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期间我国粮食供求变化与平衡分析_增长速度论文

“八五”期间我国粮食供求变化与平衡分析_增长速度论文

中国“八五”期间粮食供需变化及平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需论文,中国论文,粮食论文,八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八五”期间粮食供给变动分析

1.生产总量迈上新台阶,但增长速度放慢

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处于一种缓慢增长时期。1991年产量为43529万吨,比上年下降2.45%;1993年45644万吨,比1991年增长4.86%;1995年产量达46662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91年增长7.2%。整个“八五”期间粮食的平均产量为44922万吨,年均增长速度为1.4%。“七五”时期粮食的平均产量为4088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9%。粮食总产量“八五”时期比“七五”时期提高了9.9%,但年均增长率却下降了26%。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达4.5亿吨左右的水平,但增长难度已越来越大,增长速度在逐渐放慢。

2.区域生产呈现新的格局

南方粮食增长减缓,北方粮食增长加快。从种植面积来看,南方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幅度较大,北方生产面积变化不大,全国粮食种植面积下降主要在南方。在“八五”期间,南方减少的粮食面积占全国减少面积的86.4%;北方占13.6%。从粮食产量来看,南方粮食产量增长速度放慢,北方粮食产量增长速度加大。1991~1995年,全国粮食年均增长率为1.4%,南方地区只有1.1%;北方地区年均增长率为1.8%,比全国增长速度高0.4个百分点,比南方增长速度高0.7个百分点。从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份额来看,南方比重在不断下降,北方比重不断上升,南北方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的差距逐步缩小,粮食生产重心有逐渐向北移动迹象。在“六五”期间,南方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为60%,北方为40%;“七五”时期南方为58%,北方为42%;“八五”期间南方比重进一步下降到54%,北方则进一步上升为46%。

东部粮食增长持续下滑,西部基本稳定,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增长的支柱。1991~1994年,东部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继续下降,只有到1995年才有所回升,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处于停滞增长状态,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则在波动中稳步增长。1991~1995年,东部地区粮食面积减少占同期全国粮食面积减少的60%,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仅为0.6%;西部地区的面积及产量变化很小,基本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而中部地区在“八五”时期的粮食产量增长了12.3%,年增长率为2.4%,粮食净增加量占同期全国粮食平均净增加量的82%。

3.粮食品种结构发生变化

水稻生产明显下滑。90年代以来,水稻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产量,都出现明显滑坡。水稻面积的大幅度下降是导致“八五”时期粮食总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八五”时期,水稻平均播种面积比“七五”减少了1252千公顷,而全部粮食平均播种面积仅减少1202千公顷。随着其面积的下降,相应的水稻产量对整个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大为下降。“八五”时期水稻平均产量为18178万吨,仅比“七五”时期增加了474万吨,占同期全国产量增加量的11.8%,而“七五”时期这个比例为33.5%。

小麦生产在波动中缓慢增长。1991~1993年,小麦种植面积小幅度下降,而产量却出现较大幅度增长。1991年的种植面积为30948千公顷,1993年为30355千公顷,减少了2.3%;小麦产量却由9595万吨,增加到10639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94~1995年播种面积下降幅度较大,产量则基本稳定。整个“八五”时期小麦生产水平明显高于“七五”时期,平均种植面积为29897千公顷,比“七五”时期增长1.1%;产量为10109万吨,比“七五”时期增长11.8%。

玉米越过小麦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成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产品。“八五”期间,玉米是面积和产量都同步增长的唯一粮食作物。其面积由1991年的21574千公顷增长到1995年的22776千公顷,增长了5.6%;产量由9877万吨,增加到11199万吨,增长了13.4%。随着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提高,其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明显增加,已成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在“七五”时期,玉米平均种植面积占全部粮食作物面积的比重为18%,产量比重为20%;到“八五”时期,玉米面积比重提高到19.4%,产量比重提高到22.6%。1995年的玉米产量达11199万吨,在粮食总产中的比重为24%,超过小麦22%的水平。

二、“八五”时期粮食消费需求分析

1.粮食需求总量变化

1991~1995年,社会粮食需求量由42829.7万吨增至46400万吨,增长了8.34%,年均增长率为2.2%。而同期粮食产量由43529万吨增至46662万吨,仅增长7.2%,年均增长率只有1.8%,低于粮食需求增长速度。尤其在1991~1994年,粮食产量增长极为缓慢,年均增长率只有0.75%,而连续几年的粮食净出口,使社会粮食供给总量年均增长率仅为0.17%,远远低于同期的粮食消费需求增长,导致这几年粮食供给紧张,价格上涨。只有到1995年,粮食产量和进口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才使粮食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在粮食的消费需求增长中,口粮的消费增长极为缓慢,口粮消费量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到60%左右。但与口粮消费增长情况相反,粮食的间接消费却大幅度增加,尤其是饲料粮消费量的迅猛增长是推动“八五”期间粮食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1990年饲料粮消费需求量为7688万吨,占当年粮食消费总量的18.6%,到1995年饲料粮消费需求量达12340万吨,比1990年增长了60.5%。此外,工业用粮增长幅度也比较大,5年时间基本上翻了一番。

2.主要粮食品种消费需求变化

稻谷、小麦和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消费品种,三种粮食消费量约占粮食总消费量的85%以上。因此,这三种粮食消费需求变动趋势基本上能反映我国粮食总量需求变动情况。1991~1995年社会粮食需求总量增长了8.34%,年均增长2.02%。同期,稻谷、小麦、玉米的需求量增长了9.73%,年均增长2.35%。可见社会粮食需求量的增长主要是由这三种粮食引起的。其中稻谷和小麦主要作为口粮消费,由于总的口粮消费量增长幅度不大,因而稻谷和小麦也以小幅度增长。1991年~1995年,稻谷需求增长了2.5%,年均增长率仅为0.64%;小麦消费需求增长了6.29%,年均增长率为1.54%。玉米的情况则和稻谷、小麦完全不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1年需求量为9128万吨,到1995年增长到11699万吨,增长了28.17%,年均增长率达6.4%。1991~1995年玉米消费需求量增长了2571万吨,占社会粮食消费需求增长量的72%。可见在“八五”期间玉米的消费需求增长直接推动了粮食总消费需求量的增长。

三、“八五”时期粮食供需平衡分析

1.总量供需平衡分析

“八五”期间,我国粮食的供需平衡局面是在一种短缺状况下紧平衡运行。尤其是“八五”后期,粮食短缺现象更为突出,价格不断上涨,是推动近几年来畜产品及其它副食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七五”期间,我国粮食当年生产量基本上能满足消费量需求,并有相当部分剩余,加上粮食的净进口调节,使粮食剩余量不断增加。但是“八五”时期以来的情况却绝然不同。除个别年份外,大部分年份当年产量基本上不能完全满足当年需求量,粮食的剩余量逐年减少,1994、1995年更是出现较为严重的短缺。1991年,由于粮食产量比上年减少1095万吨,而需求量却增加1500万吨,这样,国内粮食节余量骤然下降到46万吨,比上年下降了98.5%。1993年的粮食大丰收,情况有所好转,当年节余量增至1122万吨。但1994年粮食产量的又一次下降,使当年国内粮食缺口达1017万吨,是8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年。1995年虽说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但仍有438万吨的缺口。1991~1995年,国内粮食总剩余量只有424万吨,平均每年仅有85万吨,比“七五”时期下降了91.7%。

2.不同品种供需平衡分析

总的来说,稻谷由供给有余到供应趋紧;小麦供给不足局面有所缓解,但仍有一定缺口;玉米由大量剩余到略显紧张。

稻谷:90年代以来,水稻产量大幅下降而需求量则稳定缓慢上升,每年消费增长量在450万吨左右,一增一减,使稻谷由供给有余转而成为产不抵消。为了缓解供求矛盾,国家不得不用库存来弥补市场缺口。1992年大米库存量比1990年下降44%,1994年库存量还在进一步下降。1995年国家采取强有力的行政、经济措施,同时破纪录地进口160万吨大米,才使1995年稻谷供需紧张局面得到缓解。

小麦:我国的小麦生产长期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要靠进口来弥补国内缺口。但随着国内生产供给量的增长,小麦自给率有很大提高,进口量及其占生产量的比重逐步下降。在“七五”期间,我国共进口小麦6004万吨,平均每年进口1200万吨,占同期小麦平均生产量的13.4%;1991~1995年,共进口小麦4836万吨,平均每年进口967万吨,占同期平均生产量的比重为9.7%,平均进口量及占生产量的比重分别比“七五”时期下降了19.5%和27.6%。可见“八五”时期我国小麦供求不平衡的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玉米:“八五”时期,虽说玉米产量迈上一个新台阶,但由于出口量的增加,国内玉米可供量增长幅度并不大。“七五”时期,国内玉米平均每年的可供量为7675万吨,“八五”前四年为8942万吨,只比“七五”时期增长16.5%。而国内以玉米为主的饲料粮需求量至少增长了47%以上,比同期国内玉米可供量增长幅度高30个百分点。由于供需出现两种绝然不同的增长局面,使玉米由供给过剩到供给紧张,最后出现一定缺口。1993年底到1994年、1995年玉米及饲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家不得不动用库存来平抑市场价格,但杯水车薪,收效甚微。1994年第四季度到1995年,不得不禁止玉米出口,并进口500万吨来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

3.不同地区的粮食供需平衡分析

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以来,由于南方地区粮食生产发展缓慢,产量增长滞后于需求增长,有些省份更是出现粮食生产萎缩现象,由过去粮食净调出省逐渐成为净调入省;而北方地区粮食生产增长速度高于需求增长速度,由过去的净调入地区转为净调出地区。在“六五”期间,南方各省的粮食产量为22213万吨,需求量为20661万吨,生产量超过需求量1552万吨;“七五”期间产量为23569万吨,需求量为23061万吨,生产量超过需求量508万吨,比“六五”时期的1552万吨下降了67.3%;1991~1994年,产量为24065万吨,需求量上升到25290万吨,供需缺口达1225万吨。与南方形势相反,北方粮食供需状况逐步改善,由过去的供不应求到目前成为重要的粮食调出地区。1978~1980年,北方地区供需平衡率为97%,“六五”期间为102.2%;“七五”期间为106.9%,1991~1994年为112.7%。也就是说,北方地区由1978~1980年的粮食供需不平衡,缺口粮食401万吨,到1991~1994年可净调出粮食2301万吨。

四、粮食供需不平衡的因素分析

1.总产量增长滞后于消费需求增长,是导致供需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八五”期间的大部分年份,粮食产量增长跟不上粮食需求增长的步伐。1991~1995年,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为1.8%,而需求增长速度为2.2%,产量增长明显落后于需求增长。尤其是1991~1994年,粮食产量增长极为缓慢,年均增长率只有0.75%,年均需求增长率为1.56%,比产量增长速度高一倍,使“八五”后期出现明显的粮食短缺现象。

2.品种结构调整跟不上居民消费的变化,使粮食结构性不平衡矛盾更为突出

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粮食消费上,表现为对细粮及优质品种粮食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而生产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从而使粮食结构性短缺比总量短缺现象更为突出。在南方,一方面是优质稻米供给不足,一方面是劣质早籼稻大量积压。广东省在早稻积压的同时,大量进口大米;湖南省市场畅销的粳稻、糯稻仅占稻谷总产量的3%,每年粮食收购总量90%的早籼稻严重积压。在北方,玉米大量积压,而小麦、大米的供给量却相对不足,造成粮食短缺和粮食过剩并存。

3.市场发育不完善,流通渠道不畅,加剧了区域之间粮食不平衡

由于我国粮食生产存在区域性特征,不同地区之间粮食余缺需要由市场来调节。但我国粮食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地区之间地域跨度大,交通运输能力有限,粮食市场常常出现梗阻现象,区域之间粮食余缺调剂难度很大。无论是缺粮还是余粮,各地区实际状况远比全国总量余缺状况严重得多,其中饲料粮的供需不平衡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南方地区畜牧业发展迅速,对饲料粮的需求也快速增长,玉米等主要饲料粮供给严重不足。由于交通运输的阻碍,南方每年不得不用近2000万吨的稻谷喂猪;而北方地区的玉米却大量积压,运不出去,造成严重的南北方玉米供需不平衡局面。

4.粮食进出口贸易的逆向调节,加重了粮食供需不平衡局面

在1992~1994年,三年共净出口粮食1452万吨,尤其是1994年在国内大量缺口粮食的情况下,粮食净出口量仍达426万吨,从而使当年总缺口量达1867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整个“八五”期间,粮食的净出口量只有702万吨,平均每年进口164万吨,比“七五”时期减少了80.4%。这种粮食进出口贸易与国内粮食供给变化的反向变动,对国内粮食供需不平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标签:;  ;  ;  ;  ;  ;  ;  ;  

“八五”期间我国粮食供求变化与平衡分析_增长速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