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压实度不仅关系到道路施工的质量,而且关系到道路使用的舒适性和稳定性,道路压实度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目前,道路密实度的检测方法很多。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有必要结合检测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道路现场;压实度;检测技术
1 道路压实度
1.1道路压实度概述
在道路工程项目施工中,通过控制道路压实度,可以显著提高道路强度,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道路压实是提高道路整体性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相同的道路施工材料,不同的道路压实程度,道路物理力学指标会有明显的差异,进而影响到道路的整体使用寿命。如果道路压实度相对较差,那么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病害。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更加重视对道路压实度的控制,以确保道路压实度能够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为提高道路施工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1.2道路压实度影响因素
第一,土壤含水量。路面压实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壤含水量,较小的土壤含水量,土壤相对宽松,将粒子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与大量的气体,碾压效果外,土壤颗粒之间的气体放电,土壤的密度增加,但由于土壤水分含量很小,不能产生理想的水油膜润滑,土壤颗粒之间的流动性不是很好,不能获得理想的压实效果;当土壤含水量较大时,虽然存在明显的水膜润滑效应,土壤压实程度显著提高,但由于水会抵消部分压力强度,也会影响整体压实效果。因此,在道路压实过程中,有必要控制含水量,取得理想的压实效果。
第二,土壤属性。在保持相同压实度的条件下,不同土质的压实效果会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土壤粗粒含量的增加,土壤的最佳含水量降低,最大干密度明显增大。在道路压实施工中,路基回填时,施工单位选择的土体质量较差,也会降低整条道路的压实质量。
第三,压实。在道路压实过程中,压实厚度也会影响整体压实质量。随着压实土厚度的增加,地基土难以获得足够的轧制压力,轧制效果较差。此外,压实设备和压实工艺的选择也会影响土体的压实效果。在道路压实中,施工单位必须控制压实土厚度、压实设备、碾压次数、碾压速度等方面,以保证道路压实质量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
2 道路现场压实度检测技术的主要类型
道路工程建设中,人们将现场路基土体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比值称为压实度。常见的道路现场压实度检测技术包含了环刀法、灌水法、灌沙法和核子法四种。
2.1环刀检测法
环刀检测法是道路工程压实度检测的一种常见方式。其通过带刃环刀的应用,在测试层取出固定体积的基础土样,然后通过烘干处理,在保证土样干质量精确的基础上,实现压实材料干密度的准确把握,进而计算得到测试层的压实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情况下,用于环刀检测的带刃环刀为5cm,且环刀容积为200cm3检测过程中,环刀法的应用包含了以下操作要点:第一,进行实验区域未压实土层的准确清理。第二,对已经压实的土层进行铲平处理,确保铲平的部位符合环刀应用要求;在其中,压实层的铲平厚度把控是该环节技术应用的重点。第三,在分析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将环刀打入土层进行压实度检测。一般情况下,落锤打入法、手锤打入法和直接压入法是将环刀压入土中的常见方式;而土质的紧密程度、干湿程度则是压入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检测人员通过环刀打入,在获取土样的基础上,进行湿土及环刀的称重,即可实现道路压实度的有效测量。从应用过程来看,方法简单、快捷灵活是环刀法应用的主要优势所在。
环刀检测法的应用条件较为苛刻,只能在基础为细粒土的道路工程上进行应用;一旦道路工程基础土层的颗粒较大,其应用过程就会受到阻碍。道路工程中的砂砾粒组划分标注如表。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环刀法具有较高路面施工破坏力,容易造成施工区域整体质量的不稳定。此外,在环刀法应用过程中,其检测过程受到设备结构的限制。具体而言,较小的环刀体积使得土样承重和修正的难度较高,容易导致检测误差产生,从而影响整体结果的稳定性。
2.2灌水检测法
灌水检测法包含了以下内容:第一,选定道路压实度测量区域,并在该区域内进行测试圆形试洞的挖掘。通常,挖掘深度与碾压层厚度相同,洞壁垂直且直径一致是灌水检测法试洞挖掘的基本要求。第二,对挖出的土层材料进行收集和技术处理,保证其中含水量的高度稳定。第三,对洞中去除的土和材料进行称重处理,同时在确定材料典型的基础上,进行材料样品的含水量实验。第四,当含水量实验结束以后,工程人员需要进行试洞容积的测量,并且,在试洞容积测量中,工程人员首先应将薄橡皮袋放置在试洞中,然后在保证水压稳定合理的基础上,对橡皮袋内进行注水操作,并且当橡皮袋与试洞的各个侧壁全面接触时停止注水,最后通过计算试洞中橡皮袋内的水分,即可实现试洞体积的准确把握。
灌水法的应用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其一,其在准确把握试洞体积的同时,实现了道路压实度的精确转化。其二,灌水法可以在巨粒土和粗粒土中进行应用,并且通过以水代土的转化,其可以实现巨粒土层密实度的准确测量。目前,在灌水法应用过程中,聚乙烯塑料薄膜是水袋材料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有效的保证了灌水应用的高效与稳定。
2.3灌砂检测法
灌砂检测法中,细砂是其试洞容积测量的基本材料。其具体流程如下:首先,施工人员应在一定高度的基础上,将结构均匀且粒径大小合理的细沙下落到试洞内部;其次在严格控制下,确保试洞内细沙的填充饱满;再次,对填入试洞的细沙体积进行衡量,为道路密实度的检测提供补充条件。最后,通过细沙体积与质量的计算,确定施工区域道路的密实度。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砾土、砾类土的密度,一般情况下其试样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5mm,并且应保证测试密度层的厚度保持在150~200mm。此外,灌砂筒是其测量应用的主要设备,确保灌砂筒规格选择合理化,能够有效地提升道路压实度的监测质量。目前,100mm、150mm及200mm是灌砂筒直径的三种常见规格,对于细粒土,其应采用内径为100mm的灌砂筒进行检测,而试样粒径超过15mm,则工程人员应相应的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需要注意的是,在灌砂法应用过程中,进行砂密度、含水量、罐砂桶锥形体砂种、罐体积是其材料使用的四个重要指标,这些材料指标对于整体的策略具有重要影响。
2.4核子检测法
核子检测法的应用时间较短,其实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高科技道路压实度检测技术。其应用过程如下:在核子仪的支撑下,路面基础中的水分会被中子进行系统检测,进而在γ射线的作用下,路面结构层材料、路基密实度得到了有效检测。在γ射线法应用过程中,在物质密度作用下,具备放射性的射线放射性的射线穿过物质时会发生衰变,并且其衰变的大小与物质密度成正比关系。
与人工检测方法相比,核子检测法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并且在人力、操作、施工质量控制方面有突出优势。然而,其伴随着较高的经济成本和放射性物质输出,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进行精确化的技术把控。
结束语
道路现场压实度检测技术对于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大影响。实践过程,道路施工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压实度检测的重要性,在分析其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检查技术的优化。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道路现场压实度检测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确保高质量道路公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伟.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5):80-81.
[2]柯淑珍.浅谈路基压实度检测对道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江西建材,2016(9):147-148.
论文作者:刘凌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压实论文; 道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础上论文; 密度论文; 土壤论文; 土层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