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效与混凝土和钢筋等有关材料的质量息息相关。各个环节都是依照按标准的比例,设计混合这些原材料来进行的。因此各个种类的原材料的品质可以直接影响工程建筑的效果和安全性。其中,混凝土裂缝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长时间的裂缝会引起诸如基础墙倒塌的危险。因此,合理且科学的控制它是非常有意义的。文章将具体的剖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相应的改善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影响因素;解决方案
引言
混凝土也就是把沙子,石头和其它原料按合适的比例混合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工程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非常常见,而它的质量把控工作的内容也是有一定困难的。混凝土浇筑一定的时间后,就会固化并成型。固化的混凝土将增强水泥的抗压强度和强度,这是建筑施工项目所需的过程。假如在混凝土施工进程中,混合凝结土壤中出现裂缝的就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混凝土施工水平,从而作用于总体的建筑施工项目的稳定能力,特别是在大面积混凝土浇筑项目中。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一般来说,根据混凝土的裂缝程度,裂缝的种类可以划分为两方面,第一种是对整个工程水平影响程度小的表面裂缝,它能够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就比如说分层裂缝会切断建筑架构的一些横截面,从而造成巨大危险,并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第二方面也是最危险的也就是穿孔间隙。顾名思义,穿孔裂纹是切断混凝土结构的整个部分,穿透裂纹是由表面裂纹和深裂纹形成的穿透裂纹,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将受到裂纹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不断加强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以更好的规避各种问题的出现。
1收缩裂缝出现的原因与相关影响因素
完全凝结:搅拌土壤后,会发生更强烈的水合反应,并伴有水合反应的发生。
分子链将逐渐形成,并且诸如小体积和渗色的现象将陆续发生。通常,这种收缩体积的现象称为凝结或收缩。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小时至12小时属于收缩概率最高的时期,是最终凝固前的收缩现象情况比较明显。发生凝结现象后,混凝土仍将处于可塑性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冷凝通常称为塑性收缩。这时候的混凝土凝结,骨料将受到压迫,水泥也将受到一定的拉力。因此,混凝土的凝结不仅会使骨料和水泥的组合不令人满意,而且会引起水泥石的开裂。通常,冷凝物的尺寸占水泥总体积的百分之一。混凝土本身的材料组成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了凝结现象的发生。成型振动条件的差异也可能会导致冷凝问题,一般的塑料混凝与土壤凝结相比,干混混凝土的凝结比小,而硬混凝土材料的凝结率小于液体混凝土混合物的凝结率。在不断减少的水泥和水量中混凝土配合料的冷凝也会在过程中发生一定程度的减少。通常,增加用水量后,毛细孔会增加,这也将引起触发塑性收缩的重要因素。毛细水的张力会在较大范围内降低,但实际上实际耗水量相对较大。实际的塑料收缩率值较高,这会增加塑料破裂的可能性。
2温度裂缝出现的原因与相关影响因素
通常,在温度下降过程中,混凝土中发生的收缩和变形称为温度收缩。这种收缩通常称为冷收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散装混凝土中的裂缝大多数接缝问题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根据这种情况,有必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减少温度大幅度变化。众所周知,水泥石是一种多孔胶体,一旦温度升高,胶结颗粒和水泥石中的水就会溶胀,而水泥凝胶的膨胀率远低于水的膨胀率。根据这种情况,胶凝水的膨胀量大于它所占据的空间,水泥的一部分收缩力被释放导致水泥石膨胀。水状态的不同将对毛细管水张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当水泥石处于干燥或饱和状态时,由于没有弯月面变化,所以热膨胀率将相对较小。水泥石的热膨胀系数是受湿度影响的,当相对湿度为0%或100%时,热膨胀系数的值最小,而在70%的情况下其最大。温度将对水合产物和水合速率产生更严重的影响。如果温度更高,水合速率将加快。理论上,不同温度下的水合速率之比为1(20℃)。1.57(30C):2.41(40“ C):3.59(50C)。随着温度的逐渐提升,凝结和硬化的时间也就会得到缩减,这也加快了其强度发展的速度。总孔隙率相对较低,低孔隙率对强度的提高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温度高,隐藏的毛细孔的比例相对较大,因此只有直径为0.05mm的孔才不会对强度造成不利影响,这也是高温固化初期混凝土强度高以及随后强度降低的重要原因。在低于零摄氏度下,混凝土自然会收缩,冻结条件下混凝土的变形会受到毛细水和孔隙水的冻结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温度低于0C,混凝土不仅不会收缩,而且在结冰过程中会因压力而膨胀和变形。新拌混凝土将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加快凝结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坍落度损失将变得更快,这也将增加在炎热天气条件下浇筑的难度。当混凝土浇筑温度升高时,希望获得同样的坍落度,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的消耗量,并且在增加水消耗量的情况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就会降低,可以通过减小收缩以进行开挖切割。
3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的方法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材料的运用程度。首先,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必须仔细的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的比例。其次,可以通过降低砂率和孔去除率来减少收缩率,更好的减少振动造成的损失,以及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第三,必须严格控制砂砾中的石材含量。第四,在低温环境中,必须向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促进剂。通过这样做的途径来获得混凝土的强度和凝固速度。第五,可以向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纤维。除了材料控制外,施工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合适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施工:首先,在混凝土运输到现场之前,禁止随意混合水或外加剂或者将混凝土倒在模板上。第二,浇筑前需用水将模板和底板弄湿第四,在二次擦拭过程中需要注意挤压的方法和时间:第三,完成后立即在表面施涂后,应使用塑料薄膜或草帘覆盖混凝土表面。这种维护方法可以避免水在混凝土表面过度蒸发然后可根据情况设置临时挡风玻璃或遮阳蓬。
4结束语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是造成施工质量不过关的重要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控制裂缝,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结构开裂情况。与此同时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减少裂缝的实际宽度和数量,避免出现一些不好的裂缝,以此来做到有效提高项目的整体水平,也可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志清.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J].居业,2020(01):120-121.
[2]相晓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居业,2020(01):123-124.
[3]张冠峰.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居舍,2020(01):82.
论文作者:宋廷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温度论文; 水泥论文; 水合论文; 裂纹论文; 就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