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俗文化走进中学历史课堂课题研究》的成果
摘要:民俗文化是民间传承的文化,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它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见证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它规范人们的言行,心理,通过民间仪式的周期性的表演,加深了下一代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以及继续传承的责任和义务。民俗文化中的各种活动,不仅保持了文化,也强化了民族意识,因此,民俗文化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民俗文化;家国情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到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民俗文化作为民间自我传承的文化,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它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见证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它规范人们的言行,心理,通过民间仪式的周期性的表演,加深了下一代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以及继续传承的责任和义务。民俗文化中的各种活动,不仅保持了文化,也强化了民族意识。闽南民俗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沟通着海峡两岸人民情感的重要文化纽带,将厦门民俗文化带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民俗文化传递历史信息,学生在喜闻乐见中感受历史,提高民族自信心
由闽南人民共同创造的并且传承下来的闽南民俗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带着浓厚的历史感。活动课《博饼的由来》,学生查找资料,表演小品,演译了民族英雄郑成功与博饼的关系。传说郑成功带着将士们驱逐荷夷收复台湾,中秋来到,将士们思乡心切,无心打战,于是他的部下发明博饼这一活动,让将士们在娱乐中欢度中秋佳节,赏月玩饼,从而冲淡思乡之情,另一方面激励将士们先国后家,克敌制胜的斗志。一个节日的风俗,联系着郑成功收复台湾活动。历史就沉淀在这样的民俗文化之中,一代代传承下来。中秋的博饼活动,是郑成功等将士们思乡的一种表达。学生对郑成功这个人物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他的爱国情怀,个人魅力。学生在对博饼文化追根溯源的过程,也就是重温历史的过程,从而培养家国情怀。
民间土地公信仰,反映了人类为狩猎为生转为农耕时代对土地的崇拜和感恩。厦门仙岳山上福德信仰也就是土地公信仰,到了清康熙年间,土地公演化为以手托元宝为特征的福德正神,(从土地公转变为手捧金元宝的财神爷),是厦门商业开始繁荣的一种表现,厦门在明末清初以后才发展成为闽南的都市。郑成功据金厦抗清,以厦门为大本营,才推动了厦门商业的发展。施琅收复台湾后将福建水师提督府设于厦门,并规定厦门和台南为闽台通航、通商唯一口岸,推动了厦门商业的大发展。今天,厦门作为特区,又是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交流更加频繁,而仙岳山上旺盛的香火也见证了厦门经济的发展。从这样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中传递出来的历史信息,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
从这些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中,学生可以感受着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历史的发展变化,对于提高他们的历史感悟能力,历史思辩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感受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体会着家乡历史的变迁,大大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增强爱国情怀。
二、民俗文化体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触摸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
闽南民俗文化是祖国文化的一朵奇葩,焕发着独特的艺术风采,在海峡两岸搭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探究《海峡两岸的交往》这一课中,学生通过查找历史资料,展示了海峡两岸往来的历史,更以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循来表达两岸割舍不断的联系,其中,文缘中的民俗文化传播更是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
闽南人把汉文化对台湾的传播,称为“唐山过台湾”。这是历史久远,波澜壮阔的文化传播。据史籍记载,闽南人第一次大规模“唐山过台湾”是明崇祯元年(1628年),闽南大旱,郑芝龙招饥民数万人,用海船载往台湾,开荒自给,所有耕牛、种子、农具等由他一手供应。这是汉族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移民开发台湾。这几万名有组织,相对集中聚居的闽南百姓,其生活习惯,人情习俗,很自然地延续了闽南原乡故土的风情,汉族民间信仰的神祗也自然地随着这几万移民进入了台湾。
1661年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闽南的民间信仰,习俗,艺术随之大量地传入台湾,如关帝庙,土地祠,祀奉保生大帝的大帝宫,在这一时期纷纷建立。1683年,施琅率水师于澎湖大败郑氏后代,明郑政权归顺清朝,台湾统一,结束了明郑时期两岸基本隔绝的对峙状态,开始了汉文化及中华各族文化全面传播台湾的新的历史时期。
探究闽南民俗文化传播到台湾的历史,学生能触摸到这样的一段历史:先人们离开家乡,在海峡对岸创造历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传播着祖国的民俗文化,发扬着祖国的民俗文化,并且用共同的民俗文化架起与祖国沟通的桥梁。民俗文化有着如此强大的功能,让学生体会到民俗文化在海内外交流中的重大影响,同时更加深对民俗文化的理解,感受着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祖国联系得更切实,从而培养他们建设美丽家乡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三、民俗文化见证了国家民族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学生在反思中领悟历史,增强民族凝聚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探究民俗文化的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对民俗文化现象进行反思,从而借鉴历史,启迪智慧。
在《海峡两岸的交往》这一课里,教师在课后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试分析台湾回归祖国的有利条件,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因为有了前面的探究活动,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台湾回归祖国的条件进行反思,有的从共同语言文化,也有的从共同的宗教信仰文化方面,还有的从新时期的国家政策方面,或从今天台海两岸越来越频繁的民俗文化交流,总结出台湾回归祖国的必然,通过这样的反思,学生能体会在自己身上的民族责任感,感受家国情怀。
民俗文化体现了祖国文化的民间特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让民俗文化走近中学历史课堂,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纪也多次强调要弘扬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闽南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递着祖国历史的发展信息,承载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一代代人们的言行,规范着人们的举止,保持着文化,并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民俗文化的魅力中感受历史,承担起民族的责任感,从而培养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刘军《中学历史教学探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2]刘克明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
[3]陈丽芬《仙岳山福德信俗》鹭江出版社2013年5月
[4]蔡亚约《闽台送船王》鹭江出版社2013年5月
论文作者:林永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民俗文化论文; 闽南论文; 历史论文; 厦门论文; 台湾论文; 祖国论文; 民族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