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政治漫画中动物隐喻异同的认知研究
王亚聪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 :随着言语隐喻难点发展,视觉隐喻研究也迅猛发展,标志着隐喻研究开始从单一模态向多模态方向发展。此类研究主要关注于视觉隐喻的分类和特定语类中视觉隐喻的应用分析,对比分析较少,且缺乏对特定视觉隐喻普适又独特表征背后理据的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搜集了31幅展现动物隐喻的汉英政治漫画,对比分析其在构图、尺寸、布局等表征方面的异同,尝试从体验和文化双维度对其异同的深层理据进行探寻。
关键词 :多模态;动物隐喻;体验哲学;文化模型
Lakoff和Johnson在其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不仅体现于语言之中,也渗透于人类的思维和活动之中,是一个从具体概念域向抽象概念域的映射系统”[1]3,因此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也可以出现于其他交际模态和传播媒介之中,如手势,电影,漫画等。虽然概念隐喻研究多关注于语言隐喻,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非言语隐喻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视觉隐喻作为隐喻的一种非语言表现形式已经成为当代以“图画转向” 为特征的语境中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如El Refaiehe[2]75-96和潘艳艳关注于特定语类中视觉隐喻的应用[3]11-15,Forceville[4]22-29和俞燕明致力于识别和分析广告中的视觉隐喻[5]1-9。这些研究发展了识别视觉隐喻的方法步骤,并确定其概念结构和映射系统,但缺乏对特定视觉隐喻普适又独特表征背后理据的深入探究。本文在此基础上,选取31幅包含“动物隐喻”的汉英政治漫画,在概念隐喻的视阈下对比分析并诠释其在尺寸、色彩、布局等表征方面的异同,尝试从体验和文化双维度对其异同的深层理据进行探寻。
一 、理论背景
(一)概念隐喻
在过去的30年里,认知科学已经严重挑战了客观主义哲学的基本假设,即人类对世界的思维绝大部分直接对应于外部现实。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心智本质上是体验性的,体现于文化世界之中;思维和推理绝大部分是隐喻性和想象性的,受身体体验的支配[1]19。Gibbs认为所有的认知都体现于文化情景之中[6]17。
江南卷柏的本草考证及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学艳等(14):1992
穿好干净衣物,觉得浑身轻了五百斤,但口渴得厉害,她勉强灌了几口茶缸水,留个底,把沙枣花插在里面,花苞和叶子蔫头耷脑的样子,让田志芳心疼。内衣简单在洗澡水里浆过,算洗了。长衣长裤水不够用就扔在一边。把铺盖摆放好,人软绵绵地倒在土台上,眼皮子一闭就睡着了。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思维、行动方式,是以一个概念域去理解另一概念域的映射系统。人类概念系统中的概念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在日常生活中思维,想象和推理的方式。许多概念,特别是抽象概念,都是以隐喻结构在人头脑中表征的。
良好的沥青路面平整度能够为道路使用者提供更好的行车环境,同时还有利于路面排水,该指标同样是路面施工需要严格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3],本文根据现行规范《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采用3m直尺对试验段沥青路面平整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
虽然图5、6都构建了中国是龙的隐喻概念,但两者在构图细节上却大相径庭。图5之中,龙张着嘴,拿着笔,正准备一边参照旁边由祥云托起的书籍,一边向缺了“玉”的象形汉字“国”里添加内容。此构图方式可以追溯到真龙吐珠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信仰。结合具体的文化语境,受众便可构建起中国作为一个渐渐崛起的东方巨龙,它要书写下的是文明,它所带来是吉祥和光明。而图6之中,被命名为CHINA的龙,鼻喷大火,烧毁标题为奥巴马总统会见达赖喇嘛的美国报纸。结合愤怒是火的隐喻概念[9]45-48和当时的具体语境,此漫画向受众传递了惹怒中国将会被摧毁的信息。作者在观察中发现,由中国是龙隐喻概念构建的13幅西方政治漫画中,包含龙喷火的漫画共4幅,龙鼻冒烟的漫画有4幅。基于愤怒是热的隐喻概念,漫画人物喷出的气团表征其愤怒。可以看出西方媒体通常借用表征负面形象的火和气团构建中国是龙隐喻概念,引导受众构建中国是易怒危险的政治判断,影响社会舆论。
(二)政治漫画
政治漫画为探索多模态隐喻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因为隐喻通常被应用于漫画之中,而且大多数漫画集视觉模态和语言模态于一体。报纸漫画通常充当现实与虚构之间的桥梁,将实际的现实事件与漫画家创造的想象的、虚构的世界相联结[2]80。虽然这种将意义从虚拟转移到现实世界的隐喻过程往往主要依靠视觉图画模态来实现,大多数漫画隐喻也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文字模态。有时隐喻的其中一个域只由文字模态表征,而文字模态也被视为表征视觉隐喻重要方面的手段。与此同时,政治漫画也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通过隐喻、夸张等手段简洁迅速地向受众传达新闻事件的主题,影响受众的政治判断,从而引发社会舆论。它不仅包罗政治事件也表现市井生活,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窗口。
图1和图2均以图像熊猫来表征源域。其中图1目标域主要由文字语境激活,即此漫画与一篇有关2018中美关系的社评有关,而此图像中所包含的:外交是旅程、中国和美国是旅行者、中国是熊猫和美国是白头海雕的隐喻也生动形象地传达了2018中美关系将会跌宕起伏。图2目标域主要由熊猫身上的文字“China Currency”激活,从而构建中国是熊猫的隐喻概念。结合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的语境,西方受众很容易构建起中国不断上涨的汇率压得美国无法喘息的概念。
值得强调的是,概念隐喻的体验基础即是身体的也是文化的。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心智的体验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身体的共通性和生存环境的特殊性。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概念隐喻产生于身体和文化的互动之中;它们以体验为基础,但其理解由文化塑造。为了回答为什么有些隐喻是普遍存在的而有些却是文化特定的这个问题,Grady的基本隐喻理论认为基本隐喻直接与身体体验相关,靶域和源域的区分在于主观度。也就是说,源域与感知体验相关,靶域和对此感知体验的主观反应相关。而复合隐喻则是基本隐喻和文化信仰与假设的组合,因而往往是文化特定的[7]34。例如,在Lakoff和Turner提出的大连环隐喻中包含人是动物这一基本隐喻[8]113,而人是龙则是复合隐喻,因为它是由文化信仰:龙应该是尊贵吉祥和基本隐喻人是动物组合而成的。
二 、汉英政治漫画中动物隐喻的共同特征
通过观察此31幅漫画,作者发现虽然这些漫画都构建了中国是熊猫和中国是龙的隐喻概念,但在具体表征的过程中却千差万别,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构图、尺寸和布局三个方面,下面将各选取三组漫画对其不同之处进行详细分析。
(一)中国是熊猫
本文搜集了China Daily 2018社评板块14幅有关中国的政治漫画和Mirror News 2014展览的一组西方关于中国的政治漫画,遵循Forceville有关多模态隐喻的定义,对31幅政治漫画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其隐喻表征的异同,并尝试从体验和文化双维度对其异同的深层理据进行探寻。
图1 来自China Daily
图2 来自Mirror News
(二)中国是龙
图3和图4均以龙的图像来表征源域。其中图3的目标域由龙须构成的数字40和即时语境激活,即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40年,而图像中龙腾飞的形象则激活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腾飞的概念。在13幅包含龙隐喻的西方政治漫画中,目标域中国由语境激活的漫画有3幅,由文字激活的漫画有9幅,由龙身上五角星形象激活的漫画有1幅。在2.1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仅分析1幅由语境激活目标域中国的漫画。如图4所示,一条红色巨龙缠绕着奥巴马和山姆大叔。结合文化语境,可知山姆大叔代指美国,而作为当时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代指美国政府;结合即时语境,即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赶超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受众便可轻而易举构建起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困扰着美国政府,使美国束手无策、寸步难行的概念。
图3 来自China Daily
图4 来自Mirror News
通过对比分析此31幅汉英政治漫画,可以发现这些漫画都借助动物隐喻来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以期准确迅速地将信息传递给受众,从而影响其政治判断,引发社会舆论。虽然中西方媒体都通过中国是龙和中国是熊猫这两组隐喻来传递信息,但国内媒体多在漫画中构建中国是熊猫的隐喻概念,并在图像中凸显熊猫温和友善毫无攻击力的一面,从而构建中国温善友好的国际形象,即使在表征中国是龙隐喻概念的漫画中,凸显的也是龙吉祥富贵的特性,传递崛起的中国给世界带来富贵吉祥的信息;而西方媒体多采用中国是龙的隐喻概念构建漫画,凸显龙凶猛残忍的一面,即使在表征中国是熊猫隐喻概念的漫画中,也将熊猫刻画成肥胖贪吃的形象,以此构建中国的恶霸形象,宣扬中国威胁论,影响西方受众的政治判断。而汉英政治漫画中所表征的这一概念差异主要是从构图、尺寸和布局三个方面来构建的。
三 、汉英政治漫画中动物隐喻的差异
隐喻通常被应用于漫画当中,以迅速快捷地向受众传递新闻事件,引发公众舆论。在此31幅汉英政治漫画中,均构建了国家是动物的隐喻概念,其中源域均由图像模态表征。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本文着重分析中国是动物隐喻概念是如何在此组政治漫画中表征的。观察发现,在此31幅漫画中,主要构建了中国是熊猫和中国是龙两种类型的隐喻。国内媒体多采用中国是熊猫的隐喻概念,其中包含熊猫隐喻的漫画共12幅,龙隐喻漫画仅2幅;国内媒体多采用中国是龙的隐喻概念,其中包含龙隐喻的漫画共13幅,熊猫隐喻漫画4幅。作者从China Daily和Mirror News各选2幅政治漫画对中国是熊猫和中国是龙这两种视觉隐喻进行个案分析。
(一)构图不同
认知语言范式下隐喻研究的发展推动了非语言隐喻和多模态隐喻研究。Forceville首创性地开展了认知语言范式下非语言隐喻和多模态隐喻的研究工作,并将多模态隐喻定义为始发域和目标域由两种以上模态表征的隐喻[4]22。从此研判出发,本文对31幅汉英政治漫画中的隐喻表征进行分析,诠释其在尺寸、色彩、布局等方面的异同,尝试从体验哲学视阈下对其异同的深层理据进行探寻。
图5 来自China Daily
图6 来自Mirror News
(二)尺寸不同
在所选的13幅汉语政治漫画中,无论是熊猫和龙都属于正常尺寸;而在17幅英语漫画中,5幅漫画中龙的体积异常庞大,2幅漫画中熊猫的体积过于庞大,2幅漫画中熊猫的体积异常矮小。
基于多是上和少是下的隐喻概念[1]8,可以衍推出有力是高大和无力是矮小的概念。图7中映射中国的熊猫尺寸庞大,几乎占据了整个漫画,而映射美国的美元竹竿短小残缺。通过此一大一小的对比,传递出中国强大美国弱小的信息;而漫画中体积庞大的熊猫依旧在贪婪地啃食竹子也传达了依靠美国强大的中国依旧不放过羸弱的美国这一信息,从而给中国构建了一个贪得无厌、忘恩负义的形象。图8中的语言模态和图像模态激活了受众脑中对华贸易是美国大选之中争论的焦点这一即时语境信息,而图像尺寸大小的对比则用于影响受众的政治判断。基于重要性是尺寸的隐喻概念,此漫画传递了即使是无足轻重的中国也能搅得美国天翻地覆的信息。
图7 来自Mirror News
图8 来自Mirror News
(三)布局不同
图9当中的象映射印度,熊猫映射中国,两者大小相当,在漫画中位置相似。依照相似度是接近度[6]50,图9传递了中印两国求同存异,和谐共处,共谱亚洲发展的新乐章。图10布局迥异,主要体现在位置上。图像上方刻着PENTAGON的手电筒指代美国,而匍匐在下方刻着MODERNISATION文字和五星红旗图像的龙代指中国,此一高一低的表征凸显了美国的权势和高高在上。但在灯光照射下龙庞大的尺寸又表征了中国的强大有力,此一大一小的构图和一高一低的布局形成了语义上的冲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匍匐在地、看似温顺的龙背负着子弹头,口衔着一小小的橄榄枝,而象征着战争的子弹头和象征着和平的橄榄枝同时被融入同一个事物,形成概念上的冲突。基于有力是高大的隐喻概念和即时语境,此漫画信息很容易被受众理解,即作为世界警察的美国已经探视到中国的丑恶嘴脸——中国嘴上宣扬着和平发展,实现现代化,实则是一个危害世界和平和定时炸弹,一旦中国强大起来,世界的和平将岌岌可危。
(1) 随着雨水入渗时间的增长,首先在已经饱和的斜坡表层的浅层出现滑移面;随着入渗区域加深,滑移破坏从表层开始向深部发展。
在所选的13幅汉语政治漫画中,凡是表征两国关系的布局大都如图9所示,而剩余4幅以单一动物为主的政治漫画皆是与中国的内政相关。而在17幅英语政治漫画中,仅有3幅漫画在表征两国关系时采用相似布局,其余大多数布局如图10所示。
图9 来自China Daily
图10 来自Mirror News
四 、汉英政治漫画中动物隐喻异同的理据
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促进事物间的趋同存异。而跨文化概念隐喻在多模态语篇中表征的异同也正体现了这一对立统一的关系,即其表征方面的相同之处奠定了这一多模态隐喻被广泛理解的基础,而其差异又促使了事物间的和而不同,表现了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
1.作图作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延长 BC到 F使 BC=CF,延长DC到E使DC=CE,过E作EG CF, 连 接 FG。 则,连接 BD、BE、EF、DF如图
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植根于人类的身体体验,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1]19。人类最早的思维起源于自身的身体体验,并倾向于使用熟悉简单的事物去表征抽象复杂的事物,常常出现近诸取身,远诸取物的现象,而人类所拥有的共同感知能力,催生了相似的概念隐喻方式,奠定了人类之间相互理解的基础。在表征抽象复杂的国家概念时,汉英政治漫画都倾向于使用动物作为源域以构建动物隐喻,来表征一个国家的形象。如在表征中国这一国家形象时,汉英政治漫画纷纷使用了中国是熊猫的概念。众所周知,熊猫是中国所特有的稀有野生动物,被视为中国的国宝,谈起熊猫世人便会快速联想到中国这一东方大国。因此,汉英政治漫画采用熊猫这一常规动物意象,可以快速激活受众头脑中“中国”的概念,实现时政漫画短时间快速传递信息的目的。除此之外,人类思维的典型特征就是采用“体认”的认知方式[10]249,即以自身的身体为标准来衡量周围事物,而空间方位和实物作为人类活动中所必须接触的两大基本概念也成为了人类构建其他抽象概念的基础,因而出现了多是上、少是下、有力是高大、有权势是上等的基本隐喻概念。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汉英政治漫画通过这些基本隐喻概念来构建复杂的多模态动物概念隐喻,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4.失恋承受能力差,影响身心健康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在问及失恋会怎么做时,选择“千方百计抓住他(她)”的有30.6 %,选择“报复”的有8 %,选择“痛苦悲观厌世”的有4.6 %,选择“寻找新的恋人抚平创伤”的有12 %,还有44.8 %的人选择“不成恋人成朋友”。从中可以看出一旦失恋,还是有一小部分人的观念比较激进或消沉,容易出现伤人伤己事件的发生。
Gibbs认为,概念隐喻的体验基础既是身体的也是文化的[6]17。隐喻作为一种弥足轻重的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象,传递着本民族对同一世界的不同认知视角。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一直是尊贵吉祥的象征,中国常被冠以东方巨龙的称号,中国人自古以来也都宣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龙总是与美好的事物相连,如龙马精神、望子成龙、二龙戏珠等。因而,国内政治漫画采用龙作为源域来激活目标域中国,以传递吉祥中国的意象。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凶残的猛兽,口喷大火,残杀人类,是罪恶、凶狠的象征。因此西方政治漫画也多用龙作为源域来表征目标域中国,构建凶残中国的意象,以达到扭曲中国形象的目的。除此之外,虽然汉英政治漫画皆采用了多是上、少是下、有力是高大、有权势是上等的基本隐喻概念,却构建了不同的认知视角。比如,汉英政治漫画采用两种相同的动物意象来对国家间的关系进行表征,传递本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国内政治漫画多采用大小、高低相似的构图方式,以传达国家间平等友好、和谐共处的概念意义;而西方政治漫画常常夸大两种动物间意象大小、高低的对比,构建了国家威胁论和国家尊卑论的价值观念。
五 、结语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可以体现于除语言之外的各种符号模态,以传递信息,表达观点。与此同时,隐喻的体验、文化基础推动了隐喻的普世性和民族性。分析可知,在汉英政治漫画中,隐喻被广泛用于表达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视角。如龙和熊猫被用于表征中国这一概念,而在具体的表征过程中,汉英政治漫画依照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信仰、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通过普世的基本隐喻概念从不同的视角来刻画中国形象,从而达到宣传或扭曲中国形象的目的。研究发现,西方政治漫画依照本民族的文化信仰,多用多模态龙隐喻来扭曲中国形象,丑化中国,而较少采用较为中性的多模态熊猫隐喻。与此同时,国内媒体也采用常规多模态龙隐喻来宣传国家形象,较少采用多模态龙隐喻。因而,在今后国家形象宣传中,应多采用熊猫等一系列的中性意象,以避免文化冲突,促使跨文化交际的顺利成功进行。
参考文献 :
[1]Lakoff George,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El Refaie, Elisabeth. Understanding visual metaphor: The example of newspaper cartoons [J]. Visual Communication, 2003(1): 75-96.
[3]潘艳艳. 政治漫画中多模态隐喻及身份构建[J]. 外语研究, 2011 (1): 11-15.
[4]Forceville C,Urios-Aparisi E.Multimodal Metaphor [M]. New York/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9.
[5]俞燕明. 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研究:模态配置的类型、特点及理据[J]. 外语研究, 2013 (1): 1-9.
[6]Gibbs Raymood.Taking metaphor out of our heads and putting it into the cultural world [J].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9 (3): 145 - 166.
[7]Grady Joseph. Foundation of meaning: Primary metaphors and primary scenes [D].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1997.
[8]Lakoff George,Mark 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9]孙毅. 英汉情感隐喻视阈中体验哲学与文化特异性的理据探微[J]. 外语教学, 2010(1):45-48.
[1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A Cognitive Study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imal Metaphor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olitical Cartoons
WANG Yac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erbal metaphor research, visual metaphor research has also developed rapidly, 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metaphor research from mono-modality to multimodality. This kind of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visual metaphor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use of visual metaphor in the specific genre, lack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rationale behind the universal and unique representation of specific visual metaphor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collects 31 Chinese and English political cartoons manifesting animal metaphor,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ir representations in terms of size, color, layout and so on, and attempts to explore their deep grounds from dual dimensions of experience and culture.
Key words :multimodality; animal metaphor; embodied philosophy; cultural model
DOI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9.01.020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715(2019)01-0095-05
收稿日期 :2018-12-13
作者简介 :王亚聪(1992—),女,河南许昌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 谢春红 )
标签:多模态论文; 动物隐喻论文; 体验哲学论文; 文化模型论文;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