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均以牺牲生态资源换取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日益恶化。这对农村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目前农村中尚没有治理环境的体系及治理模式。因环保部门对农村环境监管制度不严,使得农村环境管理收效较差。这要求我国基层政府以及村居委会要积极分析当前农村环境现状,选取最佳治理模式并建立起有关的治理体系。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现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和构建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方法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选择;建设;治理体系;研究
及时有效的对农村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直接关系着我国农村持续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生存,选取怎样的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及治理体系是解决我国农村环境的出发点。如今我国农村环境已经逐渐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但是污染问题仍日益严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农村环境治理还存在多种劣势[1]。因此基层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就要从根本上出发,选取最佳治理模式并且建立起相应的治理体系,从而保证农村环境与经济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一)农业生产污染
农业生产导致的污染主要为农民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及化学品导致的环境污染。现在我国农业生产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因不合理、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污染越来越严重。现在农业生产中因有机肥价格昂贵原因导致农民在生产中使用量较少;并且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现象普遍,导致土壤及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农业生产中化学品过量使用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的同时也使水体受到污染从而导致富营养化严重,对农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二)农村生活污染
农村生活导致的污染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不科学、保护环境意识较差导致的污染。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速度加快,农村集镇及村庄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从而形成了脏乱差现象。因农村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薄弱,产生的生活垃圾随意倒在村中任意位置或者丢弃到沟渠、河湖中,导致臭气弥漫、蚊蝇滋生及水体污染。农村生活用水的随意排除也加剧水体污染。并且因农村居民产生的粪便没有得到无公害处理,导致空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三)生态资源被严重破坏
随着我国退耕还林实施,农村地区逐渐减少了围湖造田、毁林垦荒等现象。但是因现在农村居民对森林没有良好认知,对生态资源进行严重破坏。部分基层政府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规划利用不科学、合理,导致大量的农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随着土地质量下降,农作物不适生长等原因,导致裸露农田数量日益增加,春季因风力原因致使沙尘暴现象频发,从而对农村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二、现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分析
(一)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类型
现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主要类型为:第一,政府治理。是指地方政府作为治理农村环境的主体,拥有完善环境的主体地位和权力,可通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对环境进行治理。该方式的主要优势为政府拥有绝对权威性,可快速应对农村地区多种环境突发现象,可对村居委会有关人员进行直接干预和指导。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下级进行报告时通常会将治理信息隐瞒,导致环境治理信息不健全。第二,市场治理。市场治理是把环境中的共有物品直接私有化,对在自己名下的物品享有治理环境的全部权利。主要优势为:可将市场治理环境的资金有效调节,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技术创新等将治理环境的效率全面提高,保证节约使用环境资源。但是实施过程中市场为保证获取利润,会存在严重弄虚作假现象。第三,多元化治理。多元化治理要求政府、市场和社会相互联合进行环境治理。因治理环境的地位不同,可分为政府、市场、社会等主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施中的优势包括:可集中所有力量对环境进行迅速治理;市场和社会在治理中可有效分担治理中的成本,从而把政府财政压力有效降低,并且多元化治理可保证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互相监督,从而确保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使用多元化治理模式的必要性
因政府治理及市场治理均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农村环境治理中使用多元化治理模式进行治理非常必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中:首先,因农村城镇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政府治理环境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会对财政部门造成严重压力,因此多元化治理使得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其次,因农村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较差且村居委对政府有较强依赖性,所以必须通过政府积极指导、动员、宣教,治理环境技术部门将清洁技术全面推广,市场主体有效介入,才可充分保证村居委会对患者有效自治,从而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三、构建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方法
(一)完善农村环境治理制度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农村环境法律、制度规定。因各个农村环境污染类型、社会结构、文化背景、经济体制等均不相同,所以要按照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完善立法工作。明确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责,每一个村居委会均有对环境的自治权,对现有环境制度进行完善及规范,保证治理制度和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其次,建立生态资源保护制度。农村环境污染和居民生产习惯、生活习惯等有密切联系,所以要对环境及资源加强保护和宣传,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及生态资源保护制度。最后,建立环境修复制度。要求由村居委会及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对遭到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在修复未达标前要严格限制农副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及使用。
(二)完善环境治理奖惩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就要要求治理环境部门在政府层面及基层自治方面中建立健全完善的奖惩体系。由专业社会组织对农村实际环境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对治理成绩优异的基层政府或者基层组织进行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激励,包括会议表彰、享受税收优惠、拨款优惠、政策贷款等奖励。对环境治理任务完成较差的地方政府以及基层组织进行公开批评并且减少相应的政策优惠,对不进行环境治理的地方政府或者基层组织进行相应的罚款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不得进行贷款等处罚,从而全面提高各个地方政府、基层组织治理环境的工作积极性。
(三)建立污染治理互相协作体系
建立污染治理互相协作体系要做到以下内容:首先,建立相关政府层面跨区域合作制度,各个相连的乡(街道、镇)政府、县政府之间加强合作,从而保证联合执法、联合决策。其次,建立并完善多元化互相协作制度,积极使用政府环境污染治理信息平台和基层组织环境污染治理信息平台中的有关信息对环境加强治理,保证各单位、部门、组织之间有良好的信息沟通和协作模式[3]。最后,互相协作治理环境前要按照协作方法、程序、形成、执行、纠纷等现象制定相应的制度实施规范,保证出现问题后遵章办事,从而避免环境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推责现象。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严重的环境污染情况,单一传统治理模式无法使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所以要积极分析农村自主治理模式的要素及治理特征,确定治理我国农村环境的方向和目标并且提出有关建议及政策,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及治理环境体系,从而切实有效解决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肖萍,朱国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的选择与治理体系的构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73-79.
[2]李颖明,宋建新,黄宝荣,等.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研究路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165-170.
[3]郭贤明,赵建伟,杨鸿培,等.西双版纳农村村寨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664-8665.
论文作者:张云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农村论文; 环境论文; 模式论文; 政府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体系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