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北宋;儿科;针灸;本草
宋代社会发展空前繁荣,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相应而来社会上下对医疗水平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宋出现出诸多名医圣手,他们为中国古代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 幼科始祖——钱乙
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氏,生于公元1023年,卒于公元1104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儿科专家。“乙始以顱䪿方著名,至京師視長公主女疾,授翰林醫學。皇子病瘈瘲,乙進黃土湯而愈。神宗召問黃土所以愈疾狀,對曰:以土勝水,水得其平,則風自止。帝悅,擢太醫丞,賜金紫。由是公卿宗戚家延致無虛日。”[1]钱乙以顱䪿方闻名于世,治疗长公主疾病后被授予翰林医学士。用黄土汤治愈皇子,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升为太医丞。“乙爲方不名一師,於書無不闚,不靳守古法。時度越縱舍,卒與法會。尤邃本草諸書,辨正闕誤。或得異藥,問之,必爲言生出本末、物色、名貌差別之詳,退而考之皆合。末年攣痺寖劇,知不可爲,召親戚訣別,易衣待盡,遂卒,年八十二。”[2]钱乙行医治学不恪守古法,对诸家说法辩证勘误,认真考证,细致严谨。著作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錢氏小兒藥證真訣》三卷。“上卷言證,中卷敘嘗所治病,下卷爲方。季忠亦頗附以巳說,且以劉斯立所作仲陽傳附於末。宣和元年也。”[3]三卷分述证、病、方,条理清晰,覆盖全面。除《小兒藥證直訣》其他均已遗佚。《小兒藥證直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儿科学典籍,系统的对儿童进行辩证施治法,针对小儿体质与大人不同,主张注重用药机理、数量都做出相应调整,采用五脏辩证法则,善于针对小儿调制方剂,效果奇佳。从此儿科逐渐受到重视,发展成为了医学专科。后世知名的中药六味地黄丸便是钱乙所创。“本方从金匮肾气丸化载而来。钱乙制此方时,谓小儿阳气甚盛,故去桂、附不用。原为主治小儿“五迟”证,后世遂推广位滋补肾阴的祖方。名六味者,有两种意思:一是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药组成;一是方中酸苦甘辛咸淡六味俱全。”[4]六味地黄丸的主治功能为“地黄丸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晴多,面色㿠白等方。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5]钱乙将行医所积累的方剂都悉心记录,不断总结发展。
古代医家称小儿得病为哑科。诊小儿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浮,冷沉细。襁褓之婴,孩提之童,尤甚焉。故专一为业,垂四十年。”[6]故而钱乙总结小儿之病难治,有如下四点:其一专门针对小儿之病经验少。其二、小儿诊病脉微难见,医生把脉之时,又易吵闹啼哭,难以确诊。其三骨气未成,形声未正,状态不稳定。其四问诊小儿,多未能言,即便所言又难以相信。《小兒藥證直訣》中记录了钱乙为小儿诊病的经过,可谓神乎其技:“东都张氏孙,九岁,病肺热。他医以犀、珠、龙、麝、生牛黄之,一月不愈。其证嗽喘,闷乱,饮水不止,全不能食。钱氏用使君子圆,益黄散。张曰:本有热,何以又行温药?他医用凉药攻之,一月尚无效。钱曰:凉药久则寒不能食,小儿虚不能食,当补脾。候饮食如故,即泻肺经,病必愈矣。服补脾药二日,其子欲饮食,钱以泻白散泻其肺,遂愈十分。张曰:何以不虚?钱曰:先实其脾,然后泻肺,故不虚也”[7]钱乙于小儿一科可谓出众超群,被后世誉为幼科始祖。
2 针灸名家——王唯一
王唯一,又名惟德。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生于987年,卒于1067年。历任翰林医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药奉御骑都尉。主持设计铸造了针灸铜人。“宋仁宗诏王惟德作《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刻诸石,复范铜肖人,分布腧穴周身,画焉窍焉,脉络条贯,纤悉明备,考图按经甚便来学”[8]北宋初期,流传的针灸医术由于传抄错误等问题,穴位错漏混乱。公元1023年宋仁宗下诏命令王唯一铸造针灸铜人,确定针灸准则。
“聞舅氏章叔恭云,昔倅襄州日,嘗獲試鍼銅人全像,以精銅為之,腑臟無一不具。其外腧穴則錯金書穴名於旁。凡背面二器相合,則渾然全身。蓋舊都用此以試醫者。其法外塗黃蠟,中實以水,俾醫工以分折寸,案穴試鍼。中穴則鍼入而水出,稍差則鍼不可入矣。亦巧之器也。後趙南仲歸之內府。叔恭嘗寫二圖,刻梓以傳焉。”[9]据文献记载,铜人高5.3尺、与人体实际大小相似,躯体和四肢以榫头衔接,共12块断片,可拼拆。[10]宋天圣五年王唯一主持铸造了两座针灸铜人,经络穴位标明其上,穴位用黄蜡封住,医官按穴施针,如果有水银流出,表明入针准确,识穴无误。
图1 明仿宋针灸铜人 来源:国家博物馆
图2 “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刻石 来源:国家博物馆
“天聖五年十月壬辰,醫官院上所鑄腧穴銅人式二。詔一置醫官院,一置大相國寺仁濟殿。先是,上以鍼砭之法傳述不同,命尚藥奉御王惟一考明堂氣穴經絡之會,鑄銅人式。又纂集舊聞,訂正譌謬,為《銅人腧穴鍼灸圖經》三卷,至是上之,摹印頒行。”[11]铜人铸就完成后,一座放置在医官院,供查询、考试之用。另一座放置在大相国寺仁济殿。靖康之难后其中一座铜人被金国掠去北上,另一座于战火中消失不见。元代时铜人存放在太医院的三皇庙中,保存完好。明代对针灸铜人进行了仿制。“明宁守道,洪武时人,精针灸法,应召入京,试以铜人,举手辄中,授太医院大使。”[12]清末,八国联军入侵,铜人被掠去,自此下落不明。日本东京博物馆馆藏一座针灸铜人,与宋天圣针灸铜人进行比较发现,有诸多记录不合。“天圣针灸铜人身上的穴名使用的是错金的技术方法,这种方法是先在铜人的身体上刻凿出穴位的名称,然后再在刻凿好的凹槽内涂上金字,而东京博物馆的铜人身上的穴名则没有经过刻凿穴名的这一步骤,而是直接用涂料书写在铜人的体表上。东博铜人的身高只有160.6cm,而天圣铜人有172cm。其次,铜人手部的造型大多为五指平伸,日本东博博物馆里的铜人的姿势却有不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3]东京博物馆馆藏针灸铜人可能不是王唯一铸造的宋天圣年间铜人.
3 蜀中名医——唐慎微
唐慎微,字审元,成都人氏,生于公元1056年,卒于公元1136年。蜀中医学世家,一生并未入职医官署,专心行医注重药方的收集与整理。著作《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全书皇皇60余万字。“醫家本草,自神農所傳止三百六十五種,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蘇恭增一百一十四種,宋劉翰又增一百二十種,至掌禹錫、唐慎微輩,先後增補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種,時稱大備。”[1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收集药材1746种,其中600多种是前代本草未有记载的,附古方3000余种,保存了诸多已经失传古方秘技,再明代本草纲目出现之前,一直是中国研究本草的范本,通用流行时间500年。李约瑟更是赞扬此书:“要比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早期欧洲的植物学著作高明的多,代表了空前未有的高水平。”[15]“唐慎微字审元,成都华阳人。貌寝陋,举措语言朴纳,而中极明敏。其治病百不失一,语证候不过数言,再问之,辄怒不应,有所召必往,寒暑风雪不避也。其为士人疗病,不取一钱,但以名方秘录为请,以此士人尤喜之,每于经史书中得一药名、一方论,必录以告。遂集为《证类本草》。尚书左尽蒲公传,欲以执正恩例,奏与一官,拒而不受。其二子……及婿张宗说(字岩老)皆传其艺,为成都名医。元祐间,宇文虚中为儿童时,先人感风毒之病,审元疗之如神,又手缄一书,约曰:“某年月日即启封。至期旧恙复作,取所封开视之,则所录三方:第一疗风毒之病,第二疗风毒攻注作疮疡,第三疗风毒上攻气促欲作喘嗽。如其言,以次第饵之,半月良愈,其神妙若此。”[16]唐慎微其人事迹在《证类本草》中有所记载。行医诊病,不求诊金,但求名方。有名方秘录得知,不胜欣喜,皆记录备下,为成书积攒大量的资料。唐慎微医术高超,技艺高绝。
关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到底有多少卷,文献记载不一致,一说三十卷,一说三十二卷。“元佑间,帅李端伯,招之居成都。尝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二卷.盛行于世。而艾晨序其书,谓慎微不知何许人,故为表出,蜀今为崇庆府”[17]四库全书总目记载:“证类本草三十卷。宋唐慎微著。按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此书三十卷。名大观本草。晃公武读书志,则作证类本草三十二卷。亦题唐慎微。是宋时已有两本亦。”[18]可以确定的是,在宋代《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便有两种版本。
“四川省位于中国南北交界的西南地区,四周高山环绕,西北为高原峡谷,川东及盆地周边丘陵密布,川西为肥沃的成都平原,寒温暑热各类地理气候兼具,因而动植物资源丰富。药物产品种类在全国名列前茅,产量举足轻重,在中药产地的位置上位居中枢,南北兼容。” [19]川医所处位置得天独厚,境内药材品类齐全。医家注重临床实际,不断总结药物于方剂之中的功效,故而唐慎微等川医名家成就斐然。
4 结语
北宋时期名医辈出,为古代医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钱乙专攻小儿之病,为之著书立说,使得儿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为医学专科。王唯一造针灸铜人,使得针灸行针有准确的对照,铜人也成为医官考核、教学的工具。唐慎微总结收集,编写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比前代扩充600多种药材,通用流行500多年。医道是这世上最清白的营生,医者仁心,这些古代医家一生努力研习,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瑰宝。
[参考文献]
[1](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元)马端临撰.四库家藏文献通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4]王平主编.中医十大名方六味地黄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
[5](宋)钱乙原著;杨金萍,于建芳点校.小儿药证直诀[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宋)钱乙原著;杨金萍,于建芳点校.小儿药证直诀[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7](宋)钱乙原著;杨金萍,于建芳点校.小儿药证直诀[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8](明)高武著;高俊雄等点校.针灸聚英[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10.
[9](宋)周密撰;朱菊如等校注.齐东野语校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0]田自秉,华觉明主编.历代工艺名家.大象出版社[M].2008.
[11](宋)王应麟撰.玉海[M].1573-1620.
[12] (清)熊灿修.河南省扶沟县志.据光绪十九年刊本影印[M].成文出版社.1968.
[13] 郭碧倩,李玮,田岳凤,翟春涛,李娟.山西中医学院学报[J].2019.4.
[14](清)张廷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5](英)李约瑟著,(汪受琪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6](宋)唐慎微撰;(宋)曹孝忠校;寇宗墹衍义.证类本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7] 赵善政著.宾退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8] 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9] 杨殿兴.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论文作者:刘健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9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本草论文; 针灸论文; 铜人论文; 小儿论文; 北宋论文; 北京论文; 天津论文; 《新疆教育》2019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