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万山分院 外科;441021)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下肢骨折创伤手术的114例患者,按照有无深静脉血栓发生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患者)与实验组(57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患病原因及手术相关外在因素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 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栓史、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制动时间及手术时间等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骨科创伤患者手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制动时间、手术时间等外在因素相关的同时,还与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内在因素有着直接联系。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骨科创伤;形成因素;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050-01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是一种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因为血液在深静脉异常凝结,静脉腔受阻,造成静脉回流障碍[1]。骨科创伤手术一般情况下手术时间长,造成患者长时间制动,极其容易在手术之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较高[2]。当前我国学者对其形成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与发病影响因素相结合进行实践层面上的研究[3]。对两组患者患病原因及手术相关外在因素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下肢骨折创伤手术的114患者,按照有无深静脉血栓发生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人数比例为51:63,年龄42—76岁范围内,平均年龄(55.63±5.9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骨科创伤的临床诊断标准,本研究得到患者、家属的许可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进行所有研究对象各项检查及病史的了解与记录,统计患者有无血栓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并按照患者实际病情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护理方法以及术后制动时间等进行记录[4]。轻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给予机械配合药物治疗;病程七十二小时以内无凝血倾向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抗凝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剂量为4000U/12h;血液粘稠患者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剂量分别为500ml、20ml,采取静脉注射方式,20ml/h最佳,十至十五天为一疗程。下肢深静脉血栓较严重患者还需要按照患者实际病情进行手术除栓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栓史、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内在因素进行观察与记录,同时分析记录两组患者的制动时间及手术时间等外在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用%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高血压人数为4例(7.02%)、血栓病人数为1例(1.75%)、糖尿病人数为1例(1.75%),对照组患者制动时间与手术时间分别为(5.13±0.79)h、(2.41±0.73)h。实验组患者高血压人数为14例(24.56%)、血栓病人数为15例(26.32%)、糖尿病人数为11例(19.30%),实验组患者制动时间与手术时间分别为(10.11±0.96)h、(4.23±0.75)h。实验组患者血栓史、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比例显著高度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制动时间及手术时间等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机制主要与血液高凝、静脉管道阻塞以及血液流速缓慢等因素有着直接联系,是下肢骨科手术后十分常见的并发症类型[5]。下肢深静脉血栓极其容易造成患者出现肺动脉栓塞的情况,这也是造成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因素,骨科创伤患者在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有外在性与资深性两种危险因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原发性慢性疾病自身造成的并发症会造成患者血液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及甘酸油脂发生变化,凝血系统成分变化造成深静脉内血流速度变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增加[6]。血栓病患者因为深静脉内血液呈现出高凝状态,在进行下肢创伤手术之后极其容易形成栓子而对深静脉造成堵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以药物配合机械护理治疗为主,但是骨折创伤的很多患者在术后形成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十分顽固,在机械护理及药物溶栓之后很难产生显著效果,必须要进行手术去栓治疗。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血栓史、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制动时间及手术时间等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骨科创伤患者手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制动时间、手术时间等外在因素相关的同时,还与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内在因素有着直接联系,临床上医护人员需要严格与内外因素相结合安排治疗方式,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崔利英.物理预防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0):60+65.
[2]常晓朋.药物联合物理预防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02):294-295.
[3]张祥发.骨科创伤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与临床治疗探究[J].双足与保健,2017,26(14):118+120.
[4]黎俊豪.药物预防联合物理预防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7,7(04):170-172.
[5]许建立.复元活血汤加减在骨科创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5):4972-4973.
[6]钟贺军,谢宏哲,刘辉.围术期压力泵治疗仪联合利伐沙班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5):142-144.
通讯作者;张向阳 主治医师 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万山分院
论文作者:刘勇,张向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创伤论文; 骨科论文; 实验组论文; 手术论文; 时间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