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用教材教学生学,而不是教教材。无论哪套教材,在编排顺序、层次、难易程度等方面总会与实际教学存在不相符的情况。师生既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因此,物理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标要求、学科特点、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重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教材重构的含义
教材的重构有三个向度:一是合理化地整合;二是校本化地开发;三是创造性地运用。具体地说,教材重构主要做好简化、拓展、调整、活化等工作。
二、教材重构的原则
在重构教材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课标要求为准绳。教师要以课标要求为依据,把教材从“依赖对象”变为可利用的“优秀素材”。二是尊重知识系统性。重构后的教学内容仍旧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媒体系统,才能确保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三是促进学生发展。重构教材必须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促进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要适度。把握好重构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要把“博”与“精”结合起来,既要忠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五是有可操作性。要便于使用,更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材重构的方法
(一)把握课标,熟悉教材
1.了解不同版本的同类教材。了解不同版本的教材,不仅可以借鉴其它版本教材的优点,还可以在教材的纵向体系上,把握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版本教材中编写的特点,有利于开阔视野,学习借鉴,对知识内容准确把握、融会贯通,避免随意拓展和重组。
2.阅读高课标和教材。了解高中物理课标和教材,可以从一个新的高度审视所教初中教材,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实现物理学习上的顺利过渡。如初中物理中经常遇到而教材上却并未探讨的“导线内电阻””电池内电阻” “电表改装” “运动和力的关系””合力”等知识,教学中适当做好铺垫,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指导,实现对教材更合理的重构。
3.对照初中不同学科的教材。对学生使用的与物理关系密切的其它学科教材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更深刻地把握自己所教的物理教材。通过不同学科教材中相关内容的对照分析,看到相关内容在不同学科中的不同要求,引导学生把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化,合理运用到物理课堂上,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数学上用正比例函数图像描述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用分式的性质求解变化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电功率公式、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等)、对称与平面镜成像等;化学上的天平、量筒、分子和原子等;生物上的眼睛结构和功能、显微镜等内容。了解物理教材上的这些知识点在其它学科教材中的地位后,能使我们在整合教材时,做好知识、方法的呼应。
4.阅读小学《科学》教材。简单的磁现象、力现象、光现象、杠杆、凸透镜、摩擦起电、摩擦生热、电路等知识在小学都涉及过,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把学生在《科学》中学过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物理学习中来,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避免无意义地重复教学,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把握学情,合理重构
1、调整教材思路。一个物理实验只要条件不发生改变,实验现象就是不变的,但是实验潜在的教学功能却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开发出丰富的教学功能。虽然编者对实验的设计意图有一定的指向性,但是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实验的教学功能进行开发,达到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能体现教师处理教材的个性特色的目的。
2、完善研究过程。初中物理教材编写遵循简洁性原则,对物理问题的研究只是展现研究过程的基本思路,对步骤与方法一般不予详述,这就导致研究过程中知识的逻辑发展出现跳跃性,给学生理解带来困难,形成教学难点。教师应认真分析,审视获得物理结论过程的逻辑性,仔细梳理研究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弥补其中缺失的推理步骤,从而化解难点,理顺思路,体现物理教学的逻辑之美,消除认知困难。
3、教材语言形式的转化。初中物理教材通常运用三种语言:文字语言、数学语言和图像语言。事实上,由于所处地域、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学校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同年龄、年级,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学生阅读、理解的习惯、能力和水平相差很大。教材语言所传递的物理信息,哪些能进入学习者的映象形成深刻的印象,哪些只是淡漠的、暂时的,都会因为教材运用语言形式的不同而在不同学生身上出现较大的差异,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知识理解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站在初中学生的角度,站在自己所教学生的认识、阅读、理解能力水平上思考问题,根据它们的实际认知水平,对教材语言的形式给予灵活的、本土化的转化,使物理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论文作者:吴新斌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教材论文; 重构论文; 物理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语言论文; 学科论文; 《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