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政协工作:在全国政协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全国政协论文

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政协工作:在全国政协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全国政协论文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推动人民政协工作——在全国政协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暨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民政协论文,理论论文,政协论文,研讨会上论文,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同志们,朋友们:

我们这次理论研讨会是一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会议。会议期间,大家认真学习了胡 锦涛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了邓小平同志为 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立的丰功伟绩,深情回顾 了邓小平同志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深入研讨了邓 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总结交流了近些年来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取得的新经验。会议 开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爱国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 成果。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 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爱国人士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用心血和智慧创立和发展了统一战 线和人民政协事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在长期的 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缔造了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风 格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一个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战的人民 军队、一个团结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夺 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放。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布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 得到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1949年9月21日至30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出了关于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国旗、国歌、纪年四个重要决议,选出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 国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民主协商机构和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在国 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1956年,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进一步 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在创建人民政协和 领导人民政协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人民政协的共同政 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领导,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和工作方针 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要思想观点,形成了毛泽东关于人民政协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新时期统一战线 和人民政协事业的奠基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也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以邓小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新道路,同时领导和推动了政协工作的恢复和发展,领导人民政协完成了思想路线和指 导方针上的拨乱反正,全面开创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局面。1978年2月,邓小平同 志当选为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79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 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变化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变化 ,明确提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成为指导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 工作的纲领性文献。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修订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在邓 小平同志的推动下,1982年,人民政协的性质、作用被庄严地载入国家宪法,为人民政 协履行职能、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国际国内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按照我们党的基本路线 和战略布局,总结党领导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 政协的思想,创立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

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内容丰富,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它回答了新时 期人民政协存在和发展的历史依据,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根本任务、政治基础、主要 职能、组成原则和工作原则等基本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 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

关于新时期人民政协存在与发展的历史依据。强调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和社会主要矛盾 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国家进入了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 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要完成逐步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必须进一步增进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指出 要发扬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人 民政协是发扬人民民主、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组织。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事业,继续需要政协就有关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 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实行互相监督,发挥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作用。 人民政协任务光荣,前程远大,大有可为。

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科学地阐明了新时期民主党派的性 质及其社会基础的发展变化,指出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 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 服务的政治力量。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具体历史 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发展成为“长期共存、互 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于执政党地位的中 国共产党,更加需要听取来自各方面包括各民主党派的不同意见,需要接受各个方面的 批评监督。

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作用。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工人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 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强调人民政协是巩固和扩大我国爱国 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重要组织 ,也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实行互相监督的重要形式,应当充分发挥人 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新时期人民政协的任务。指出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以后,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 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 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关于人民政协的职能。在充分肯定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定的人民政协作为协商 机构继续发挥政治协商作用的基础上,把民主监督增加为新时期人民政协的又一项主要 职能,要求政协在搞好对国家大政方针、政治生活和现代化建设中各项社会经济问题的 协商讨论,实行互相监督的同时,要发挥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作用。人民政协要积 极开展工作,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要积极主动地开展人民外交活动 ,加强同国际朋友的友好往来,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努力。

关于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政协共同政治基础的思 想,强调这个政治基础是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并根据新的任务和新的 形势,把四项基本原则明确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团结合作 的政治基础。指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基础上更加巩固和发展 了。他主持修订的政协章程把“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拥护社 会主义事业”规定为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的政治基础。

关于人民政协的组成原则。强调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要努力做好广泛团结各方面人士 和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的工作,要把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宜, 宽有利,不是窄有利。贯彻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人民政协提出了“大团结、大统一、 囊括一切代表人物”的方针,增加界别、扩大阵容,形成了包括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 代表人士广泛团结的格局。

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原则和作风。提出人民政协一定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广泛联系各界人士,反映他们及其所联系的群众的意见 和要求,充分发挥民主协商和监督的作用。要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坚持不抓辫子、不 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让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充分反映出来 。要发扬自愿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传统,继续组织和推动各界人士学习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时事政治和科学技术知识,帮助各方面的人士和群众在为社会主 义服务的共同基础上不断增强团结,取得新的进步。

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博大精深,上述八个方面的内容只是初步概括,还有许多 重要的观点、重要的内容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有不少重要的思想需要我们继续深 入学习领会,以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它的精神实质,更好地发挥它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指 导作用。

同志们,朋友们!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 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 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 种困难和风险,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以江 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 传统,着眼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 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 ,卓有成效地运用统一战线这个法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开创了人民政协事 业的新局面。1989年底,《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 本政治制度。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了宪法。在此基础上,1995年初,中共中央转发的 《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对人民政协履行职能 的规范化、制度化作了全面的阐述。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成立5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人民政协5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科学阐 述了人民政协工作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 ,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把人民政协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今年3月,全国政协十届二 次会议适应新形势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精神,对政协章程的部 分内容进行了修改,这对于人民政协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领导 全国人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丰富和发展了毛泽 东关于人民政协的思想、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 点,成为指导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工作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 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不 是在野党和反对党,而是同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 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 督,促进共产党领导的改善和参政党建设的加强。衡量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最 根本的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效果着眼,一是看能否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看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 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与优势;三是看能否保持国家政局的稳 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四是看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半个多世纪的实 践证明,我国的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有效的政党制度,具 有自己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人民政协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促进参加政协的各党派、无党派 人士的团结合作,充分体现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人民政协 的指导思想。要在这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上,尽一切努 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 的政治局面,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实现振 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

——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体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们这个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多党派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要通过人民政协进行协商,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 意见,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进行决策,由人民政府执行实施。这样一种政治体 制,集中体现了我国广泛的人民民主。它对于我们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避免或 减少决策失误,保证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通过选举 、投票行使权利与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选举、投票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 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是 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是人民政协继往开来的 方向和使命。这两大主题应继续贯穿于人民政协的全部工作之中。实现紧密团结,发展 民主才更有基础;发扬广泛民主,加强团结才更有力量。人民政协要在国家和民族的发 展中不负使命,必须按照团结和民主的要求履行职能、发挥优势。

——人民政协要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 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 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把政治协商引向深入、切实 有效地开展民主监督、进一步拓展参政议政的领域,努力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 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必须遵循的原则。人民政协开展的所有 活动都要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坚持 从实际出发,注重对客观实际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积极稳妥,按照政协职能的要求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坚持求同存异、民主协商,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祖国统一 而共同奋斗这个大前提下,照顾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和意见,并通过各自学习和 互相协商、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在重大原则问题上逐步达到一致。要注意突出特点、 发挥优势,选择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政协有条件做好的题目特别是一些综合 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有分量的成果,供决策机关 参考,使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工作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人民政协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要求,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努力把各方面 力量团结起来,凝聚起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全体社会主义 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 广泛的联盟。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要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方面的作用,保持反映社情民意渠 道的畅通,加强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不断为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

——坚持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坚持党在政协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过去是今后仍 然是我们的一项根本原则。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 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各级党委 要充分认识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从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方针政策上加强对政协的 领导。各级政协党组要加强自身建设,在政协工作中起好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政协中的共产党员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认真贯彻执行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真心实意地同党外人士交朋友,努力做合作共事的模范、廉洁奉公的 模范、发扬民主作风的模范。

同志们,朋友们!

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人民政协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创立的 人民政协理论指引下前进的。人民政协理论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奋斗,经过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而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这个认识过程将贯穿于人民政 协存在与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理论研究,更加自觉主动地 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要学习邓 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坚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下面,我就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再强调几点:

第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确保人民政协事业和政协 理论研究工作不断发展的首要前提。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密切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不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学习、研究,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提高马克思主义的 政治理论水平。要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 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削弱和丢掉这些制度,决不能照搬西方两党制、多 党制、两院制和三权鼎立的政治制度模式。要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巩固和 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 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

第二,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是理论发展的 动力,是检验理论的标准,也是理论的最终目的。我们要注重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 密切跟踪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回答我们工作中面临的新问 题,提高对政协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不断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比如, 如何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政协工作;如何发挥我国政治制度和政 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如何提 高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要认真总结各级政协在实践中探索与创造出来的新 鲜经验,把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进行提炼、概括,上升到理论 的高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要加强调查研究,完善调查研究工 作的机制和方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材料,认真分析研究事物的内在联 系和规律,努力得出科学的结论,推动各项工作的发展。

第三,必须重视对人民政协理论的宣传。人民政协理论只有被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所 了解、所认识,才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因此,我们应当把理论研究工作与宣传工作 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过程同时成为向社会宣传的过程。要理直气壮 地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大力宣传统一战线和 人民政协的成功实践,发挥理论在宣传、引导、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为人民政协事业 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注意发挥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传媒在理 论宣传中的作用。要切实改进文风,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 形式,做好政协理论的普及宣传工作,使我们党关于人民政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 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入耳入心。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在国际交往中,用生动的事实说明人 民政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使国 际社会正确认识人民政协的性质。

第四,必须加强对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协的中共党组和主要领导同 志,要充分认识加强政协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把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 程,制定研究计划,加强组织领导,并以身作则带头开展研究。要把理论研究作为提高 政协工作水平、提高政协工作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各级政协机关大力倡导研究问题 之风,使注重总结经验、注重研究理论在政协系统逐步形成习惯,形成氛围。要加强人 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政协理论研究工作队伍。 要从多方面关心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同志,为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发挥作用创造 条件。从事理论工作的同志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工作 的锻炼。要整合各方面的理论研究力量,加强各级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的协作与配合,推 动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共享。要同统战部门、科研单位、各级党校、高等院校和社会主义 学院等各方面热心于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力量加强联系、协作,不断深化政协理论研究 。

同志们,朋友们!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各 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时代赋予人民政协的庄严使命。今天,我们对邓小平同志的最 好纪念,就是要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巩固和壮 大新世纪新阶段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谱写人民政协事业更加辉煌的篇章。

标签:;  ;  ;  ;  ;  ;  ;  ;  ;  ;  ;  

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政协工作:在全国政协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全国政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