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洪·吾守尔1 库尔班妮萨·吾拉音2
1 新疆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 844000;2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844000
【摘 要】目的 探讨应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诊疗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 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吸入 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7.5%,观察组明显增高于对照组疗效,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噻托溴铵;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176-01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慢性支气管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若合并呼吸道感染时,症状加重后可出现缺氧、酸中毒等。[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与遗传也有一定关系,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有些人因血清蛋白质缺乏而得此病;然而,大部分的病例都是与抽烟有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起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诊断及治疗,否则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而出现死亡,后果不堪设想。[2]本研究选取2013年1 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80例,旨在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 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80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面色发绀、胸闷、心悸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均行X线检查确诊。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28 例,女12 例,年龄在38~78岁,平均年龄为(57.44±1.5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6 例,女14 例,年龄在40~81岁,平均年龄为(58.21±1.8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措施,如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及时给予吸氧,治疗原发病,并进行抗感染、止咳、通畅呼吸道、解痉、平喘 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保持大便通畅等治疗措施。其次,根据两组患者个体病情实施相应治疗,如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排气治疗;然后,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配合治疗,剂量为100~200 μ g/次,1次/4 h;观察组40例患者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进行联合治疗,剂量为18 μ g/次,1次/日。两组患者均治疗12 周后,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6 min 步行距离与平均住院时间。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出现加重。显效+有效为总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 χ 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6 min 步行距离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97.5%)明显增高于对照组疗效(75.0%),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慢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是大气污染、吸烟和肺部慢性感染等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后演变而成,其属于慢性病变,病程长。绝大多数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其次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亦可引起肺气肿。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并伴有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和身心健康,甚至常危及患者生命,给社会生产和经济带来巨大损失。[3]因此,对此类患者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改善其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治疗,总有效率达97.5%,远优于对照组疗效(75.0%),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 min 步行距离与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噻托溴铵是一种特异选择性的抗胆碱药物,其具有毒蕈碱受体亚型M1~M5 类似的亲和力,通过对平滑肌M3 受体的有效抑制,有效扩张支气管,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4]因此,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斌,彭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 气胸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1):90-91.
[2]沈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 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6):69-70.林振涛.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 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9):1302- 1303.
[3]李冬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8):23-24.
[4]陈宫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72 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0):247-248.
论文作者:吐尔洪·吾守尔 库尔班妮萨·吾拉音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患者论文; 肺气肿论文; 气胸论文; 阻塞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