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佟百春

探究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佟百春

摘要: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正是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的革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我们的高中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技能与创新能力,课程评价也过分强调成绩。导致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欠缺,尤其缺乏创新意识。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正是教育领域的一深层次的革命,就教学方式而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学生不仅要学习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而且需要体验科学探索的,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教师首先在班级里面建立交互式学习小组,并对小组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每一个小组5到6个人。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意愿,可以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适当做出调整,确保每一个小组均衡,换句话说,就是指每一个小组里面的男生和女生的数量要达到相对平衡,每一个小组都要分配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学优生。小组建立好之后进行合理的分工。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工作,组织好学习纪律,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

1.提问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发地在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从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激发起学生的内在认知需求,产生学习动力,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让其体验到探索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探究的勇气。最终形成终身的学习愿望与动力。

2.提出猜想

猜想与假设的提出,是探究教学的关键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假设的正确与否,以及其难易程度都将直接关系着探究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多地干涉,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勇于提出各种设想与方案,同时教师应以认真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异想天开”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分析。对于偏离目标的假设,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启发与引导。切不可抹杀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于学生符合逻辑的猜想与假设,应充分给予学生讨论的空间,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在整个过程中要重视民主课堂气氛的营造,要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下拓展自己的思路,提出自己的想法。

3.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跨越过程。是探究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应安排学生先在小组间进行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并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通过交流讨论,发现自己与别人探究过程的差异,从而进行客观的比较。这样的分析与讨论过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其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通过思维的碰撞擦出火花。然后,通过思维反馈,从各个角度进行思考,最后达成共识,得出结论。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进行理性思考,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规律。

4.合作交流

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活动主要以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四种形式组成,课堂气氛始终维持着平等与民主。学生可以各持已见。并提出自己的理据来支持其的观点或者反驳他人的观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进行反思,追踪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对一个物理概念或规律的反思,延伸到对问题探究与解决过程的反思。进而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巩固探究成果。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探究辅导学习,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科学能力和精神,是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搜集物理学科的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课堂,教师还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高级中学 124100)

论文作者:佟百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探究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佟百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