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心理变化研究与对策论文_梁轩宁,辛利娜,王一博,武佳乐,刘蛟

临床医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心理变化研究与对策论文_梁轩宁,辛利娜,王一博,武佳乐,刘蛟

梁轩宁 辛利娜 王一博 武佳乐 刘蛟

(包头医学院巴彦淖尔临床医学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摘要:临床医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心理变化,会对实习生的学习与成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减少负面心理对于实习过程的干扰和妨碍,则需要认识到负面心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在心理调节方面采取有效的对策。基于此,笔者从自己的实习经历出发,分析本人在实习阶段的心理变化。然后在带教老师和自己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岗前培训和临床指导后,加强自我情绪调节,能够让实习生更加积极、自信的面对实习工作,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疗工作人员。

关键词:临床医学生;实习阶段;心理变化

前言:实习阶段是课堂学习与临床工作实践的重要衔接,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操作技能。笔者作为一名临床医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实习之后,对于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而在实习过程中,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具体包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医患沟通等问题,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应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心态的调整。笔者根据自身的实习经历和心路历程,总结了有关实习阶段心态调整的方法和对策,现报告如下。

1实习阶段的心理变化

1.1兴奋

初次参与临床实习工作时,笔者感到十分兴奋,对于临床医疗工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处于新的环境中,面对新的角色定位,会产生一定的新鲜感,同时对于参与临床医疗工作的心情较为急切,渴望尽快的走入工作岗位中,并自信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人员。

1.2紧张

笔者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实习工作后,才真正熟悉和适应医院环境。在接触到临床工作后,才真正认识到自身在理论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在实际临床医疗服务中,操作不够熟练。面对严格的要求,在医疗操作中,容易产生紧张的心理,担心出现失误与差错。与此同时,部分患者对于实习生缺乏一定的信任,导致自信心受到打击,容易产生紧张的心理[1]。

1.3焦虑、不安

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临床操作中出现失误与差错,会受到带教教师的批评和患者的指责。面对各类突发事件,笔者往往会感到不知所措,难以有效应对,并留下“心理阴影”。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感到焦虑不安,进而影响其情绪状态。

1.4缺乏积极性

在熟悉和适应临床医疗环境后,笔者初来时的兴奋与好奇逐渐消耗殆尽。临床医疗服务是一项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意外和突发事件较多,工作难度较大。与此同时,临床医疗环境氛围紧张、枯燥,对于参与临床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也随之降低,尤其是在实习的后期阶段。

2.临床医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心理调节对策

2.1岗前教育

笔者在实习期间,得到了带教老师悉心指导的过程中,同时也感受到了带教老师对我关心和照顾,在心理调节方面,老师给予了许多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岗前教育工作中,带教老师详细介绍了医院、科室、病房的实际情况,强调说明了医院的相关制度。在入科实习后,在带教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笔者很快熟悉工作环境,并详细掌握了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在进入实习岗位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2.2临床指导

笔者在接受临床指导的过程中,带教老师要求我尽快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在认真学习带教老师的操作演示之后,逐渐掌握了基本的操作规程,在经过反复的练习后,能够娴熟的进行操作。在带教老师的鼓励下,笔者真正参与到临床工作中,认真、规范实施医疗操作,并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肯定。带教老师着重强调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并在沟通技巧方面进行的指导。在实习工作中,教师为笔者提供了许多与患者近距离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和诊疗需求,逐渐获得了患者的信任与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笔者在实习阶段的自信心[2]。

2.3自我情绪调节

在实习阶段的临床工作中,笔者对于个人的心路历程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失误和差错问题上总结经验,从中认识到自我情绪调节的重要性。首先,在进入实习岗位之前,需要对相关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职责,在心理层面做好充分的准备。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强化临床操作技能的锻炼,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进。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能够更加自信的面对工作,能够减少紧张、焦虑的情绪。在实习阶段,还需要加强对心理素质的锻炼,了解危、急重症患者的特点,掌握相关急救方法。一旦发生意外风险事件,能够冷静对待,迅速反应,及时予以处理。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氛围中,同时面对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实习生应该寻找有效的情绪宣泄途径。在工作之余,能够选择积极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从中释放压力,排解其负面情绪,能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实习以及未来的医疗岗位工作。

另外,为了长期、持续的保持工作的积极性,笔者通过多种方式、途径进行学习。主动与带教老师进行沟通,询问经验丰富医护人员的工作经验。同时与其他实习生进行交流,分享实习期间的体验与心得,同时还可以彼此鼓励和支持,对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3.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工作中,面对着学习、就业、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同时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容易引起心理变化,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的情绪。为了提高实习效果,需要排除负面情绪的干扰,减少心理波动,需要做好心理调节工作。该过程中,既需要在带教教师的帮助,更应该依靠自身的努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笔者在实习期间,按照带教教师的指导,通过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锻炼,克服紧张胆怯心理,纠正心理偏差,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积极性,为正式走向临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寅初.临床实习压力对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01):16-18.

[2]张正轩,李帅,翟文婷,等.临床实习压力对D型人格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06):974-978.

论文作者:梁轩宁,辛利娜,王一博,武佳乐,刘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6月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临床医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心理变化研究与对策论文_梁轩宁,辛利娜,王一博,武佳乐,刘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