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县农林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山东省烟台市 265899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为国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此,了解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目前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阐释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路——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健全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联通河湖调配水资源、做好水功能纳污总量控制、推广水利利民工程。并进一步介绍现代水资源管理的和谐理论,为今后管理好水资源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技术指导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水资源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充分保证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使之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供水需求。
1 水资源的现状和管理的重要性
1.1水资源的现状
我国是人口大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比较大,而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作为水资源比较频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的拥有量格外少,这就对当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和挑战。再有就是我国的干旱问题严重,水资源的紧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些区域对水资源的开发不注重节制,水位下降比较迅速,粗放型的用水方式是加剧水资源紧缺程度的重要因素。还有是我国的蓄水能力还有待提高,防洪的标准相对比较低,这样在对水资源的调蓄方面就有着很大的影响。从当前我国的水资源发展的现状能发现,水质的恶化以及生态的恶化问题不断的严重化,这些都对水资源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1.2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是属于季风气候,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是不均匀的。由于我国的南北方的环境差异比较大,所以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有着不同。随着近些年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日益扩展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在这一发展中不断的加大。尤其是工业农业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下,水资源的紧缺问题就暴露的更为显著,做好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在当下就比较紧迫。水资源的污染以及浪费问题的严重性,主要是没有在水资源管理的工作上加强实施,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就要充分注重综合措施的应用,将经济手段以及科学技术手段和教育手段等等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将水资源的管理效率有效提高,才能真正促进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另外,加强对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化实施,也是对生态自然保护的表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中,水资源是最为基础性的,只有充分重视保障水资源管理质量,才能有效的解决水资源和人口增长的问题。
2 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路
2.1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近些年来,这一理论的提出慢慢深入人心。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是近期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这一理论正逐渐深入人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健全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
在现阶段,水资源严重污染,水资源严重浪费,严格的节水管理体系极其重要和关键。水资源管理要实现“三个红线”和“四个体系”。第一条红线是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国家规定,中国的总用水量应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2030以内。第二条红线是用水效率。2030年度国家10000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应控制在40M3以下。农田灌溉用水的有效系数应在0.6以上,水分利用效率应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三条红线是建立一个水功能区来限制污染。国家规定,2030年度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应提高到95%以上,流入江湖的污染物总量应控制在水功能区污染范围内。“四大体系”是指严格控制水的总量、有偿用水、保护地下水、统一调度水资源、加强水资源控制、支持节水技术研究工作、促进水利发展。对全民节水的宣传、水功能区污染管理的限制、排污量的控制和饮用水的保护。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保护应纳入地方评估。
2.3联通河湖调配水资源
提升水资源调配能力,联通河湖很重要。通过引水、畜水、排水,健全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确保供水系统的完善,达到调控水资源的目的。
2.4做好水功能纳污总量控制
根据水质和水环境保护要求,明确了各水功能区污染总量的控制。建立了排污口审批制度。新建、改建、扩建的排污口,不经审批,不得新增、改建、扩建。加快水质监测设施建设和监测网络建设,加大排污口监测力度,提高监测单位应急能力,监测污水排放量,掌握总量变化情况。污染物排放入河,为水环境水环境建设提供支撑。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坚决遏制保护区排污口,抑制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防止水、水污染枯竭,完善水质监测体系。水资源,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2.5推广水利利民工程
有统计的资料显示,农民地区普遍存在饮水安全的问题。约有4.1万座水库有安全隐患,大量的民众生活在畜滞洪区。这些潜在的不安全危险因素,督促我们必须拿出可行的方案,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为此,做出的方案:①及时修补不合格的水库水闸,治理好小河流,增强其抗洪防涝的能力。②注意保障民众饮水安全,建设完善抗旱蓄水工程,保障民众的生活。③重视农田建设,灌溉用水、坡地治理等等工程,都要及时落实到位。④保护水土,给城乡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⑤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对水库移民我们要给予补偿,做好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
3 和谐论理念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论方法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开发利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通过对和谐理论的研究,人们协调人类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以解决洪涝、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水污染等常见问题,为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打好基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这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对人类水和谐指数的研究,得到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并将该研究方法应用于实际情况,为人类水和谐程度的评价,从而把握水资源管理的重点。
3.2水资源管理的和谐论模型
在水资源管理过程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冲突,如人与水的冲突、人与水的冲突。此时,和谐理论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协调这些关系。根据和谐理论的概念,建立了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从系统、区域和部门3个方面分析了人水和谐的基本目标,构建了水资源管理的和谐模型,进而构建了水资源管理的协调模型。以模型为参考,制定了详细的管理策略。
3.3区域、部门水资源分配的和谐论模型
由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已经出现,关于水资源配置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大多数研究都是以区域内的水资源分配为研究对象,考虑到水资源的各种因素和方法。水资源的分配、区域间和部门间的水资源配置。但对和谐关系的研究甚少。在此基础上,构建“人水和谐的水资源配置模式”,不仅考虑到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兼顾人与水的和谐关系,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
3.4河流分水的和谐论模型
一般的河流将跨多个地区,但河流的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为了确保河道能发挥正常的作用,水资源开发总量必须严格控制。当水资源的分配一直是各地区所做的,它总是希望更多的效益,所以矛盾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为了解决水资源分配问题,既要考虑各地区的利益,合理配置水资源,并保持每个区域用水和谐。
3.5水污染控制的和谐论模型
资源管理不仅需要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且要保证水质。为了控制污水的排放,有必要运用和谐理论的概念来控制各利益参加者在一定范围内的污水排放量,使总污染水平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在这方面,应以污水总量控制为管理目标,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集中处理污水,建立水污染程度控制模型,为水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结束语
从社会发展、水资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新管理理念应用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新管理理念的应用。最后,提出和谐理论的概念及其在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可见,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必须坚持和谐理念,不断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兵.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论理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2):138.
[2]江勇.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论理念[J].民营科技,2014(08):250.
[3]金颖,韩正茂,王凤.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论理念[J].河南科技,2014(10):199.
论文作者:罗玉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7
标签:水资源论文; 和谐论文; 论理论文; 用水论文; 模型论文; 水污染论文; 理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