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重点和监督方式论文_朱志强

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重点和监督方式论文_朱志强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湖北咸宁 4376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我国的建筑事业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不断优化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时,确定合理的监督重点,采取合理的监督方式,以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证,不断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必要性、监督重点和监督方式进行论述,为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重点;监督方式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情况,工程质量情况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影响其生存和发展。从近些年的建筑工程情况来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不断增加,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所以需要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力度,这是促进建筑行业有效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1.1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人们一直以来关注的一个重点,关乎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当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建筑材料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工程质量也不断提高,但是仍然会出现一些工程质量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不断的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改革,全面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工程质量水平,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2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多元化,市场行为不规范,一些建筑行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工程质量,经产进行偷工减料、违法分包等违规操作,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要不断的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抓住监督工作的重点,不断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促进建筑行业平稳健康的发展。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重点

2.1准备阶段的监督

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是检验工程监理人员及其机构能力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对于监理单位进行认识和了解的阶段,因此,施工的准备阶段也影响着工程监理的工作质量。在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工程的监理人员一定要对相关的资料和图纸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状况,对施工图纸和技术进行调整,找到其存在的缺陷之处,并进行解决。在工程正式的施工阶段,监理人员还需要以质量控制为基本的目标和方向,找到工程中的难点问题和重点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作为重点监督和控制的关键性问题。同时,监理人员还需要做好相关的调研和审查工作,并结合实际的施工图纸制度定好相应的规范,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工程监理人员需要对相关施工单位方案和施工设计进行检查和审核,包括分包单位的资质等,这是工程的施工阶段,工程监理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主要是因分包单位资质的好坏,往往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很直接的影响,因此,也需要工程监理人员重视起这个问题。

2.2对建筑工程参建主体的行为进行质量监督

建筑工程中的另一个质量监督的重点是对建筑工程参建主体行为的监督,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对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监督主要包括工程申报的手续是否齐全、施工图的审查是否标准和建设材料的质量问题等;对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监督主要包括,施工方案和设计书、各项工程质量的保证资料等进行监测,保证各种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禁出现工程分包或转包的现象;对监理单位的质量行为监督包括建筑工程中是否具备专业的监理机构和监理人员,以及对建筑工程中的各项工序进行检验;对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行为监督包括该单位是否具备建筑工程勘察和设计的能力、项目负责人的资格、设计人员的图章签字、图纸设计及变更勘察等手续是否齐全等。

2.3对建筑工程实体进行质量监督

对建筑工程实体进行质量监督主要采取抽查的手段进行,抽查的内容包括: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竣工工程和竣工验收。地基基础的检查包括对分项工程和隐蔽工程的资料和混凝土、基础砌体和防水质量的检查;对主体结构的抽查包括混凝土、砌体和钢筋的检查以及主体结构的安装质量;对竣工工程的抽查包括项目的基础工程进行检查、包括水、电、暖等;对竣工验收的监督包括验收程序、形式和规范等,对所有违规行为进行责令改正。

2.4工程的验收阶段

工程完成之后的工程验收阶段,需要根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相关条例,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估和检验,工程的监理人员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法律规范进行质量的检查,检验通过之后,才能进行签认。对于一些工程质量不达标的工程,需要进行重新的整改,直到验收合格才能进行最后的签认,还需要督促相关的分包单位,对工程相关资料进行编制和整理。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方式

3.1完善企业技术规范

完善企业技术规范对建筑质量的严格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安全不但与企业的长期收益紧密相关,还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通过完善的企业技术规范和管理监督制度能够有效地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立健全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选择专业人员来对建筑施工成果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整,让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持续保持稳定安全的施工状态。建筑设施设计的安全是多方面的,是需要建筑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共同维护的,对于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必须要设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增加施工工作人员和企业的责任感,共同维护好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

3.2不断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方式方法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也要随着社会水平的发展而发展,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施,形成监督管理的信息化以及网络化,从而提升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科技化水平。同时要不断完善所用检测仪器设备,使其满足不断发展的建筑技术需求,确保对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从而提升监督管理的效率,进一步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科技化水平。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要从全面监督逐渐向随机抽取转变,从依靠监督管理人员的主观判定向通过科学仪器所得准确数据来判定转变,从对施工承包商的监督为主向全方面、全过程的监督转变。要逐渐加强工程质量的社会监督职能,使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向着更加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转变,通过经济和法律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建设工程的参与各方实施质量监督。

3.3培养专业监管人才

推进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建设是建筑行业得以不断发展的重点建设,培养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监管人才是建筑行业整体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从思想观念出发,逐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技术水平,确保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建设。

结语

总而言之,只有在监督管理工作时抓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重点,不断创新和优化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方式,才能不断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重点与监督方式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

[2]郑梦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重点和监督方式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6(20).

[3]林苏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重点和监督方式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5(26).

论文作者:朱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重点和监督方式论文_朱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