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效果观察论文_张其伟1,张敏1,李庆元2(通讯作者)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效果观察论文_张其伟1,张敏1,李庆元2(通讯作者)

(1滨州医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3)

(2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山东 烟台 264003)

【摘要】目的:临床观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复发的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4例,其中28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吉西他滨灌注治疗(F组);26例首次TURBT后4~6周行二次电切治疗辅以吉西他滨灌注(S组)。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及复发的情况。结果:F、S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4.3%和7.6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和34.6%。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可进一步降低肿瘤的复发率,不良反应无增加。

【关键词】 膀胱癌;二次电切;吉西他滨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210-02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根据膀胱癌是否侵及膀胱肌层,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其中70%以上首次发现的膀胱肿瘤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2]。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至今首选治疗方法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TURBT术后有复发和进展的风险[3]。《2014版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提出,多数专家推荐TURBT术后2~6周行二次电切[4、5]。为寻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肿瘤复发率的更好方法,使用二次电切术后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诊断为膀胱癌患者,通过筛选标准: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a、T1),肿瘤直径小于3cm,无输尿管侵及,无远处转移,无严重心脑血管手术禁忌,2年随访有效。选取符合标准的病例54例,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在39~76岁,平均年龄60岁。54例患者根据TNM分期,Ta期25例(46.3%),T1期29例(53.7%)。2004年WHO标准分级,G1期14例,G2期21例,G3期19例。术前膀胱镜检查,发现多于等于3处者19例,少于3处者35例。位于膀胱左右侧壁的有26例,后壁的有12例,前壁有5例,顶壁有3例,三角区有8例。

1.2 方法

手术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取截石卧位,常规手术部位消毒、铺巾。连接膀胱冲洗,冲洗液为0.9%生理盐水,膀胱内冲洗液量维持在150ml左右。奥布卡因凝胶局部麻醉尿道,使用奥林巴斯等离子电切镜动作轻柔的置入膀胱内,观察膀胱各壁、肿瘤的数目,与输尿管的关系,有无膀胱憩室。电切功率80W~100W,电凝功率80W~100W,紧贴肿瘤基底部电切,深度为可及膀胱肌层为宜;遇到肿瘤偏大的情况,则从表面逐层电切,肿瘤切除深度满意后,电凝肿瘤基底部及周围2cm膀胱粘膜。术中留置18F三腔两囊导尿管,根据冲洗液颜色适时决定拔出导尿管时间,一般留置导尿管时间为5~7天。病理结果证实肿瘤无肌层侵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电切术后24小时内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每周1次,灌注8周,后每月1次,灌注6~12个月。患者吉西他滨灌注4~6周后,与患者沟通再次电切治疗的益处,其中26例患者同意行二次电切治疗,手术过程中未见肿瘤残留,剩余28例继续按之前设计的灌注方案治疗,按手术日计算,术后随访2年,每3个月行泌尿系统B超、膀胱镜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数目、肿瘤分期、分级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年,所选患者均完成计划治疗。F组患者中出现肿瘤复发4例(14.3%),术后6个月内复发1例,6~12个月复发1例,1~2年复发2例。S组中出现肿瘤复发2例(7.69%),术后6个月复发0例,6~12个月复发1例,1~2年复发1例。F组患者电切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共有8例,明显血尿者4例,出现闭孔神经反射1例,出现膀胱刺激症3例,膀胱穿孔0例。S组电切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共有9例,膀胱大出血者5例,出现闭孔神经反射2例,出现膀胱刺激症者2例,膀胱穿孔0例。出现不良反应后积极处理,无中途放弃患者,患者均按原实验方案进行。两组患者随访肿瘤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如明显血尿情况,出现闭孔神经反射,出现膀胱刺激症,膀胱穿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NMIBC患者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有较高复发率,首次电切治疗后4~6周,再次行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可进一步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减少非浸润性肿瘤向浸润性肿瘤发展,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缺点是多次医疗操作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压力,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正确引导。目前灌注治疗的药物有很多,吉西他滨是一种新型脱氧胞苷类似物,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需要提到的是,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我们要选择降低不良反应的同时,保证药物的疗效,来减轻患者的痛苦。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可进一步降低肿瘤的复发率,不良反应无增加。相信越来越多的膀胱癌患者将来可以避免膀胱切除,拥有更长的生存时问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Pakin DM,Bray F,Ferlay J,et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CA Cancer J Clin,2005,55:74-108.

[2]那彦群,叶章群,孙颖浩等.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0-60.

[3] Sylvester RJ,van der Meijden AP,Oosterlinck W,et al.Predicting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in individual patients with stage Ta T1 bladder cancer using EORTC risk tables:a combined analysis of 2596 patients from seven EORTC trials[J].Eur Urol 2006 Mar;49(3):466-5.

[4] Divrik RT,Yildirim U,Zorlu F,etal.The effect of repeat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n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rates in patients with T1 tumors of the bladder who received intravesical mitomycin:a prospective,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Urol,2006,175:1641-1644.

[5] Divrik RT,Yildirim U,Eroglu AS,etal.Is a second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necessary for newly diagnosed pT1 bladder cancer? J Urol,2006,175:1258-1261.

论文作者:张其伟1,张敏1,李庆元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0

标签:;  ;  ;  ;  ;  ;  ;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效果观察论文_张其伟1,张敏1,李庆元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