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光二极管光、色测试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梅路遥[1](2020)在《水滴凝结法制备微结构及其硅基LED封装应用》文中认为多基色无荧光粉LED以其高品质、高可靠性的优点成为下一代半导体照明的必然趋势。对于多基色LED封装模块,光提取效率和空间颜色均匀性是评价其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传统的封装结构无法同时满足多基色无荧光粉LED对高光提取效率和高空间颜色均匀性的要求,这限制了其在高品质照明领域的发展。本文基于表面微结构阵列在光提取和混光方面的显着优势,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主动制冷的水滴凝结压印技术,在紫外聚合物薄膜表面实现不同形貌的凹形微结构阵列的制备。将所制备的表面凹形微结构阵列紫外聚合物薄膜应用在多基色LED封装中能有效提高其光提取效率和空间颜色均匀性。与传统的表面微结构阵列制备工艺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和形貌灵活可控的优点。全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理论分析了水滴与聚合物胶体的相互作用过程,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同时分析了不同表面张力对水滴-胶体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张力是调节微结构形貌的关键因素。搭建实验平台并开展基于主动制冷水滴凝结的表面微结构阵列制备实验。通过改变水滴的凝结温度、凝结时间、牺牲层材料种类和体积,实现对微结构的大小、间距和截面形貌的调控。基于主动制冷水滴凝结法,通过调节制冷温度工艺参数,实现了微结构曲率的调节,进一步地,通过两步制冷法,引入温度梯度作用,使水滴阵列在Marangoni效应的作用下向牺牲层移动,实现对微结构曲率的连续可调。建立LED封装光学模型,研究光线在表面微结构阵列聚合物薄膜中的传输行为,理论分析微结构阵列形貌对LED封装模组的光提取效率和空间颜色均匀性的影响。开展应用微结构阵列的LED封装实验,研究微结构阵列对LED封装光提取效率和空间颜色均匀性的影响。将多颗硅基LED芯片以COB封装形式封装得到多基色无荧光粉LED模组,并将表面微结构聚合物薄膜应用于LED封装。光学测试表明:在500mA测试电流下,微结构阵列实现了绿光LED光提取效率11.4%的提高。在200mA测试电流下,与光滑表面封装模组相比,采用微结构阵列封装的多基色LED模组的空间最大相关色温偏差从853 K下降为273 K,表明微结构阵列可以有效提高多基色LED封装模组的空间颜色均匀性。并且,微结构阵列实现了多基色LED模组光提取效率9.1%的提高。
肖和平,王晓彬[2](2020)在《ITO厚度对AlGaInP发光二极管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GaAs衬底上生长AlGaInP红光发光二极管器件,在表层GaP上沉积氧化铟锡透明导电层,使用扫描电镜分析器件外观、透射电镜观察器件各层结构、半导体测试机测试其光电参数、回流焊验证器件的热稳定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氧化铟锡透明导电层中In、O元素化合态;研究了不同氧化铟锡透明导电层厚度对器件光电参数、热稳定性、发光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铟锡透明导电层厚度增加器件电压降低、发光亮度先增加后下降,热稳定性随厚度增加而变好,发光角度随厚度增加而减小。
陈伟标[3](2019)在《LED电特性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LED电特性参数测试项目多,测试时间长,传统测试需人工频繁切换线路、抄读数据,测试效率低,测试数据不可溯源。本文以“LED电特性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研制”为题,研制单工位单参数、单工位多参数、多工位多参数系列LED电特性参数综合测试系统,这对于实现检测装备智能化,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实际意义。研究工作得到2016年广东省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专项(2016B010113001)支持。论文研究LED电特性参数系列综合测试系统,从LED综合测试方法、LED电特性参数智能测试平台设计、LED多测试项目智能调度技术等3方面,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研究内容。论文主要工作包括:⑴根据LED电特性参数测试原理与自动化、可溯源、全面性、通用性等测试需求,设计单工位单参数LED电特性参数测试系统结构框架,对系统各模块进行功能与精度要求分析,研制基于PLC在线控制的测试线路切换控制器,设计适用于不同测试项目的系列测试线路控制器,并进行控制器软硬件综合设计,提高控制实时性与稳定性,实现测试过程测试线路的自动切换。⑵设计基于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的上位机自动化测试软件架构,并设计系列基于事件驱动的人机交互界面,研究基于DDE技术的测试电参数数据实时采集、存储、测试结果智能分析技术,设计LED电特性参数自动化测试流程,实现LED电特性参数全自动、可溯源测试。⑶根据LED单工位多参数测试需求,设计多参数测试线路控制器,研制单工位多参数LED电特性参数测试系统,通过对多参数测试流程进行分析,设计基于任务优先级表格的单工位多参数测试调度算法,实现LED单工位多参数自动化一站式测试。⑷根据LED多工位多参数测试需求,设计多工位多参数测试线路控制器,研制多工位多参数LED电特性参数测试系统;针对测试等待时间长,对多工位多参数测试项目进行建模,设计基于甘特图的通用测试调度算法、基于TSP模型的多工位多参数测试调度算法,对多工位多参数测试顺序进行智能调度,大大提高LED电特性参数多工位测试效率。⑸对LED电特性参数系列综合测试系统各模块进行软硬件综合设置,并实际应用于HGSM型单工位多参数LED电特性参数测试系统、HGMM型多工位多参数LED电特性参数测试系统,综合评价其实际应用效果。
罗伟[4](2018)在《基于溶液法的高效稳定OLED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作为第四代照明光源,不仅高效节能、光色健康,还拥有眩光小、无需散热管理的优点。更重要地,OLED柔性多变、至轻至薄的特性,扩展了光的表现形式,赋予了光影趣味和艺术魅力。它有望在展览、医疗、车灯、机舱、室内等领域的照明应用占据主导地位,形成百亿级的市场体量。研究OLED具备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问题已演变为严重制约OLED广泛应用的瓶颈。有效解决成本问题的思路是引入溶液法技术,因其具备材料利用率高、生产线投入资本低、大批量生产能力强等优点,具有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潜力。然而,目前基于溶液法的OLED器件其效率和寿命相对非溶液法差。为此,论文以提高溶液法OLED的效率和寿命为重点,分别从空穴注入/传输材料、器件结构和透明电极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并具体针对铜盐空穴注入/传输材料、有机/无机杂化型器件结构、石墨烯透明电极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如下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1)针对铜盐空穴注入/传输材料硫氰化亚铜(CuSCN)迁移率低和碘化亚铜(CuI)界面性质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性质均衡的CuSCN/CuI复合空穴注入/传输材料。研究不同的混合比例对复合材料晶体结构、透过率、带隙、界面态的影响,揭示复合材料的混合机制为物理混合,并发现复合材料透过率高、带隙宽且粗糙度可调控;制备基于CuSCN/CuI复合材料的单空穴器件,根据Mott–Gurney法则,从J-V曲线的空间电荷限制电流区域得到了复合材料的等效迁移率;使用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技术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功函数;探索了不同混合比例的CuSCN/CuI复合材料最佳的平衡点,并分别制作了以新型复合材料及传统材料为空穴注入/传输层的OLED样品,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在器件的效率、寿命方面,新型CuSCN/CuI复合材料比传统的聚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材料分别高27%、56%。(2)针对倒置型有机/无机杂化OLED膜系结构设计不灵活、性能受限于传输材料的问题,提出一种正置型有机/无机杂化结构,运用可溶液加工的无机CuSCN和氧化锌(ZnO)纳米颗粒分别作为空穴和电子传输层将有机层夹层在中间;研究了CuSCN的光电性质和ZnO的材料性质,结果表明CuSCN光吸收小、注入能力强、功函数高,ZnO纳米颗粒尺寸均匀、分散能力良好、带隙宽;分析了正置型杂化结构的能级排列和界面性质,揭示杂化结构实现了激子的空间限域并突破了高质量无机传输层的全溶液法制备;制备了基于上述正置型有机/无机杂化结构的OLED,器件亮度、效率分别高达110500 cd/m2、14.6 cd/A;重点研究了器件的稳定性能,挖掘出新颖材料与结构对器件稳定性的协同增强效应,使得基于CuSCN和正置型杂化结构的OLED其寿命相对于PEDOT:PSS标准器件提升了18.7倍。(3)针对石墨烯透明电极的方阻高、功函数低、浸润性差的问题,提出通过界面修饰,运用导电高分子材料PEDOT:PSS复合石墨烯。研究了石墨烯的SEM形貌,阐明了石墨烯生长过程所产生的拓扑缺陷会大幅度降低其导电性的原因;表征了石墨烯的拉曼光谱,发现石墨烯G峰蓝移,揭示了生长的石墨烯被微弱地p型掺杂,功函数被改变0.2 eV;制备了石墨烯背栅场效应管,获得了石墨烯的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探究了界面修饰后石墨烯复合电极的浸润能力、界面性能和光电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浸润能力得到提升、粗糙度下降、方阻降低了27.3%,并保持了和商用氧化铟锡(ITO)电极相当的透过率;制备了基于石墨烯复合电极的柔性OLED,亮度和效率分别达到6377 cd/m2和11.5 cd/A,与目前文献所报道的同类型石墨烯OLED相比,效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张刚毅[5](2018)在《GdSr2AlO5和CuInS2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在显示器、生物荧光标记、信息存储、三维立体显示、固体激光器、防伪技术以及温度传感器领域等很多方面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温度探测器件主要是使用热接触式的传统温度测量设备,但是在许多特定的环境中,传统的温度测量设备难以使用。基于上转换发光材料在不同温度的强度变化的新型温度传感器可以弥补传统测温设备的不足。本论文结合实际应用对材料的要求从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角度出发选取GdSr2AlO5作为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基质,通过调节离子浓度增强上转换发射强度,并通过上转换发光对温度敏感特性研究其潜在的温度传感器应用。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公司需求,研究了半导体量子点的光学性能。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照明显示、生物荧光标记、太阳能电池、激光器、光催化以及电化学领域等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量子点材料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应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光强度和稳定性问题,且量子点的毒性也是应用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型三元量子点CuInS2,不仅具有传统量子点的优良性能又弥补了它们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光稳定性好、毒性低、荧光在可见和近红外可调等。本论文制备了新型Cu InS2量子点,通过调节比例和包覆ZnS调控其发射波长和强度,并使用点胶法和制膜法制备了量子点LED器件。本论文主要包括两方面工作,主要结果如下:1、从基质稳定性角度选用了稳定性良好的氧化物基质GdSr2AlO5作为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基质,通过对其XRD,TEM,ICP-AES,上转换发光光谱,变温光谱和色坐标图等研究了样品的相应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良好的单相四方晶型。使用980 nm激光器激发样品获得三个不同的发射峰分别位于位于527 nm(绿光);549 nm(绿光)和665 nm(红光),这三种发射都是通过双光子过程实现。通过测试不同掺杂浓度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发现Yb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是6%。通过研究绿色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温度的关系表明GdSr2AlO5基质具有温度传感特性。随着样品温度的上升上转换发光颜色由黄色变为绿色,在最大测试温度473 K时样品的温度传感灵敏度为0.0054 K-1。2、从低毒性、光稳定性、发射波长范围角度选取CuInS2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节Cu和In的比例还有包覆ZnS得到发射范围在610 nm到674 nm的红光。通过测试其量子效率发现使用Cu:In=1:2的比例可以得到量子效率高达50.7%的样品。同时发现由于固化过程中量子点周围的配体环境会发生改变导致发射波长会明显红移且其发光强度大幅减弱。所以使用点胶法和制膜法减小量子点周围配体环境在固化过程中的变化量,最终制备出满足公司要求的LED器件。
刘宁心,石明明,李文博,王鹏,姚欣海[6](2017)在《铋酸盐微晶玻璃的发光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通过熔融-冷却法制备铋酸盐玻璃,分析5种Bi2O3/PbO含量不同的基质玻璃的透射光谱,得出最佳玻璃基质.分析铋酸盐微晶玻璃的光致发光光谱和电致发光光谱,得出最佳的熔融温度、熔融时间及荧光粉含量(即质量分数)分别为650℃、30 min及3%.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最佳的微晶玻璃的晶体结构,将微晶玻璃与蓝光芯片进行简易封装,组成光源,将其放入积分球.点亮30 min后,测量其稳态光通量和色温与驱动电流的关系,结果表明,光源的光通量随电流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色温受电流的影响不大,随电流的增加而略微增加.
郑晨居,单忠频,余彬海,周圣军[7](2017)在《快速LED光色参数测试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针对LED的产品多样性,设计了一种可调节夹具以适应各种芯片类型的快速LED光色参数测试系统。为了提高主波长的测量准确性和快速性,提出了一种分区查表法来通过色坐标计算主波长,经实验验证,提出的快速LED光色测试系统可以提高LED测试的效率和精度。
龚三三[8](2015)在《高出光效率透明基板的LED封装》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透明基板为封装材料,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LED灯丝球泡灯,以提高LED的出光效率为主要目的,对LED芯片封装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通过理论分析、仿真模拟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LED最佳光色性能和散热性能的封装结构和材料的工艺参数;制作并测试透明基板封装的LED灯丝球泡灯的相关性能。分析以及测试结果表明:(1)对小功率LED芯片而言,选用热导率为20W/(m?K)氧化铝陶瓷基板,热导率为1064W/(m?K)导热胶即可满足其封装要求。散热基板厚度为0.2mm厚时,增大固晶层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LED芯片温度,一般情况下,为避免固晶胶爬胶、浸没LED芯片等引起电极短路问题的发生,固晶层厚度应小于LED芯片厚度。(2)LED基板厚度增大,LED芯片正常工作的温度越低,适当减小LED封装基板材料的厚度,可避免LED器件的蓝光泄露、眩光,且节约成本,故选取LED基板厚度为0.2mm。(3)研制了一种新型高出光效率的透明基板封装的LED灯丝球泡灯。根据ANSYS仿真,对LED芯片封装工艺做了全面且细致的设计,而后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了封装线路板、接着对LED芯片固晶和引线焊接、荧光粉胶的调配、荧光胶的涂覆,最后制成了正装芯片和倒装芯片封装在不同基板材料上的几种高出光效率的透明基板封装的LED灯丝球泡灯。(4)测试所制的高出光效率的透明基板封装的LED灯丝的光色电性能、老化性能、红外热像图以及铂热电阻,LED灯丝球泡灯(采用正装/倒装芯片的玻璃封装)光通量467.29lm/230.802 lm、光效110.06lm/W/118.36 lm/W;相关色温3172K/3158 K、显色指数84.1/82.7、色纯度34.9%/37.4%。LED灯丝球泡灯(采用正装/倒装芯片的蓝宝石封装)光通量471.69lm/231.375 lm、光效111.79lm/W/120.07 lm/W;相关色温3004K/3048 K、显色指数81.9/83.5、色纯度47%/42.2%。(5)对现有的LED球泡灯做了光学对比测试与分析,采用透明基板封装的LED灯丝球泡灯比现有封装LED的亮度提升了16%,发光效率提高了13%,显色指数提高了4%。采用透明基板封装的LED灯丝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高光效,代替了人们使用了100多年的钨丝白炽灯,符合人们的审美观。
付三丽[9](2014)在《GaN基LED老化机理的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广泛应用在汽车、交通信号灯、景观照明和手机等领域。功率型LED作为半导体照明的关键器件,湿度、静电、温度和大电流等外界条件均影响LED的寿命,其老化机理的分析与解决,是提高半导体器件可靠性的前提。为研究LED老化机理,从静电、温度和大电流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如下:(1)阐述了研究LED老化机理研究的意义,以及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原理。介绍了可靠性特征量、可靠性实验、加速寿命实验和推导模型。(2)研究了功率型GaN基蓝光和白光LED抗静电能力。设置不同强度的反向静电和正向静电分别打击不同的LED芯片,对比分析LED受不同强度的静电打击后光通量和I-Ⅴ曲线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研究静电对LED失效机理的影响,对LED样品在常温下进行老化实验,设置正向电流为900mA,连续老化700h,根据光通量的衰减趋势得知:反向静电对LED破坏性比较强,而LED对正向静电有一定的承受能力。(3)研究温度对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光学和电学参数的影响。5-75℃范围内进行变温实验,正向电流设置为350mA,研究LED的相关色温、光通量、辐射通量、峰值波长、发光效率、电压等参数受温度的影响。(4)介绍LED老化实验的方法,设置温度和电流加速老化实验。温度加速老化实验温度分别为85℃和25℃,设置700mA的正向工作电流,连续老化800h,定期测量并记录其光通量和发光效率等光学参数;电流加速老化实验是在常温下,两组的实验样品工作电流分别设置为900mA和700mA,根据实验数据推导出特定条件下LED的平均工作寿命。鉴于实验条件有限,在LED温度可靠性实验中的温度设置为5-75℃,得出的数据适用的范围较小,需要进一步研究。
付方方[10](2014)在《积分球荧光测试系统的建立及其在稀土掺杂光学玻璃绝对光谱参数测试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稀土发光和激光材料在彩色显示、光存储、光学探测器、固体激光器、波导激光器以及光学放大器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因此对发光与激光材料光学性能的准确测量与表征是十分必要的。本课题将积分球与CCD探测器完美结合,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的荧光测试及量子效率的测定。整个测试系统通过标准卤素灯定标,进一步直观地描述了稀土跃迁发射的光谱功率分布,避免了通过相对强度估算发光性能参量所引起的误差,实现了以荧光发射特性绝对评价为目的的绝对光谱功率分布测定,为发光与激光材料光学性能的准确测量与表征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在氧化物玻璃中,碲酸盐玻璃兼备较低的声子能量、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等特点,大有希望用于商业用途的特殊波段信号发大器。含锗的玻璃光纤具有潜在的UV敏感特性,另外,氧化铅的加入可以提高玻璃的密度和折射率,因此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大的受激发射截面,低的非辐射弛豫速率和高的辐射量子产率是有望被实现的。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搭建了积分球荧光测试系统,并设计制备了Dy3+掺杂锗碲酸盐玻璃,测试解析了Dy3+在其中的光学光谱特性,并利用积分球测试系统对玻璃的绝对光谱参数进行了系统性的表征。本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果:1.成功组装和建立了积分球荧光测试系统,保证了所搭建的积分球测试平台的可重复性与可靠性,熟练掌握了积分球测试操作过程。本课题将积分球与CCD探测器完美结合,使精确获得荧光样品的较弱信号光绝对光谱功率分布成为可能。通过标准卤素灯定标,直观地描述了稀土跃迁发射的光谱功率分布,实现了以荧光发射特性绝对评价为目的的绝对光谱功率分布测定,为发光与激光材料光学性能的准确测量与表征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2.合成制备了纤芯和包层的锗碲酸盐玻璃(NZPGT),并对其热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折射率,满足纤芯和包层相对折射率要求范围。Dy3+掺杂重金属锗碲酸盐纤芯和包层玻璃的转变温度和结晶温度的差值ΔT分别为97°C和101°C,说明重金属锗碲酸盐玻璃具有良好的抗结晶稳定性,适合拉制出高质量的光纤。3.采用Judd-Ofelt理论拟合了吸收光谱,求出了Dy3+的J-O参数Ωt(t=2,4,6)分别是7.34×1020,2.75×1020和1.45×1020cm2,并根据J-O参数计算了Dy3+的跃迁振子强度、自发辐射寿命和荧光分支比等光谱参数。对应可见部分4F9/2→6HJ(J=15/2,13/2,11/2)辐射跃迁的最大发射截面分别为0.33×1021,3.66×1021和0.67×1021cm2。在9001500nm近红外光谱范围内得到1.02和1.18μm近红外发射带的最大发射截面分别为1.05×1022和1.56×1022cm2。根据4F9/2能级的荧光衰减曲线得出镝离子4F9/2能级的内部量子效率为88.44%。有效的多通道辐射发射表明其在光纤型照明光源,可调谐激光器及近红外光纤放大器方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4.基于积分球配以CCD光谱测试系统,对Dy3+掺杂锗碲酸盐(NZPGT)玻璃的荧光光谱进行表征。研究发现,紫光LED激发下,总辐射通量和总光通量分别为1172μW和34mlm,其中Dy3+的4个可见特征发射峰的辐射通量为86μW,占总辐射通量的7.34%,其可见特征发射的总荧光量子产率为12.38%。蓝光LED激发下,总辐射通量和总光通量分别为875μW和426mlm,其中Dy3+的3个可见特征发射峰的辐射通量为181μW,占总辐射通量的2.17%,其可见特征发射的总荧光量子产率为7.10%。相关的绝对光谱参数为实现器件化及进一步研发稀土掺杂固体发光材料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二、发光二极管光、色测试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光二极管光、色测试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水滴凝结法制备微结构及其硅基LED封装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LED封装工艺 |
1.2.1 LED封装工艺及其作用 |
1.2.2 LED封装结构类型 |
1.2.3 LED封装性能表征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提高LED出光品质的方法 |
1.3.2 微结构阵列制备方法研究 |
1.3.2.1 呼吸图案技术 |
1.3.2.2 直写式液滴成型技术 |
1.3.2.3 压印技术 |
1.3.2.4 光刻技术 |
1.4 面临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形貌可控微结构阵列制备 |
2.1 理论分析 |
2.1.1 水滴在聚合物中的形态演变过程 |
2.1.2 界面张力对水滴形貌的影响分析 |
2.2 形貌可控微结构阵列制备实验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2 实验平台搭建 |
2.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2.4 实验样品的表征方法 |
2.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5.1 水滴凝结温度 |
2.2.5.2 水滴凝结时间 |
2.2.5.3 牺牲层聚合物材料种类 |
2.2.5.4 牺牲层聚合物额外体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曲率渐变微结构阵列制备 |
3.1 引言 |
3.2 微结构阵列制备过程中的Marangoni效应理论分析 |
3.3 曲率渐变微结构阵列制备实验 |
3.3.1 实验介绍 |
3.3.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2.1 紫外固化聚合物表面直接制备微结构阵列 |
3.3.2.2 梯度温度制冷法制备曲率可调的微结构阵列 |
3.3.2.3 分步制冷法制备曲率可调的微结构阵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凹形微结构阵列在LED封装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光线在微结构阵列-空气界面传输光学仿真 |
4.2.1 仿真模型与仿真计算设置 |
4.2.2 仿真计算结果与讨论 |
4.3 微结构阵列在单色LED封装中的应用实验 |
4.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3.2 测试结果与讨论 |
4.4 微结构阵列增强光散射的光学仿真 |
4.4.1 增强光散射的光学仿真模型与参数设置 |
4.4.2 仿真计算结果与讨论 |
4.5 微结构阵列在多基色LED封装中的应用实验 |
4.5.1 表征方法与仪器设备 |
4.5.2 多基色白光LED封装模组制备 |
4.5.3 测试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ITO厚度对AlGaInP发光二极管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过程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结构特性分析 |
2.2 光电参数特性分析 |
2.3 热稳定性分析 |
2.4 发光角度分析 |
3 结论 |
(3)LED电特性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提出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LED电特性参数测试概述 |
1.3 论文相关内容研究进展 |
1.3.1 LED综合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
1.3.2 LED电特性参数智能测试平台研究进展 |
1.3.3 LED多测试项目智能调度研究进展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单工位单参数LED电特性参数测试系统研究 |
2.1 引言 |
2.2 单工位单参数LED电特性参数测试系统框架设计 |
2.2.1 测试系统需求分析 |
2.2.2 测试系统结构框架设计与功能分析 |
2.3 基于PLC测试线路控制器模块设计 |
2.3.1 控制器工作原理分析与硬件设计 |
2.3.2 控制器程序设计 |
2.4 LED电特性参数自动化测试软件设计 |
2.4.1 自动化测试软件架构 |
2.4.2 基于事件驱动测试软件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2.4.3 LED电特性参数自动化测试 |
2.5 特性参数测试数据管理技术 |
2.5.1 电参数数据实时采集 |
2.5.2 基于DDE技术实时数据存储 |
2.5.3 测试结果自动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工位多参数LED电特性参数测试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工位多参数LED电特性参数测试系统框架设计 |
3.2.1 单工位多参数测试系统架构设计 |
3.2.2 多参数测试线路控制器设计 |
3.3 单工位多参数测试调度算法设计 |
3.3.1 LED单工位多参数调度方法设计 |
3.3.2 基于任务优先级表格的单工位多参数测试调度算法 |
3.3.3 基于优先级公式计算法调度实例与测试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工位多参数LED电特性参数测试系统研究 |
4.1 引言 |
4.2 多工位多参数LED电特性参数测试装置总体设计 |
4.3 基于甘特图的多工位多参数测试调度算法设计 |
4.4 基于TSP的多工位多参数测试调度算法设计 |
4.4.1 多工位多参数LED电特性参数最优化调度模型建立 |
4.4.2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求解最优测试路径与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设置与应用效果 |
5.1 引言 |
5.2 LED电特性参数综合测试系统设置 |
5.3 LED电特性参数综合测试系统应用 |
5.3.1 HGSM型单工位多参数LED电特性参数测试系统应用 |
5.3.2 HGMM型多工位多参数LED电特性参数测试系统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溶液法的高效稳定OLED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OLED的基本概念 |
1.2.1 OLED的结构与材料 |
1.2.2 OLED的主要技术指标 |
1.2.3 OLED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范畴 |
1.2.4 OLED的制备方法 |
1.3 OLED的溶液法制备技术 |
1.3.1 溶液法的意义 |
1.3.2 溶液法存在的问题 |
1.3.3 溶液法的共性关键技术 |
1.4 溶液法共性关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溶液法空穴注入/传输材料 |
1.4.2 溶液法器件结构 |
1.4.3 透明电极 |
1.4.4 现有技术的不足 |
1.5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1.5.1 拟解决的问题 |
1.5.2 研究的目标 |
1.5.3 研究的内容 |
2 OLED理论、实验系统及方法 |
2.1 OLED的发光原理 |
2.1.1 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 |
2.1.2 载流子的复合与激子的跃迁 |
2.1.3 发光颜色的确定和能量的流向 |
2.2 OLED器件的衰退模型 |
2.2.1 迁移率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2.2.2 电子陷阱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2.2.3 空穴陷阱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2.3 光在OLED器件中的模态分布 |
2.4 OLED器件制备系统的设计及搭建 |
2.5 OLED光电色测试系统的设计及搭建 |
2.5.1 硬件系统搭建 |
2.5.2 软件系统设计 |
2.6 OLED材料、薄膜、结构的表征方法 |
2.7 OLED标准器件的制备方法 |
2.8 小结 |
3 高效稳定的CuSCN/CuI空穴注入/传输复合材料研究 |
3.1 引言 |
3.2 复合材料的研究思路分析及方案设计 |
3.3 实验方法 |
3.3.1 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2 OLED器件的制备 |
3.4 复合材料的性质 |
3.4.1 混合比例对晶体结构的影响 |
3.4.2 混合比例对光学性能的影响 |
3.4.3 混合比例对界面性质的影响 |
3.4.4 混合比例对电学性能的影响 |
3.5 复合材料的OLED器件研究 |
3.5.1 器件的光电性能 |
3.5.2 器件的稳定性 |
3.6 小结 |
4 高效稳定的有机/无机杂化OLED器件结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杂化结构的研究思路分析和方案设计 |
4.2.1 材料选型 |
4.2.2 光在结构中的模态分布分析 |
4.3 实验方法 |
4.3.1 ZnO纳米颗粒的合成 |
4.3.2 杂化结构的实现和OLED器件的制备 |
4.4 传输层材料的性质 |
4.4.1 CuSCN的光电性质 |
4.4.2 ZnO纳米颗粒的材料性质 |
4.5 杂化结构的性质 |
4.5.1 结构的能级排列 |
4.5.2 结构的界面性质 |
4.6 杂化结构的OLED器件研究 |
4.6.1 器件的光电性能 |
4.6.2 器件的稳定性 |
4.7 小结 |
5 高效稳定柔性的石墨烯复合透明电极研究 |
5.1 引言 |
5.2 石墨烯复合电极的研究思路分析和方案设计 |
5.3 实验方法 |
5.3.1 石墨烯的生长 |
5.3.2 石墨烯复合电极及石墨烯OLED的制备 |
5.3.3 大尺寸石墨烯OLED的制备 |
5.4 石墨烯的材料性质 |
5.5 石墨烯复合电极的性质 |
5.5.1 界面修饰对浸润性的影响 |
5.5.2 界面修饰对界面性质的影响 |
5.5.3 界面修饰对光电性能的影响 |
5.6 石墨烯复合电极的OLED器件研究 |
5.6.1 器件的光电性能 |
5.6.2 大尺寸器件的光电性能及其机械稳定性能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OLED研究的框架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授权的专利 |
E.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F.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G.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得奖情况 |
(5)GdSr2AlO5和CuInS2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简介 |
1.2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概述 |
1.2.1 上转换发光 |
1.2.2 上转换发光机制 |
1.2.3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及进展 |
1.3 量子点发光材料的概述 |
1.3.1 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
1.3.2 半导体量子点的特性 |
1.3.3 量子点的应用及进展 |
1.3.4 CuInS_2应用及进展 |
1.4 选题意义及论文结构 |
1.4.1 选题意义 |
1.4.2 论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 |
2.1 样品的制备 |
2.1.1 样品的制备方法 |
2.1.2 实验原料 |
2.1.3 实验设备 |
2.2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2.4 上转换发射光谱、荧光光谱和变温光谱 |
2.2.5 UV-VIS吸收光谱 |
2.2.6 量子效率 |
2.2.7 CIE色度坐标 |
2.2.8 LED光电色测试 |
第三章 GdSr_2AlO_5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1 GdSr_2AlO_5基质的结构分析 |
3.3.2 GdSr_2AlO_5掺杂样品的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uInS_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CuInS_2/ZnS量子点的制备 |
4.2.2 点胶法制备LED器件 |
4.2.3 制膜法制备LED器件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CuInS_2的性能研究 |
4.3.2 点胶法制备LED器件 |
4.3.3 制膜法制备LED器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铋酸盐微晶玻璃的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样品制备 |
1.2 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Bi2O3/PbO含量对基质玻璃的影响 |
2.2 熔融温度的影响 |
2.3 熔融时间对玻璃陶瓷的影响 |
2.4 YAG:Ce含量对微晶玻璃的影响 |
2.5 微晶玻璃的物相性能 |
2.6 封装光源在不同电流驱动下的光学性能 |
2.6.1 光通量分析 |
2.6.2 色温分析 |
3 结语 |
(7)快速LED光色参数测试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及工作原理 |
1.1 系统总体结构 |
1.2 工作原理 |
2 主要机械结构 |
2.1 测试仪机架 |
2.2 光谱仪 |
3 色度参数计算 |
4 系统软件设计 |
5 测量实验 |
6 结论 |
(8)高出光效率透明基板的LED封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LED发光原理 |
1.1.2 LE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 |
1.1.3 LED的照明优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LED封装材料 |
1.2.2 芯片结构 |
1.2.3 封装结构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章 LED基础原理 |
2.1 LED电学、光学和热学特性 |
2.1.1 LED的伏-安特性 |
2.1.2 LED的光学特性 |
2.1.3 LED的热特性 |
2.2 LED封装技术的分类 |
2.2.1 引脚式封装 |
2.2.2 表面贴封装 |
2.2.3 功率型封装 |
2.2.4 COB封装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LED灯丝的设计与制备 |
3.1 LED封装 |
3.1.1 LED封装作用 |
3.1.2 LED封装工艺流程 |
3.1.3 固晶 |
3.1.4 引线键合(邦定) |
3.1.5 荧光粉涂覆与烘烤 |
3.2 封装基板的选择 |
3.3 基板材料表面电极制备 |
3.3.1 丝网印刷技术 |
3.3.2 电极结构制作 |
3.3.3 灯丝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LED灯丝的ANSYS热学仿真 |
4.1 热学仿真 |
4.1.1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
4.1.2 有限元分析步骤 |
4.2 基板材料对LED灯丝散热性能的影响 |
4.3 基板材料厚度对散热性能的影响 |
4.4 粘接材料对散热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LED性能测试与分析 |
5.1 光色电综合性能测试 |
5.1.1 LED光色电测试系统 |
5.1.2 LED光色电测试原理 |
5.1.3 光色电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 LED老化试验及寿命测试 |
5.2.1 计算LED寿命的方法 |
5.2.2 电流加速老化试验 |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红外热成像图及温度测试 |
5.3.1 红外测温原理与红外热像仪 |
5.3.2 红外测试过程与结果 |
5.4 Pt1000热电阻温度测试 |
5.4.1 Pt1000热电阻温度测试原理 |
5.4.2 Pt1000热电阻温度测试过程和结果 |
5.5 与其他不同封装LED的性能对比 |
5.5.1 外观与工艺 |
5.5.2 与不同封装性能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GaN基LED老化机理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LED老化机理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可靠性理论分析 |
2.1 可靠性概述 |
2.2 可靠性特征量 |
2.2.1 可靠度 |
2.2.2 累积失效率 |
2.2.3 失效率 |
2.3 加速寿命实验 |
2.4 推导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静电对LED老化机理的研究 |
3.1 实验样品 |
3.2 实验设计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静电对LED样品Ⅰ-Ⅴ特性的影响 |
3.3.2 静电对LED光通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温度对LED发光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样品 |
4.2 实验设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相关色温受温度的影响 |
4.3.2 辐射通量受温度的影响 |
4.3.3 光通量受温度的影响 |
4.3.4 主波长受温度的影响 |
4.3.5 峰值波长和谱线半宽受温度的影响 |
4.3.6 发光效率受温度的影响 |
4.3.7 正向电压受温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LED失效机理的分析 |
5.1 LED寿命老化实验的方法 |
5.2 温度过应力实验 |
5.2.1 实验样品 |
5.2.2 实验设计 |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电流过应力实验 |
5.3.1 实验样品 |
5.3.2 实验设计 |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半导体器件失效分析 |
5.4.1 半导体器件失效率曲线 |
5.4.2 功率型LED的失效现象和失效机理 |
5.5 功率型LED的寿命外推 |
5.5.1 温度应力加速寿命实验的寿命外推 |
5.5.2 电流应力加速寿命实验的寿命外推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积分球荧光测试系统的建立及其在稀土掺杂光学玻璃绝对光谱参数测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积分球 |
2.1.1 国内外的积分球简介 |
2.1.2 积分球的应用 |
2.1.3 积分球的基本原理 |
2.1.4 积分球的选择依据 |
2.2 光学参数 |
2.2.1 绝对光谱功率分布 |
2.2.2 辐射通量 |
2.2.3 光通量 |
2.2.4 荧光量子产率 |
2.3 稀土离子及其能级 |
2.3.1 稀土元素的性质 |
2.3.2 稀土离子的电子组态 |
2.3.3 稀土离子的能级 |
2.3.4 稀土离子的跃迁与发光 |
2.4 稀土发光的基本规律 |
2.4.1 吸收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
2.4.2 稀土元素发光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
2.5 稀土掺杂光学玻璃 |
2.5.1 稀土掺杂光学玻璃的应用 |
2.5.2 碲酸盐玻璃 |
第三章 积分球荧光测试系统的建立 |
3.1 积分球测试系统所用设备 |
3.1.1 积分球 |
3.1.2 功率光纤 |
3.1.3 WY305 精密数显直流稳流稳压电源 |
3.1.4 USB4000 微型光纤光谱仪 |
3.1.5 安装光谱测试软件的计算机 |
3.2 测试系统的组建 |
3.3 系统测试步骤 |
3.3.1 标准卤素灯绝对光谱功率分布的标定 |
3.3.2 测试系统的操作 |
第四章 稀土掺杂玻璃样品的制备和测试 |
4.1 Dy~(3+)掺杂重金属锗碲酸盐玻璃的制备 |
4.2 Dy~(3+)掺杂重金属锗碲酸盐玻璃的性能测试 |
4.3 Dy~(3+)掺杂重金属锗碲酸盐玻璃绝对光谱参数的测试 |
第五章 测试结果与讨论 |
5.1 Dy~(3+)掺杂重金属锗碲酸盐玻璃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5.1.1 重金属锗碲酸盐玻璃热力学性质分析 |
5.1.2 吸收光谱和 J-O 理论计算 |
5.1.3 红外透过带边与最大声子能量估算 |
5.1.4 激发和发射光谱 |
5.1.5 红外发射光谱分析 |
5.1.6 可见受激发射截面和内部量子效率 |
5.1.7 稀土掺杂锗碲酸盐玻璃测试分析小结 |
5.2 紫色 LED 激发 Dy~(3+)掺杂重金属锗碲酸盐玻璃绝对光谱参数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1 绝对光谱功率分布及辐射通量的计算 |
5.2.2 光通量分布曲线及光通量的计算 |
5.2.3 光量子数分布及量子产率的计算 |
5.2.4 紫色 LED 激发小结 |
5.3 蓝色 LED 激发 Dy~(3+)掺杂重金属锗碲酸盐玻璃绝对光谱参数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5.3.1 绝对光谱功率分布及辐射通量的计算 |
5.3.2 光通量分布曲线及光通量的计算 |
5.3.3 光量子数分布及量子产率的计算 |
5.3.4 蓝光 LED 激发小结 |
5.4 吸收截面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发光二极管光、色测试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滴凝结法制备微结构及其硅基LED封装应用[D]. 梅路遥. 南昌大学, 2020(01)
- [2]ITO厚度对AlGaInP发光二极管特性的研究[J]. 肖和平,王晓彬.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0(01)
- [3]LED电特性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研制[D]. 陈伟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基于溶液法的高效稳定OLED关键技术研究[D]. 罗伟. 重庆大学, 2018(09)
- [5]GdSr2AlO5和CuInS2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张刚毅. 兰州大学, 2018(11)
- [6]铋酸盐微晶玻璃的发光性能研究[J]. 刘宁心,石明明,李文博,王鹏,姚欣海. 应用技术学报, 2017(03)
- [7]快速LED光色参数测试系统[J]. 郑晨居,单忠频,余彬海,周圣军. 半导体光电, 2017(03)
- [8]高出光效率透明基板的LED封装[D]. 龚三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04)
- [9]GaN基LED老化机理的分析与研究[D]. 付三丽. 湖北大学, 2014(03)
- [10]积分球荧光测试系统的建立及其在稀土掺杂光学玻璃绝对光谱参数测试中的应用[D]. 付方方. 大连工业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