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用于论文_王辉

(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ICU 河北唐山 064000)

【摘要】目的:对ICU(重症加护病房)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根据随机对照的分组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79例术后需接受镇静镇痛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应用咪达唑仑;另一组为观察组,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估。结果:①在镇静镇痛效果方面,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躁动评分(SAS)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唤醒时间、疼痛数字评分(NRS)以及吗啡注射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谵妄、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发生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ICU术后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通过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其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镇静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ICU术后机械通气;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173-02

当进入ICU后,患者一般需施行机械通气,此时,其身心均会出现各种不适的情况,特别是麻醉清醒以后,极有可能出现焦虑、躁动不安以及恐惧等负面心理,进而导致呼吸机对抗、气管导管滑脱以及呼吸费力等状况,给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1]。在此种情况下,为确保ICU患者术后获得安全且舒适的身体状况,对其展开科学有效的镇静镇痛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基于此,本文以我院ICU收治的79例术后患者为例,就其应用右美托咪定具有的镇静镇痛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间,选取我院ICU收治的79例术后需接受镇静镇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39例),另一组为观察组(4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7例;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76岁,平均(48.4±9.3)岁;手术类型:胸部手术16例,腹部手术22例,脊柱手术13例,下肢手术20例,另有8例行其他类型手术。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存在严重颅脑损伤、心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意识障碍、近期使用镇痛镇静药物以及处于妊娠期及哺乳期等患者。此外,两组患者的基本治疗差异不明显,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进行镇静镇痛治疗,首先以0.05mg/kg的负荷剂量向患者静脉泵注咪达唑仑,随后进行持续静脉泵注,并将速度控制在0.04至0.20mg/(kg·h)的范围内。对于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镇痛治疗,首先1μg/kg的负荷剂量向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min,随后持续静脉泵注,并将速度控制0.2至0.7μg/(kg·h)的范围内。对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程度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泵入药物的速度进行合理调整。当患者出现躁动不安、呼吸机对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以及明显的痛苦表情或表述时,为维持适度镇静镇痛水平,就需要静脉推注吗啡,每次5mg,直到撤机。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时间均为24h。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唤醒时间、吗啡注射,以及谵妄、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仔细观察与记录,并采用躁动评分(SAS)对患者的镇静程度进行评价,用数字评分(NRS)对其疼痛情况展开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中的数据,并用平均数与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唤醒时间、NRS评分以及吗啡注射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比较(x-±s)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3.结论

患者结束手术治疗并进入ICU后,通常需接受机械通气。然而,在环境束缚、有创治疗、自身病痛等因素的影响下,患者极易出现一系列身心应激反应,如谵妄、焦虑抑郁、躁动不安等,进而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及代谢,造成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以及呼吸机对抗等,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质量产生不利影响[3]。由此可见,对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及时展开科学有效的镇静镇痛治疗,可确保其处于安全、舒适的水平。

作为ICU常备药物之一,镇静镇痛药除了可起到镇静镇痛的作用,还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及唤醒等时间。现阶段,丙泊酚、二氮类为ICU常用的两类镇静药物,非甾体类、阿片类激动剂则为常用的镇痛药物。作为常见的一种二氮类镇静剂,咪达唑仑的起效比较快,催眠及镇静效果良好,并且还可将患者负面情绪,如恐惧、焦虑等,进行有效缓解。但是,此种药物的唤醒时间比较长,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恶心、谵妄、呼吸抑制及心动过缓等,当长期或反复应用时,还有可能造成诱导耐药或药物蓄积等情况,因而限制了临床推广及应用[4]。而作为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一种,右美托咪定可对蓝斑核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产生作用,通过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进行有效抑制,从而发挥出交感抑制、镇痛镇静等功效,有效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除此之外,该药还具有唤醒时间及半衰期均较短的优势,在临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5]。本实验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唤醒时间、NRS评分、吗啡注射次数,以及恶心、谵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应用咪达唑仑的对照组,说明右美托咪定具有更为显著的镇静镇痛效果,且更加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可获得理想的镇静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相比于咪达唑仑更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静.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的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5):138-139.

[2]温振杰,刘建凌,陈军.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06):3-5.

[3]王常永,商敏,程林,等.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危重症患者镇静效应的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05):695.

[4]陈静.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 ICU 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的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5):138-139.

[5]陈汉敏.右美托咪定在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7):221-223.

论文作者:王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1

标签:;  ;  ;  ;  ;  ;  ;  ;  

右美托咪定用于论文_王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