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诗歌艺术专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专题研究论文,诗歌论文,艺术论文,舒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舒婷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在创作上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在当代诗歌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舒婷诗歌艺术专题研究”重在探究舒婷的诗歌艺术特色,让学生运用诗歌艺术鉴赏的方法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提高鉴赏能力,追求高尚情趣,增加文化内涵。
【学生分析】
1.高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18岁左右的年龄,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爱情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公开地、大方地、严肃地谈论爱情、人性、人际关系等话题,在进行诗歌欣赏的同时,接受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能力开展对某一位诗人的专题学习和研究。
3.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舒婷诗歌的收集、整理和分类不是难事。
【实施方法】
1.在整个活动中,以“舒婷诗歌诵读”活动和“舒婷诗歌赏析”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组织开展诵读和讨论交流活动,体现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的身份。
2.在查阅舒婷诗歌和鉴赏舒婷诗歌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团结协作。
3.在汇报图书馆查阅情况和交流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实施目标】
1.进一步学习怎样进行诗歌鉴赏,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运用所掌握的诗歌鉴赏方法对某一位诗人进行专题研究和探讨。
3.培养多渠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实施过程】
课堂发言选录:
主持人1:我们全班同学都参与到了舒婷诗歌艺术专题研究鉴赏活动之中,到图书馆查阅了《诗刊》等杂志,查阅了《朦胧诗选》《诗的审美与技巧》(张同吾著)、《诗歌修辞学》(古远清、孙光萱著)、《怎样写新诗》(王光明著)、《新诗的欣赏与写作》(孙光萱著)等书籍,还翻阅了《语文读本》和李老师提供的《教师教学用书》,收集到舒婷的诗歌作品共计17首。《致橡树》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两首诗是老师与大家共同学习的,对另外的《神女峰》等15首诗歌,我们按表达主题将它们分为以下5个类别:人性爱情、人生态度、离别赠别、 青春思考和哲理思辨。每个类别有3首诗歌。每个小组深入学习和研究这3首诗歌,开展学习竞赛和讨论交流,概括舒婷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首先请听我们小组对《神女峰》《无题》和《赠》三首反映诗人爱情观念的诗歌的赏析。
生(王曼):《神女峰》这首诗构思上的最大特点就是翻用典故。“神女峰”是“巫山十二峰”中最为奇特的一座山峰,形如人体,因宋玉《神女赋》而得名。历代游客经过该地时都怀着感叹和赞赏的心情,观赏这位耸立于巫峡之中向着远处眺望的“神女”。舒婷则不然,她从人性自由的角度出发,发出了深沉的疑问:“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没有人回答这位敏感的女诗人的提问,于是她理直气壮地在诗的结尾亮出了自己的答案:“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对于无数软弱善良、得不到爱情自由的中国女性来说,这无疑是一声振聋发聩的呼喊!
生(王力):我读了十几首舒婷的诗之后,有一个总体印象,就是她的诗大都比较含蓄,这是她的一个艺术风格吧!如《无题》有三节,每节的最后一句都是“我不告诉你”,显然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不说出来比一语道破来得更耐人回味。留下答案让读者去填补,去解答,会使诗显得言有尽而意无穷。其实,“不告诉”也是一种特殊的“告诉”方式(如最后一句已暗示出这个“他”就是“弯身在我的书桌上”的“你”),用这种方式告之,可使诗歌具有一种委婉、含蓄的美。
生(杨梅):爱情诗很多很多,但舒婷的爱情诗《无题》有她的个性。诗的第一节:“我探出阳台,目送/你走过繁花密枝的小路/等等,你要去很远吗?/我匆匆跑下,在你面前停住。/‘你怕吗?’/我默默转动你胸前的纽扣。/是的,我怕。/但我不告诉你为什么。”“我”的情感很强烈,这在“目送”和“匆匆跑下”等语句中已得到表现;但感情比较深沉、含蓄,所以不采取直接倾诉的方式,而是在场面中、细节中显示出来,情真意切,读来很感人。
师:这位同学以《无题》为例,研究了诗歌个性化的问题。艾青说,“每一个诗人都有他的诗神”。我揣摩,就是每一位诗人都能以自己个性化的思想感情融化他的素材,创造出自己的诗歌意象,体现自己的主题。凡是有成就的诗人,都是思想情感上有个性的诗人,正是思想感情的个性,成就了他们诗歌的风格。
生(李利娜):诗人的感情同时还是丰富、复杂和细腻的。《赠》中有这样的句子:“我为你扼腕可惜/在那些月光流荡的舷边”“你没有觉察到/我在你身边的步子/放得多么慢/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炭/想这样安慰你/然而我不敢”。在这里,两种感情交叉复合,感情与理性,真实、细腻地表现了当代人的心灵世界。
生(亢娅茜):我是“爱情诗”组推举出来的总结发言人,我要集中大家的智慧,总结好舒婷爱情诗的特征:诗人真诚的心灵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诗人还对人的价值、道德观念、审美观念等作了积极的探求。这在《致橡树》《神女峰》《无题》《赠》和《思念》等描写心灵世界的诗中已有很显著的表现。我们小组还注意到,舒婷的成名作《致橡树》写于1977年3月27日,发表在1979年第4期《诗刊》上,而《神女峰》写于1981年6月。同是爱情诗,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 《神女峰》在语言的凝练性、意象的独创性和思想情感的丰富性等方面,都超越了《致橡树》。《神女峰》更纯熟地使用了从客观生活中提炼诗歌意象的方法,运用假设、让步、转折等特殊句式表达内心的复杂感情。
师:第1组的同学以舒婷的爱情诗为重点研究对象,探讨了舒婷诗歌的一个显著艺术风格——含蓄,发现了舒婷喜欢运用暗喻(隐喻)、明喻、象征、通感、省略、典故翻用等手法来塑造意象,创设意境,对舒婷诗歌创作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初步探索。我十分欣赏第1组同学的发言,很精彩。同学们爱诗,尤其是喜欢爱情诗,这是难得的。爱情是神圣的,我们每个人都憧憬美好而高尚的爱情,让我们敞开心扉,用真诚、热烈、平等、独立浇灌爱情之花吧!
主持人2:根据分工,我们第2组重点学习《这也是一切》《中秋夜》《心愿》这三首表达人生态度的诗歌。阅读这几首诗对我们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先请李梅同学发表她的观点。
生(李梅):《中秋夜》写于1976年,当时舒婷只有24岁,这首诗写她对生活的感受与发现。“当激情招来十级风暴,/心,不知在哪里停泊。/道路已经抉择,/没有蔷薇花,/并不曾后悔过。”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坚定的个性特征,然而在“个别”里又包含着多么丰富的“一般”啊!“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要使血不这样奔流,/凭二十四岁的骄傲显然不够。”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宽广的思维空间,呼唤、启迪着我们的理想、信仰和人性。她的诗歌,哪一句蕴涵着哲理呢?好像都没有,又好像都有;好像读者心中已经孕育,却没有如诗人传达的这般具体形象。思辨的精灵活跃在诗的意象和个性化的抒情之中。
生(晏志学):在《这也是一切》这首诗中,她这样写:“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不是一切损失都无法补偿;/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不是一切心灵/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她反对人生虚无的论调,她认为,“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可以说,她真诚的声音发自她的心灵,是她对于人生的深刻解读。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挫折不退缩,是我们高中生所应当弘扬的精神。
生(杨双):诗人舒婷有这样的《心愿》:“愿你不要抛却柔心去换取残暴/愿你不要儿女情长挥不起意志的宝刀/愿你依然爱得深,爱得专一呵/愿你的恨,不要被爱剁去了手脚。”在这里,诗人浓郁而真挚的情思里,蕴涵着多少对人生价值的呼唤?在个人的情怀里又凝聚着多少珍贵的人生真谛?舒婷擅长表现人的情感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她抒发的情感常常不是单一的,其中包括着因时代、社会和个人生活等影响而产生的多种因素的纠结。这种感情冲突有时表现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如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既表达了对振兴祖国这一理想的执著追求,又表现了实现理想的艰难;既表现了昨日的阴影带给年轻人的迷惘,又表现了他们为追求明天的阳光而情绪“沸腾”。我们小组还把舒婷70年代末的诗与80年代的诗进行了一些比较研究,发现她早期的诗如《中秋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这也是一切》等作品,喜欢直接倾泻浓烈的感情,表达上缺乏节制,有些比喻有陈旧感;80年代之后的诗,如《神女峰》《无题》《赠》等作品重视用具体生动的诗歌意象,来凝结激荡奔流的情感。这是诗人的探索,也是诗歌创作艺术成熟的标志。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了舒婷诗歌作品的两个重要类别——反映爱情观念的爱情诗和表达人生态度的生活哲理诗的艺术特色。大家运用所掌握的诗歌鉴赏方法,交流了自己的专题学习成果,自主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关于舒婷爱情诗和哲理诗的特点,同学们在发言过程中都已经提到,我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三点:(1)感情个性:真挚细腻;(2)语言表达:含蓄曲折;(3)诗歌意境:哲理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