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研究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曹娟霞

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30例,将采取程序化护理的30例患者设为甲组,将采取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33.3%),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利于提升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程序化护理;常规护理

脑出血是一类病情危重、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的脑血管疾病,在治疗的同时往往还需辅以恰当的护理干预[1]。本文就程序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30例。甲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2—83岁,平均(73.5±6.1)岁。乙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0—84岁,平均(73.9±6.0)岁。经统计学分析,甲乙两组患者上述资料的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可行。

1.2方法

乙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功能康复训练、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

甲组患者行程序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病情评估。详细了解患者基本资料、病史、心理状态、并发症、昏迷程度、治疗情况等信息,并依此综合评定患者病情。(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病情,查找相关文献并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确定护理目标,明确护理要点和重点,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3)实施护理计划。①心理护理。需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观察,向其详解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可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提升患者康复信心,提升治疗配合度。②生理护理。做好病情监测、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导尿管护理等基础护理;指导患者将头部偏向一侧,以促进口腔分泌物的排出,防治发生误吸,及时为患者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呕吐物,确保呼吸顺畅,密切观察患者二便和呕吐物的情况,防止出现消化道出血;嘱咐患者多卧床休息,可适度抬高床头,以改善脑水肿症状;指导患者在发病后24至48小时内禁食,72小时可给予鼻饲流质饮食;做好引流管护理,确保引流畅通,以防出现脱落和阻塞,认真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情况;加强对患者体温的监测,对高热患者实施物理降温,昏迷者需给予对症护理。③社会功能恢复护理。需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力,为其制定科学的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应涉及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起坐平衡、步行等方面的训练,以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④环境护理。需将室内温湿度控制在人体感觉到舒适的范围,并保证光照、通风良好,规范探视制度,确保病房安静舒适,尽量避免不良环境对患者疾病的刺激。

1.3评价标准

1.3.1比较甲乙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采取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以高者为佳。

1.3.2比较甲乙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甲乙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采取标准差()、百分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值和X2检验,在P<0.05时,组间差异明显。

2结果

2.1甲乙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

甲乙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相比P>0.05;在护理后,甲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脑出血属脑卒中的一种,其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在治疗后往往还会出现诸多后遗症,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需经历一个漫长的康复周期。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护理干预在患者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且护理服务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生理健康,而是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2]。程序化护理是一项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动态性、针对性的特点,重视患者的护理需求,重视其生活质量的提升。程序化护理的应用能把握患者个体间的差异,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为其制定恰当的护理计划,能避免日常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同时使得护理服务更具目标性和计划性,利于提升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利于提升护理质量[3]。诸多临床研究表明,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利于提升其护理效果,这一护理模式得到患者一致好评,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本次实验证实,将程序化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利于提升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提升,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6.7%,且上述指标均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组间对比P<0.05,本次实验结果与侯萍[4]的实验结果类似。

可见,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孟繁伟. 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5):109-110.

[2]吴艳. 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87):267-268.

[3]李爱萍. 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17):184-185.

[4]侯萍. 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4):204-205.

论文作者:曹娟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  ;  ;  ;  ;  ;  ;  ;  

分析研究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曹娟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