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监狱定位初探(二)--21世纪中国监狱定位研讨会纪要_监狱企业论文

新世纪中国监狱定位初探(二)--21世纪中国监狱定位研讨会纪要_监狱企业论文

新世纪中国监狱定位问题初探(之二)——“21世纪中国监狱定位问题研讨会”实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监狱论文,新世纪论文,之二论文,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这一问题或课题的构思

当我们在研究21世纪中国监狱的定位问题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考察,这些因素是21世纪中国监狱的定位的决定和影响因素,并且要弄清楚哪些是影响因素,哪些是决定因素;哪些是积极因素,哪些是消极因素。对它们,我的观点是:

(一)总体而言,监狱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它的发展和定位取决于很多方面的情况,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我们的态度必须是积极的,同时也必须是科学的。

(二)从纵向上讲,下世纪中国监狱的定位,不可避免地要受中国社会,特别是监狱历史传统的影响。我们无法割断任何事物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和延续性,监狱也是一样。这些历史因素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应当结合吸收,具有消极意义的需要克服和排除,相比之下后者更为艰难。关于这一点,我特别想强调的是,新中国监狱发展的短暂历史的影响,包括积极的推动和消极的阻碍。短短的50年凝结了中国现代监狱发展的内涵,蕴涵了当代中国监狱命运的许多内在规定性。如果把下世纪监狱的定位问题,也看成是监狱的改革和发展问题,那么新中国50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实的监狱状况,正是这种改革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三)从横向上讲,中国监狱的世纪定位,既要同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统一、协调,又要充分借鉴适合国情、能够为我所用的外国监狱建设的先进经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法制特别是刑事立法和司法体系的状况,对中国监狱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四)从影响理物因素的作用层次看,有外部和内部的。我认为监狱的发展,只能从监狱自身的内部去寻求它的归宿。由于监狱制度和体制实际上取决于社会,因此事实上成为既定因素,那么监狱的人就应当是监狱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现在的最关键的问题,至少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监狱的人力,监狱的“综合人力”。尽管我们已经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我们的监狱人力、人力资源实在是离我们的目标相距甚远,这种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监狱本身,但问题是,你是否把人才问题作为战略发展去思考、去决策、去行动了。我认为,没有!至少不完全是。

二、问题思考的方法或方向

在明确了上述基础性问题之后,我认为对中国监狱下世纪的定位问题,可以沿着纵横两条思路进行思考,并且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适度交叉。

(一)横向的思路

把中国监狱下世纪的发展分析为几项战略性的指导,每一项战略都是对监狱工作的工作的总体要求,同时也是对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横向的思路相对而言,需要更多地注意决定和影响监狱发展的有关横向因素的借鉴和结合。比较具体的反映是,监狱的定位必须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水平相适应,同时,应当符合监狱进步发展的普遍趋势。

(二)纵向的思路

这是一条沿着监狱自身发展要素的线索,对构成监狱定位的相关要素,主要是内在要素,依由宏观而微观、由历史到现实、由远而近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规划。比如:从监狱历史纵向发展的规律性和方向性到新中国监狱的发展路程和现实的监狱状况;从宏观的监狱制度、管理体制到具体的监狱模式和行刑手段;从宏观的法制建设到具体的依法治监、依法行刑;从宏观的罪犯权益保障、人权保护,到具体的行刑制度;从宏观的监狱布局到具体的监狱建筑;等等。

(三)纵横的交错与统一

实际上,中国监狱定位的勾划,必然以横向的思路为指导,而以纵向的内容为实核。二是必然是交错与统一的。

三、关于21世纪中国监狱定位的几点具体思考

(一)横向的思考

从横向上讲,我认为思考中国监狱21世纪的定位有这样几条线索可供思考:

一是对监狱价值观念变革的战略研究,这与监狱定位的指导思想直接相关。

二是对依法治监、行刑法治的战略研究。

三是对现代化文明监狱的战略研究。

四是对行刑社会化战略研究(包括监狱布局、规模、行刑模式等)。

五是对罪犯权益保障的战略研究。

六是对监狱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即着重优化监狱人力资源的战略研究。

七是对监狱职能纯化的战略研究。

(二)纵向的思考

1.中国监狱发展历史的经验丰富与积累,特别是新中国监狱发展路程的影响;

2.监狱迈向21世纪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定位;

3.中国监狱21世纪发展的现实基础;

4.21世纪中国监狱的职能及运行机制;

5.中国监狱发展的法治建构;

6.中国监狱发展的实践模式。此外,监狱的纵向发展也可以时间阶段为线索定位。这种模式最终会通过实际的规划及计划反映出来,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其中比较困难的问题在于对一些变量的把握。

(三)纵横的结合与统一

在实践的思考中,二者的内容必然是交叉的,同时又是统一的、一体的。

翟中东(中央司法警官教育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21世纪中国监狱的定位问题,首先要解决怎么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前瞻性。发展问题要先行解决。发展问题我想仅仅是主观预测,这是不够的,监狱毕竟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监狱的发展是依赖于社会的,社会怎么发展必然影响到整个监狱的发展。在21世纪,大家一般预测中国社会有这么几个变化:一个是中国社会正在搞的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现在也没有进行,这是一个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另一个趋势就是知识经济对中国将来的影响,肯定要影响到监狱,有的专家预测知识经济在中国现在最初露端倪阶段,它要真正发展起来是在50年以后,进入这个阶段对中国的监狱有什么影响呢?这个问题值得考虑,另外中国在这个世纪因为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大量人口增长,以至于到这个世纪的后半期,也就是70年代8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实行控制人口政策,使现在中国社会中出现独生子现象,中国家庭结构发生一些变化,这种社会结构也要影响中国的行刑,中国下一个世纪的监狱最起码要受到这三方面的影响。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我觉得将来对中国监狱最大的影响就是这个罪犯出狱重归社会的问题,监狱是执行监禁刑机构,罪犯早晚要回社会去,过去在计划经济阶段,我们一般采取传统的就业政策来解决回归社会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会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在就业方面表现的最大特点就是就业平等,优胜劣汰,这两大原则在市场经济下是不可违背的。平等,就是每个人在选择职业时一视同仁,没有特权之说;优胜劣汰是符合单位的要求单位就要,否则单位就不要。那么,罪犯出去后怎么办?这在21世纪更成问题。以前监狱一些同志设想成立什么机构,然后安排罪犯就业,这和市场经济原则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计划经济可以这样,市场经济绝对不可能。这样来讲我们监狱怎样使罪犯回归社会?就业竞争不仅是技能的问题,甚至上升到情商的竞争。还有一个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到21世纪这个问题恐怕会更突出。监狱改造出来的罪犯,和这个要求有个悖论,经过多年的关押,罪犯的心理和社会上有差距,这是罪犯社会化不够,由监狱监禁造成的。这个问题如果处理好,一是罪犯会改造好,二是会降低社会危险性。否则,罪犯出狱后,重新犯罪的可能性会更大。我想,前瞻21世纪,解决的办法是行刑社会化。这是市场经济对中国监狱的第一个影响。

第二个是知识经济对中国监狱的影响。现在知识经济争论比较大,不管怎样,在21世纪中国肯定要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是,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站住脚,必须不断的学习。普通教育是必须的,基础教育后还需不断教育,这就是终身教育、继续教育。这是知识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必然要求,对监狱的要求是罪犯要不要再接受教育。明摆的是,知识经济要求社会每个人都要接受教育,罪犯也不例外,否则罪犯就会被社会所不容,会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他没有技能,也没有健康的心理,到社会上择业会很难,更不用说找到好工作。继续教育,监狱能不能搞,若搞的话,投入太大。21世纪的继续教育,应该由监狱和社会一起搞,共同提高罪犯的知识水平。需要监狱教育社会化,具体怎么搞,我们以后再研究。

第三个是中国特色的人口政策对中国监狱的影响。现在监狱的独身子女,和以前的罪犯不一样,以前的罪犯即使你怎样打他、骂他,都不在乎;但独身子女的罪犯,说重点儿他们都会哭,闹情绪。这样的罪犯会越来越多,对监狱压力很大。罪犯的亲属亲情的压力,亲属对罪犯、监狱的关注程度提高,监狱在行刑过程中,受到家属亲情的压力,可能会人道化,而且家属希望我们行刑人道化,这样可能会引起监狱行刑的具体变化,这样就会导致行刑社会化。也就是被判监禁20年不能就关20年,罪犯被关20年从社会和经济效益来讲,可能会很差。受到这些方面的影响,因此,行刑社会化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这不是主观臆断,而是来源于各个方面的要求。以上三方面的要求,要影响到中国监狱的发展。中国监狱行刑社会化,中国监狱一直做了好多方面的工作,如会见通信制度、离监探亲制度。在教育方面,基于继续教育的要求,允许罪犯参加社会上的教育,允许社会到监狱办学;提高劳动技能,组织劳动教训;管理上设置开发式监狱、夜间监狱,就是白天在社会,晚上回监狱等制度。我就谈到这里。

李豫黔(司法部监狱局刑罚执行处处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研究生):今天来,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犯罪与改造研究》编辑部的提议很好,站在世纪之交这么一个时刻,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出这个题目,大家聚在一块,有所研究,共同探讨。我想也谈谈个人的看法,也是供批判。

我有一个观点,觉得实践部门和教育科研部门奉献应该更多一点,我们这方面还少,确实少。由预防犯罪研究所牵这个头还是很好的一种形式,以后这个形式我希望更多一点。现在实践部门确实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不管在宏观,还是具体操作方面、政策法律上都遇到一些问题。但由于行政部门时间的问题,经济的问题,侧重点问题,现在不可能去考虑这些问题,但现实中,又摆着这些问题,怎么办?所以在行政决策时,我对监狱定位考虑的不是很成熟,我要说这几年推行的改革措施,包括现代化文明监狱、心理矫治、监企分开、规范化管理等,这几年改革的想法一直没断,改革的措施不断在推,但我感到所有这些改革措施都没有经过认真地反复论证,从实践上考察,往往推下去,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只有规范化管理效果很大,从规范的角度,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至于其他改革,我想有一些问题,尤其是经济改革,难度最大,众多因素制约。不管是理论工作还是实践工作也在不断探讨这个问题,但认识还是不一样的。谈这个问题,我也没怎么准备,根据大家的意见,讲几个观点。这个题目挺大,21世纪中国监狱定位问题研讨,谈定位,我有不同的看法,设想21世纪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基本模式。预测21世纪难度太大,虽然现在站在20世纪的顶峰,要符合21世纪的走向和时空,预测今后一二十年,下个世纪的初叶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预测的目的是解决现实问题,现实的问题根本是哪些。我个人考虑这个预测应当把握三个前提:一个从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中国监狱50年发展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预测,当然,同时要兼顾考虑整个世界行刑发展的趋势这个前提来预测,尤其这次宪法又进一步明确确定中国国情,这是研究问题的前提,要展开;第二个前提是始终坚持解决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话虽然长期讲,但它是很实在的话,不管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教育科研部门都共同遵循这么个观点,认识容易更加趋同;第三个前提是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这个客观要求的一些基本方法,就是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是不是把握这三个前提,预测今后观点是不是更加容易形成一致。

刚才大家谈发展走向,我更想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共同前提是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考虑,市场经济大背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这么个大背景下来探讨中国监狱发展走向。中国监狱发展是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指导下实行全面和系统的法治化,这是第一方面,我分析这是一项很大的工作,不管是行政探讨也好,教学部门探讨的教育方法也好,是一个思路吧,包括法制观念的确立,法律思想价值的定位,以及完善整个监狱法的法规、制度体系,监狱整个执法水平,就是监管人员的执法观念牢固地树立起来,包括各个环节,根本的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狱自有机制,法制的自有机制,科学的运行机制来保证整个监狱工作的运行始终在法制轨道上前进、发展。第二方面是监狱工作的社会化意识的增强。监狱工作应该在观念上打破自我封闭。我认为社会化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行刑的社会化问题。这里有一个观点,我觉得犯罪问题的本质是社会问题。二是教育改革,尤其是教育改造,教育改造罪犯这一块更需要社会的关注、社会的支援、社会的帮教和社会的监督。三是监狱行刑的经济化。行刑经济化就是行刑方式的改革,改革不讲经济成本的单一的行刑模式。监狱行刑社会化再一个是监狱本身的对外宣传工作,如果能加大宣传力度,打破这种封闭神秘主义,展示良好形象,使社会更加关注矫正事业,自身的理论工作,实际工作要做理严一点,不出问题。在这方面,部里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是不够,西方国家做得比较好。上次我们去韩国,韩国总统每年请全国监狱长吃顿饭。这个形式,实际上开明监狱本身的地位。整个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监狱的矫治工作。但是,现在社会只重视打,见一个犯罪打击一个,教育改造确实抓得不够。我们内部也是重管轻教,具体宣传也跟不上,往往引起外界对我们监狱工作的误解。每一天的世界监狱大会我们都参加,每个国家,包括西方发达国家,都来人谈他们的监狱问题。上次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也参加会议,发言谈了美国监狱的情况,宣传美国的监狱如何如何。对于宣传工作,西方国家都视为重点。在一二十年我国也应加强对外宣传,消除别国对我们监狱的误解。第三个方面是监狱管理,它的专业化,现在监狱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实行专家治监,提高监狱警察的素质。过去监狱干警都是“万金油”,管教干部和生产人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我认为监狱管理应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现在监狱在管理方面有许多过高的要求,比如一年不能逃跑多少罪犯,不能发生多少事故,我认为不太合理。第四方面是监狱管理现代化,即指导思想、治监观念、管理方法、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现代化。达到符合国际行刑发展趋势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监狱制度的目标。在这方面,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理论和实际部门都在搞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第五方面就是在生产这一块,适合监狱特点的生产。我们不赞成搞大生产、高科技,投入多么多钱,结果没有效益。许多项目没有经过论证,经过论证的也不正确,国家对这方面的投入比保皇粮要多的多;监狱生产向何处去,监狱生产的产业政策怎么制定,是个大问题,应该服从教育、改造的大局,而且要服从国家经济大局。正如前面所说,如果监狱生产搞好了,则对社会上的企业造成冲击,因为社会上有许多闲散人员,就业压力大了;如果搞不好,不仅浪费大量的人才、物力、财力,而且影响监狱的教育、改造,所以要谨慎从事。第六方面就是21世纪监狱需要更多的教育型人才。不仅要有法律、执法方面的知识,而且我更倾向于人才结构的合理,具备专业化的知识,胜任21世纪中国监狱的教育工作。

最后,我想今后我国监狱工作改革的方向及重点是:第一,研究规划体制,理顺内外关系,为监狱工作的大发展,惩罚与改造职能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有力的保证。第二,坚定推行监企社适度分离,具体形式多样化。转移社会职能,分离经济职能,保障劳动改造职能,国家财政投资保障有力,形成适合监狱特点的产业政策和多形式的劳动方式。第三是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21世纪中国监狱安全稳定的钢铁防线。一要强化干警安全观念,增强稳定意识;二是指挥有力,警令畅通;三要干警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四是完善监管配套法律制度;五是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充实基层警力”六是监狱各项业务工作的紧密配合,协调一致,督查有力;七是狱政设施、警戒装备先进优良,保障有力;八是监狱布局合理、建筑科学、构造规范、安全文明。第四,强化监狱功能,强化惩罚与改造罪犯职能,努力完成21世纪中国监狱的任务。坚持、总结、完善、提高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全面扎实地推动21世纪中国监狱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如果到21世纪还要谈干警工资等问题,岂不成了笑话。所以我想这些建议要实际运作,不要成为空谈。比如江苏省的监狱发展规划就不错,但不具体实施,就不会有实际意义。

任启才(北京市监狱局局长助理、研究室主任):21世纪的中国监狱定位问题,我理解就是21世纪中国监狱应该是个什么样,或者说是给21世纪中国监狱描画一幅理想的蓝图。刚才几位教授、学者从理论角度谈了很多,听了以后很受教育。作为一名首都监狱部门的实际工作者,从实践的角度,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我赞成刚才几位讲的目前中国监狱不太像监狱的观点。监狱作为国家机器,其职能是执行刑罚,改造罪犯。但当前中国监狱由于历史原因,不得不从事管理一些与刑罚执行,改造罪犯无关的工人。比如办社会,牵扯和花去了监狱部门特别是监狱长的很大精力,使得监狱长们根本不可能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地履行监狱职能。1997年北京一个监狱曾经有个统计,这个监狱全年党委会和监狱长办公会只有1/3 的会议是研究与监狱管理有关的内容,其余2/3的会议内容是研究讨论刑罚执行、 改造罪犯之外的经济问题、小社会管理问题以及因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老干部上访问题。所以,在1993年北京市政府在监狱局现场办公会议上提出,监狱的根本出路是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解决自办“小社会”问题。监狱局党委也提出了要恢复监狱作为国家机器本来面目的口号。因此,21世纪的中国监狱首先应该恢复监狱的本来面目,是监狱象个监狱,一切与刑罚执行、改造罪犯没有直接关系的统统改革掉。应该由政府办的,如小社会管理问题、企业问题以及离退休人员的管理问题等等,统统由政府去办。而监狱的经费问题、狱政设施的投入问题等等,一切该国家承担起来。现在经费保障虽然监狱法有了原则规定,但离真正落实到位还有很大距离。去年我们去南方考察,有的省对监狱仍然实行过去延续了几十年的差额补贴的财务管理办法。尽管这个省经济十分发达,监狱生产也搞的十分红火,用监狱生产收入完全可以保证监狱运转所需,但问题是这样做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潮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趋势是否一致。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就要求国家机关乃至作为国家机器的军队,政法机关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去年中央如此坚决果断地对军队、武警和政法机关的经商活动进行了清理,就是这一趋势的必然要求。对监狱部门虽然留了一个口子,但我认为并不表明监狱机关可以游离于这一趋势之外。之所以留下这个口子,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国家财务所限,对监狱所需难以保障;二是国家对监狱的定位问题仍然没有搞清楚。这是两个不同层面不同范畴的问题,但导致这两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却是同一的,这就是监狱生产对人们所造成的思想和认识的困惑。这就是我要谈的第二个问题,监狱生产或劳动手段的问题。

劳动改造是我国监狱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中国监狱的特色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罪犯劳动改造手段的生产如何搞值得认真研究。这也是21世纪中国监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监狱生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经辉煌一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监狱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尽管各地情况有所不同,有的省市由于市场相对发达,情况稍好一些,但无论生产形势如何,监狱生产也存在一个定位问题,是作为改造手段还是作为监狱生存发展的手段。1993年初我们曾经专门论述监狱生产不能进入市场竞争的问题,因此提出了改革经费管理体制的意见。但劳动作为罪犯改造的重要手段,又不能没有,那么怎么办呢?我们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参照我国香港以及一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等对监狱生产的管理办法,结合北京的实际,提出了监狱生产由政府控制,实行计划管理,以政府采购的形式,生产政府机关办公有品、致式服装、市政标识等等。而生产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即国家保证监狱所需经费,生产收入上缴国家。这样做的好处是监狱生产不进入市场,避免了监狱机关为产品寻找销路而花费过多的精力,把心思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用在执行刑罚、改造罪犯上,同时也避免了干警从事经营活动而出现的腐败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和发挥劳动作为改造手段的作用。这一意见尽管得到了上下比较一致的肯定,但由于利益所在,落实的难度也很大。

总之,21世纪的中国监狱,只有彻底的把与执行刑罚,改造罪犯无关的不应该由监狱办的事统统交由社会有关部门去办,监狱机关不再因执行刑罚,改造罪犯之外的事分心;劳动真正变成了改造罪犯的手段,监狱工作才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郭建安:大家说了很多,说得很好,我也说几句。这个题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题目,这个题目不是我们拍脑袋瓜想出来的,在下面走的时候,好多监狱长提出来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下一步怎么办的问题,谁都说不清楚,国家社会的其他方面都在捋这个思路,都在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各种战略。我就想弄一个监狱发展战略问题,我跟狄小华、王平、张绍彦都说过,后来高文他们提出杂志高定位问题,监狱战略是不是应当是国家官方的,搞点定位什么的。我说,行啊,搞吧,这个题就是这么来的,大家感觉到这是非常急需的事。怎么个弄法,今天是开个头,下一步,大家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再进一步讨论。我觉得通过今天这个讨论,还是受益不小的,几个问题越来越明确,首先就是研究这个定位的依据在哪?起码有三个依据,第一个就是法律依据,从咱们整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里对监狱的制约是不少的,从宪法里关于最基本的公民的权利义务的规定,是适用于罪犯的,到刑法、刑诉法,到民法,到最直接的监狱法,把法律体系里对监狱的制约搞清楚,实际上监狱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就定起来了。要运行一个合法的监狱机构的话,我觉得搞这个定位不能脱离法律。我们老讲监狱是个小社会,往往是讲监狱问题的时候是个小社会,涉及到这方面、那方面的问题。没有考虑到监狱确实是个小社会,我们国家各个部门法对它都有制约,对这方面我们缺乏研究。还有一个依据恐怕是中国国情,国情,大家一再强调,第一个就是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着监狱的走向,也决定着监狱的位置,比如说,在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体制下,不可能让罪犯坐吃闲饭。在整个国家还不太富裕,还有八千万贫困人口的情况下,不可能给他们搞一个超人道待遇。所以,总体来说,中国国情要考虑。另外还要考虑国际上的一些发展趋向。国际上的发展趋向,大家刚才言谈中都涉及到了。对一般政府部门的要求,现在国际上提到有四点:第一是透明;第二是公正;第三是负责;第四是高效。这是对所有政府部门的要求,对监狱来说,我原来写过一点东西,是讲行刑的历史发展的一个走向,一个趋势。第一个趋势是行刑从无定制到行刑标准化,开始是很随意的,到现在是越来越标准化,立法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细,将来这个恐怕在人的素质不太高的情况下,是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制约。还有一个趋势是从行刑的简单化到行刑的科学化。狱卒是一个最低下的社会职位了,在监狱里,看罪犯是一个最简单最简单的劳动,我们这么多年以来,监狱官员的素质老上不去,我觉得这种观念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现在尽管我们官方如何强调监狱干警的素质多么多么的重要,实际上有绝大部分干警所干的职能还仅仅限于看罪犯,看成非常非常简单的劳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监狱干警的素质是上不去的。但从其他国家情况来看,确实是有一个从简单化劳动到科学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国际上的历史的走向。还有一个趋势大家也提到很多,就是从监狱的行刑的封闭化到行刑的社会化,行刑的封闭化完全是原来的那种道义观念的一个产物,就是要把他封闭起来,就是要他失去自由,就是要给他制造痛苦。后来教育刑出来之后,就让他适应社会。与社会隔离得越厉害,他将来适应起社会来越困难。所以是在这么一个背景下产生的。所以我觉得这三个趋向,恐怕咱们在搞定位的时候要考虑,就是从依据上来说,这三个依据要考虑。到有些具体的问题,要涉及的,第一个是要研究定位,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监狱价值取向,也就是监狱到底是要干什么?监狱主要的目的是干什么?不是说咱们一般性地搞社会稳定。我觉得有几个不能不考虑,第一个就是预防犯罪,维护稳定;第二个是实现社会公正。行刑是把法院宣告的刑罚兑现的过程,通过兑现来实现社会公正。还有一个就是保障人权,促进一部分公民的再社会化问题,就是对罪犯。实际上,监狱行刑过程中对他们是一个再社会化过程。再社会化的目的是让他们出来之后重新适应社会。我这次到阿根廷,他们司法部下面有一个司叫做刑事政策和罪犯社会再适应司,任务就是做一些相当于我们刑满释放之后的一些安置帮教工作。实际上还是要保证他回归社会,促使他在人格上全面发展,能够作业一个原来讲有用之材,后来讲合格公民,起码说他能够自食其力下去。这就是说价值取向,但现在咱们就缺乏明确的提这个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很不明确。再一个问题大家提的比较多的就是劳动问题。我觉得如果说搞定位,起码定到哪,使监狱劳动也就是罪犯劳动,真正能够成为改造罪犯的手段,发挥它们改造罪犯的功能。跟这个有关的问题完全就可以一言以蔽之了。你从立法上来说,说得很明确,是改造罪犯的手段,但是到实际当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就全都来了。再一个问题就是监狱官员的专业化问题。 公安干警140万,出不了警力,问题在哪?只有30%多的人是大专生,另外好多都是初中生的水平,高中生的水平,更严重一点说,大本生只有百分之几,到不了10%,也就是百分之七八,就靠这么一个警力同犯罪分子做斗争,是很可怜的。尤其是有好多大专生都是非正规的大专生,真正受过正规教育的,正规训练的,就是高等教育的,很少很少,恐怕我们监狱干警里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靠这么一个队伍来把中国监狱位置向上提一步,监管水平、改造水平再提高一步,确实很困难,这中间涉及的实际问题也太多,不是罪犯坐吃闲饭,我们的干警因人设事坐吃闲饭的现象到了省一级机关包括监狱一些机关,相当相当的常见。这个局面不改革,监狱要有发展也很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狱制建设和管理上,就是发展上,应该更符合人道、文明和科学的原则,不仅仅要考虑到只是有利于我们的管理,同时要考虑到方便罪犯,因为监狱本身是为罪犯服务的。从教育上来说,要扭转一个问题是逐渐由形式走向注重实质,实际上,追求实质效果,追求对罪犯发展,罪犯未来刑满就业的实际效果,我觉得很差。怎样从流于形式,走向更加注重实质,从教育上,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再就是监狱的运行,考虑到依法、高效也是一个问题。监狱不管是在经济管理上,还是刚才大家提的人才的利用上,还是在罪犯劳动力的使用上,效率考虑的确实是很少的。所以,我觉得如果要考虑定位,不能脱离现实的一些问题,解决了现实的一些问题,定位才能实现。我觉得这些问题还需要大家认真考虑考虑,下一步希望大家就实质性的问题再发表一些具体的、实质性的、更进一步的、深入的探讨性的观点。再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咱们搞定位研究,给研究本身要搞定位,要定准,确实不是一个官方的东西,完全是民间的、自发的探讨一些问题。我就说这么多,感谢各位。

高文:我最后说几名。各位说得很好。21世纪中国监狱定位问题,作为一种探讨,不一定要求有结果作为一种思路,我们刊物想把它延续下去。我们会在刊物上刊登这次研讨会的内容,我们也将开辟一个栏来发表读者的看法。这个问题,不是一篇文章和一次会议就能说清楚的,欢迎各位赐稿。

标签:;  ;  ;  ;  

新世纪中国监狱定位初探(二)--21世纪中国监狱定位研讨会纪要_监狱企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