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的规范与重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货市场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规范就是在遵循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对事物成长的轨迹及其行为准则的法制化过程。规范是时间和规律的“女儿”。中国期货市场作为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期的时代“早产儿”,在六年的生命历程中,饱尝了从盲目发展到加强监管的过程。应当讲,今天的中国期货市场历史地跨入了一个全面规范与重组阶段。
一、规范中国期货市场的七条途径
1、理顺期货市场的监管体系
客观地讲,中国期货市场的监管队伍正日渐成熟并初具规模,监管的力度、质量和效率等都明显地得到提高。但尚有以下三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监管体系的构成还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性和代表性的行业自律组织。实践证明,没有这样一个权威性与广泛代表性兼备的行业自律组织,就无法形成期货市场内部有效真实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政策法规、自律规范、信息反馈的实现通道,也无法协调各期货交易所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一个规范、高效且有凝聚力的中国期货市场的形成。二是监管体系内部各有机组成部分的从属关系不清。众所周知,期货市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应是一个人为分隔下的割据式的区域性市场,而应是开放型的、关联性的并从全国到全球的一体化市场。与此规律相对照,我国现行的地方监管部门“一项职能两个指挥”的监管格局与此不匹配。笔者主张,应简化并理顺这一从属关系,使现有地方监管部门转化为中国证监会在各地方省市的常驻机构,成为直接从属于国家监管部门的第二层机构,以避免令出多门、地方主义和低效率。三是要大力抓好交易所和经纪公司的监管和自律监督队伍的建设,有组织地改变监管水平和监管力度参差不齐的局面。
2、完善期货市场的法规体系建设
全面规范中国期货市场,确保其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完善法规体系建设是当务之急。中国期货市场六年多的发展历史,至今尚没有一部体现政府监管权威的期货法及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单纯依赖随机性的政策调控必然有缺陷:其一,在监管上有滞后性;其二,在操作上有随机性,缺乏稳定性;其三,由于某些政策的出台只是针对某些特殊情况,并不反映整个市场的共性或普遍性,因而执行上容易导致“一刀切”和偏差。由此看来,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法规体系,以规范监管职能部门、期货交易所、经纪公司及其他期货从业人员的责、权、利。法规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五个层次:国家期货法、行业自律规则、地方辅助法规和政策、交易所管理规则以及经纪机构运作规则等。
3、提高期货从业人员的素质
公正地讲,中国期货市场六年多的试点与实践,已从全方位锻炼了一支初步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才队伍。但与发达国家期货从业人员的素质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应当建立期货市场内部小环境下良好的人才流通机制和培养体系,由国家强制性地建立期货从业人员考级制度和实践制度。在理论、实践、道德品质、情感素养和法制观念方面全面提高行业队伍素质。
4、改进以清算结算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
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核心在于以期货交易头寸的清算结算为轴心的资金管理。无论是中央清算公司,还是独立清算所,或者是隶属于期货交易所的结算部门,关键在于建立与市场运行机制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机制。中国期货市场的清算结算系统采纳何种组织形式,至今还有争议。但人们的共识是:应当改造中国期货市场现有的清算结算部门的组织结构,建立清算会员制度,把现有交易所清算银行吸纳成为交易所清算结算组织内部的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组成部分。理由如下:其一,现有的参与期货交易所清算结算的各商业银行仅是一个期货市场资金流通的转帐通道,各家商业银行争相成为交易所清算银行仅是利益驱动结果,银行并没有起到对经纪公司及客户的资金和交易头寸的风险管理作用;其二,商业银行应当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与交易所、经纪公司共同承担对市场资金风险的抵御责任。这也有利于商业银行真正走向市场,促进其金融体制改革。
5、加强期货品种的开发与管理
期货品种的管理应从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管理应一方面遏制对少数小品种的过度投机,制止数家交易所对同样品种的重复上市或人为割据与内耗;另一方面要有调控有规划地致力于新品种的开发。根据交易所所在区域的特点和自身的发展状况,合理开发以农副产品、能源、有色金属为三大支柱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兼顾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允许极少数交易所率先开展金融期货或期权的试点。在品种问题上,“一刀切”和“大锅饭”的作法,都是对中国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不负责任,必将使我国的期货市场丧失发展机遇。
6、合理规划全国的期货市场布局
期货市场自身的特点,运行环境和应当发挥的经济功能,决定了绝不是随便那个地方都有兴办期货交易所的客观条件。在国家加强对期货市场的监管整顿后,尽管遍地开花式的盲目发展格局已不复存在,但期货交易所的数量依然大大超出了客观需要。正如一位国外经济学家所讲的:中国期货市场既然采用以先进的计算机系统为媒体的电子化交易方式,仅一家期货交易所就足以满足实际需要。当然,从现实出发,只设一家有点勉为其难。从全球期货市场竞争和发展的趋势看,合并联网既是方向,也符合提高效率、提高抗风险能力和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因此,合理规划我国期货市场的总体布局,是实现全面规范与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7、有重点地抓好各个层次的基础规范工作
期货市场的全面规范要从国家监管、行业自律、地方辅助,交易所规则、经纪公司规定等五个层面上展开,但这绝不意味着全面开花,眉毛胡子一把抓,应当有重点。重点在那里?在行业自律体系和经纪公司两个层次上。交易所和地方辅助监管两个层次上,同样存在着各家分制、水平不齐的矛盾。因此,期货市场的规范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有重点地抓好各个层次的基础规范工作。
二、中国期货市场的重组
严格意义上讲,期货市场的规范与重组是两个并存又不完全等同的双重过程。重组的内容大体包括市场布局的重组、监管体系的重组、法规规则体系的重组、人才队伍的重组、市场参与主体的重组和风险管理机制的重组六个方面。
1、市场布局的重组
市场布局的重组,包括期货交易所分布的重组和品种管理的重组。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历史形成原因,仅需保留四至五家期货交易所,其余的要关停并转。交易所的重组必然涉及到交易品种布局的重组。一是对现有的交易品种,尤其是重复品种进行合理规划;二是对上市品种尤其是大宗商品期货品种、金融期货和期权品种等进行规划管理。
2、监管体系的重组
监管体系的重组主要包括行业自律机构的建设、地方监管部门与国家监管机构职权的划分、交易所及经纪公司监管与自律系统的加强等。
3、法规规则的重组
法规规则的重组内容是:一是国家期货法及其辅助法规和管理条例的尽早出台;二是行业自律规则体系的及早酝酿和形成;三是各家交易所管理与运行规则的国内规范化和国际规范化,以尽早遏制人为市场割据和内耗;四是经纪公司和其他期货从业机构业务规则的健全和完善。
4、人才队伍的重组
人才队伍的重组应当成为引起全行业高度重视的问题,国家应当不失时机地将德才兼备的人员吸收到各级监管部门和行业自律机构中去,充分发挥其才能。另外,应尽早建立全行业范围的统一上岗培训制度和业务考级制度,并建立资格注册登记制度和从业人员网络化档案管理系统。强化专业知识教育、法制意识与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全行业人才队伍素质,为未来规范发展创造深厚基础。
5、投资主体的重组
当前困扰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问题之一,是期货市场内部运作中出现的过度投机和恶性炒作等现象。尽管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诸如禁止金融机构参与期货交易,国有企业不得参与和自身生产经营不相关的非套期保值交易等,但这些政策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和行政监管的保障,不少单位仍改头换面,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利用现行转制阶段的漏洞在期市兴风作浪。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认为,应改变国家对现有期货市场投资主体的多重表面限制,象国际期货市场中那样,让金融机构参与进来。这样,既可以对“过江龙”的热钱造市行为加以抗衡遏制;又有利于将国有企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推向市场,同国际市场接轨。
6、风险管理机制重组
两个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其一,在清算结算机构中没有发挥结算银行在资金风险管理中应当承担的监督责任;其二,清算部门要对会员信用等级进行划分,建立清算会员与非清算会员制度,强化风险的事前监管,以通过风险管理机制的重组达到加强风险监管和规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