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机遇及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加工贸易论文,高新技术产品论文,机遇论文,我国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我国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独特优势
当前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也有独特的优势:
1、我国的科技与知识优势。同东南亚、拉美、东欧等相比, 我国在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与人才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我国基础研究实力雄厚、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去年产值已超过6000亿元)、技术人才丰富而廉价,是吸引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最有利条件,也是跨国公司最看重的因素;
2、我国的区位优势。目前,香港特区正在致力于数码港的建设,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步伐;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已具备相当实力,但进一步发展与升级已面临着人才、市场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制约;我们具有科技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但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和市场营销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加强两岸三地在高科技产业的合作,有利于彼此的共同振兴。台湾高科技制造商已开始向大陆转移部分加工环节,进一步加强合作,包括承接台商这类加工贸易投资和订单,必将对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扩大出口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日本、韩国、新加坡与我国相邻,经济联系密切,我们也有条件继续承接其向我国转移的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及有关加工环节;
3、我国有较强的加工能力和工业基础;
4、我国加工贸易近20年的大发展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 培养了人才,开辟了各种渠道,必将成为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重要力量。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将大大加速我国产业结构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1、从加工贸易起步,不断积累各方面基础, 是加快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条可行途径。亚洲“四小龙”和我们自己的经验都证明,从加工贸易起步,不断积累技术、人力资源、产品开发设计、市场营销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地区实现工业化的现实选择和有效途径之一。在技术飞速发展、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贸易开放已成世界潮流的新形势下,关起门来搞工业的条件已经一去不复返,依靠高度保护和完全限制进口已不合乎潮流,其结果很可能是保护落后,走开放式发展道路已成为我国工业的现实选择。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程度很高,我国要振兴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充分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动态跟踪追赶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先进水平,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可行途径。
2、发展加工贸易与自主技术创新相互促进。一些国家、 地区成功的经验表明,通过加工贸易不断吸收外来先进技术并积累动态的综合技术基础,与自主技术创新不仅不矛盾,而且完全可以合理结合。不断跟踪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有了一个现实的高起点,并始终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源;同时,科教基础好、自主创新能力强必将大大提高我们的消化吸收能力,并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进行技术创新,使技术引进发挥更大的作用,共同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台湾、新加坡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是吸收跨国公司投资、发展加工贸易的成功,也是自主技术开发和积累的成功。
3、只要有良好的政策导向,加工贸易升级是必然趋势, 同时还能带动相关配套工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总体产业结构的优化。
4、力争用10 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向高新技术产品方向的跨越。根据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在国际上所处的位置和现在具备的条件,如果政策调整到位,我国完全能够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在出口产品结构前两次成功跨越的基础上,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第三次跨越,即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向的跨越,到2010年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到30%—40%(现在为6%)。 这样,不仅我国出口、利用外资可以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且我国产业结构将出现重大飞跃,经济现代化将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赶上知识经济和科技革命的时代潮流。
三、抓住机遇发展我国加工贸易的对策
(一)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1、国有企业没有成为发展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加工贸易的历史作用以及在未来产业结构升级与外贸、外资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最大不足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看到的大量走私、冲击国内市场、增加税收不多等等,而是国有企业没有成为参与加工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不是国有企业而成为加工贸易主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的机制僵化和市场适应性差,而这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未取得突破、国有大工业还长期依赖传统的高度保护和垄断经营来生存和发展,无法适应加工贸易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人们往往认为加工贸易导致重复建设、冲击国有工业企业、对国内工业关联效应差,其深层次原因也在于此。
2、 我国初级形式的加工贸易与发达国家高级形式加工贸易的主要差异。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条件和体制的束缚,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从总体上看还是一种初级形式的加工贸易,与发达国家和某些新兴工业化地区比,存在以下差异和不足:
(1)产业主体不同:发达国家加工贸易以技术、 资本密集型为主,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2)加工深度不同:发达国家加工深度较高, 典型的例子是日本,其进口原材料加工成高附加值的制成品出口,总体上进口料件所占比重要低得多;由于国内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实力弱小、产业配套能力差,我国加工贸易加工深度低,进口料件所占比重相对较高,尽管加工贸易增值率近年来已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
(3 )在加工贸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加工贸易中处于支配地位,在其国内的加工贸易中大多也是以本国企业为主导的(如日本、韩国),台湾则是在加工贸易长期发展过程中本地企业逐步积累实力改变了被支配地位;而我们参与企业由于实力弱小,大多处于被支配地位,影响了加工贸易综合效应的发挥。
(4)市场营销能力的差别:我国企业市场营销能力低下, 加工贸易营销绝大部分依赖外商;而发达国家的加工贸易市场营销主要由自己控制,港、台和韩国、新加坡开始时高度依赖外商,以后逐步培育了自己的市场营销网络,增强了对市场营销的支配能力,如香港对内地的加工贸易港商就主要控制了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
(二)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的思路与政策选择
1、发展思路。目前,我们仍有必要象前两次那样,大胆开放, 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新的机遇,积极发展加工贸易。鉴于我国产业结构将长期保持多样化特性,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与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可以并行不悖。同时,考虑到我国经济的地区布局,也应重点鼓励沿海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有力配合沿海高新技术产业的振兴;将沿海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扩大中西部开放,解决中西部就业矛盾,同时加快中西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完善加工贸易监管。这还有很大潜力, 要加快建立科学的现代海关监管体系与制度,加大海关在加工贸易监管上的权力与责任,逐步由海关实行统一管理,引入现代海关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计算机联网,实行更加简便、高效、严密的管理。
3、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加工贸易税收、外汇、 进出口商品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应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
4、稳步推进贸易开放。 以加工贸易名义走私严重的一个根源在于,我国进口高关税、高保护,必须结合改革开放的总体进程,稳步推进贸易自由化,降低关税总水平,也为改进加工贸易监管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5、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借鉴国外科学工业园的经验, 将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办成规范的出口加工区,有利于我国通过加工贸易承接国外转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在规范监管条件下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从而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突破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6、选择开放式发展模式。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须走开放式发展路子,有必要大幅降低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关税,参与 WTO 信息技术产品协议, 这既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也为我们健康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创造政策条件;
7、大胆开放,完善政策。为了抓住新的国际机遇, 我国有必要对现行的加工贸易政策进行系统的反思,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制定有利于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更高程度参与加工贸易的政策,加快加工贸易由低级向高级形式的转变;同时,有必要推出新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举措;整体规划,配套推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加快振兴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当前和中长期目标的实现。(下)
标签:加工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