的特点就在于这个民族的古老文化传递下来的人文传统,如果丢弃了我们最基本的价值文化,这个民族的文明也许就会崩溃。因此,在基础教育领域,如果我们不构筑好自己本民族的人文世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就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文化阵地。当然,我们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并不是一味排斥外来文明,也不是固守本民族中一些带有劣根性的传统,而是维护本民族文化中能经得起考验的优秀传统,同时吸取外来文明中的精华,从而形成我们的主流人文精神,形成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同样,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也给我们的选择带来了难题。这就有必要对知识的选择形成一种核心理念。我们的基础教育中,为了应试的需要,强调对知识的背诵,对知识的不加选择的接受,这种对知识的态度在现代社会里必然会受到严峻的挑战。今天我们所接受的知识,到了明天或许就过时了,所以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有必要树立一种自主选择的人文精神,用以指导我们对知识的选择。批判和反思是多元化社会文化选择的必要手段。在这种选择的过程中,形成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化个性。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应该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需要我们对基础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同时也要对素质教育的发展蓝图做出合理的规划。素质教育的构想应该是全方位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基础教育中构建出理想的人文世界,形成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它包括理解、宽容、信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基础教育要走向素质教育之路,就必须克服应试教育中的实用性和满足于短期效益的功利性倾向,要克服道德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国家功利主义倾向,形成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人文精神,这是素质教育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在我国,青少年问题也是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社会环境急剧变革的年代里,问题家庭带给青少年的困惑,需要我们的基础教育给予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而应试教育无法给这些青少年指出一条出路,有的甚至是加深了他们对生活的绝望,在无法从学校教育获得应有的帮助之后,双重的挫败感只能让他们选择对生活和学习的放任。这也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体现出对这类特殊学生的人文关怀,但这类学生往往因为自身以外的因素的干扰而成为差生,而差生在应试教育下是很难得到教师的重视的。构建基础教育中的人文世界,就是要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教育中找到生活的意义,深化自己对生活价值的思考。

三、基础教育中人文世界的构建

要在基础教育中构建人文世界,首先必须对基础教育的价值目标重新进行定位。基础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不是短期就能见效益的行为,不能以眼前的可见利益来衡量基础教育的功效,而须把基础教育的发展定格在更长远的发展目标上,要站在整个民族的发展前景上来规划基础教育,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为培养富于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发展平台。只有站在这种角度上来审视基础教育的发展,才能避免那些带功利性的急功近利行为。人文世界的精神价值不是一种短期的可见利益,而且还不是一种显性的价值,它隐含在个体内部,潜意识中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对价值意义的认识。它的作用,在于影响个体一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把建构人文世界作为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才能在如何建构基础教育中的人文世界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才能不至于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迷失了自我。

在确立了基础教育的人文精神的追求后,就要在此目标的指引下,确定具体的学校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现代学校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这既是教育管理发展的方向,也体现了学校发展中的人文追求。只有做到管理上的以人为本,才能在基础教育中真正形成人文世界和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既要以学生为本,也要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既要给学生形成创造、宽容、自主选择的人际环境,也要让教师在一个温暖、进取、团结的集体中自主创造,在此基础上形成相互支持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管理关系。管理上的以人为本,不仅体现为对人的尊重,还要体现在校园环境上的人文底蕴建设。充溢着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文化特质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分制虽然只在大学里实施,基础教育却可以考虑此种管理模式。在基础教育中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必修课中规定足够数量的人文课程。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打破已有的统一入学,统一毕业,统一规格的工业化生产模式,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需要。这种管理上的人性化,体现了教育上的人文追求,符合基础教育中的人文世界的建构需求。

基础教育中的课程设置,要改变过早进行的分科教育状况。过早分科,只会使学生的选择过早定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不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改变专业理想的需要,也不利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美国大学实行的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应该也能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参考价值。从教育的哲学层面而言,基础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广泛适用的教育特别是人文科学的教育,有利于学生从中吸取有益的养分,整体把握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情况及其主要思想价值,从而为自己今后在专业发展上的自主选择提供一种参考。另外,在我们的课程内容上,要改变过去唯知识,忽视学科人文精神的课程内容设置方式。特别是人文学科内容的设置,要改变智育化倾向和单一性倾向,新的课程改革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思想体系,让学生在比较中自主判断和自主选择,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基础教育中的人文世界,否则又可能回到以前道德教育的老路。

建构基础教育中的人文世界,还要改变过去教学过程建立在“师道尊严”基础上的单向灌输,注重学生的接受、忽视学生选择的知识传授模式,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因而也就无从形成对学习的乐趣和对知识的积极态度;人文学科特别是道德学科要克服板着脸孔说教的一贯模式,在教学中要多设置“道德两难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对话、实践、反省”中建构自己的价值,形成自己对文化的选择,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主动性,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体会到思辨的乐趣,形成独特的思辨文化。“生活的意义是需要独自发现的,谁也无法从外部给予”。基础教育中如果能达到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也就形成了基础教育中的人文世界。

标签:;  ;  ;  

构建基础教育中的人文世界_应试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