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数学的角度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论文_苏相祺

从初中数学的角度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论文_苏相祺

内容摘要:在中国教育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加速基础教育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是当今发展的主流,因此,如何建设高效率的课堂是当今教师面对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初中数学抽象的数学概念逐渐渗透进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关键点,高效课堂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础工作。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应对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日常的教学中也暴露出了众多问题。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对待学习提不起兴趣、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大多数学生的通病。

一、当前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

(1)机械化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外乎就是“听说读写练”,特别是数学课堂上,讲知识点、做例题、练习题的固有模式枯燥乏味,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对教学内容提不起兴趣,从而产生消极心理,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初中数学区别于小学数学,已经很难通过数字和符号来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对学习无法深入的理解,特别是面对函数、数形结合等题型上,大多数的学生都很难将问题思考全面,从而导致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

(2)单极化的教学形式

我们一直延续着老师在课堂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形式,老师和学生一直都是平行关系,而当前的教学的形式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呈一级化态势。整个课堂都是老师在表演,而学生配合表演,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老师讲的题会做,老师没有涉及的题目就不会,两者之间就只有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没有真正的达到两者之间的结合。

(3)不合理的教学理念

在大多数人的教学理念中,学生会解答这个题目,他就掌握了这个题目的知识点,学会了什么就是学到了什么。但是这样的教学理念完全背离了我们教育的初衷。对于数学而言,这样的教学理念是大忌,我们的教育初衷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但传统的教学理念只能让学生会做认识的题和同类型的题,不利于数学思维的开发。初中数学是为了高中数学打基础,如果初中就没有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高中阶段难以应对更高层次的学习。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1)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目前初中阶段的教学一味地追求新理念新方式,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只是单纯的为了改革而改革,从而导致了老师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我们应当遵循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将学生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将教育的目标从学历转化为“学力”,让学生成为有强大学习力的人才。

(2)是建立良好教学体系的需要

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当前教学课堂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良好的教学体系,而构建高效课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认识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觉性,避免被迫式学习的情况发生。构建高效课堂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对未来推进教学改革建立教学体系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需要

教师是教育工作中的主导者,提高教师教学工作能力是基础,是学生发展的保障,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辅助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1)加强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活跃性

针对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学习特点,特别是面对抽象性比较强的数学,摒弃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更加放松的心态接纳新的知识。可以通过抢答问题、小组积分等办法提高学生的活跃性。

平常我们都是给学生出问题,让学生来解答,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让学生根据本堂课的知识点给老师设计问题,让老师来解答。就拿全等三角形来说,我们用SSS定理给学生出一道题目,并给出他们解答方式,让他们用其他的定理也给老师出一道题,老师假装解决不了,让其他学生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这种身份互换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二次掌握,因为设计题目就意味着要对题目做出解答,如果学生做不出解答,那也正好可以让老师发现学生存在的知识盲点,方便下面的教学重点可以有针对性。

(2)充分使用教具构建模板,加强学生直观感受

数学作为直观感受较弱的学科,学生们在学习起来难以真正找到学习方向,尤其是对于立体图形和函数图像更加不敏感,毕竟语言的描述能力有限。我们要将身边的教具利用起来,像三角板、积木,从生活中的常见物抽离出模型,将理论性的东西转化为实际性的模板。

模板的构建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几何类题目中,有三角形全等和相似的沙漏模型、金鱼模型、A字模型,这都是在解决问题中经常用到的。在函数中有交叉模型,垂直模型还有抛物线,这些都可以通过函数图像软件画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直观的发现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这种教学模式可比在纸上计算画图简单得多。

(3)进行课后练习总结,完善学习结构

课后练习总结是将本堂课的学习系统化的一种方式,是对章节结构充分了解的一种手段。

学生的课后总结主要包括重难点的标记、重点例题的解决方式、解决此类问题常用到的模板和方法。例如,想到抛物线就想到了性质、图形、应用、解题方法,想到解题方法就想到了对称轴、最值、图像、焦点。通过学生学习总结的方式,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对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

(4)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建设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的核心思想是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学习,自己探索到的知识远远要比老师教的知识印象更深。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自主实践,将学生兴趣作为切入点。以多年来生本课堂的发展经验来看,生本课堂主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增强班级凝聚力,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就可以在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的同时提高自己。

结语

构建高效的课堂,需要在保证原有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升老师在教学行为中的有效性,让学生与老师减少距离感,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更高效、更完善的教学体系来保障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根福 《试论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新策略》 天津教育,2004

2、田波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浅析》(教育现代化)2014(9)

3、杨永国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探索》 (教研版) 2014

4、罗增央金《略谈初中数学教育教学》 2015

论文作者:苏相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从初中数学的角度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论文_苏相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