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品种上市成败及影响因素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败论文,期货论文,品种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两大功能,指导生产,引导消费,规避经营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般来说,一个期货品种服务一个产业或产业链上的相关领域。在期货市场多上市品种,既是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实现期货市场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1865年第一张标准化期货合约问世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世界上有超过2000个期货品种先后被开发并投放市场,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但不是每个期货品种都能够很好发挥功能和作用,许多品种在上市后数年里,就因流动性不足、违约事件等问题被迫下市,即使在金融创新加速和新兴市场不断涌现的当下,全球期货品种成功率也不足70%。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希望在明晰期货品种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基础上,探求决定期货品种成功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并通过分析国内期货品种开发路径,总结国内期货品种上市的成功经验,以求对未来品种上市工作提供指导。
世界期货品种发展历程和特点
自1848年全球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CBOT)诞生以来,开发新期货品种一直是金融创新最主要的内容之一。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外汇、利率、股指、能源等一系列新品种成功上市交易,期货品种创新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今天,全球上市的期货品种已从最初的单一农产品,发展到涉及农牧业、金属、能源、化工、金融和虚拟商品六大门类1376个①品种,分别在世界上69家交易所内挂牌交易。
图1 全球期货交易所数量及上市品种数②
期货品种不断涌现,有效扩大了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的范围,为更多行业和企业提供避险工具,带动市场参与者数量快速增长,推动市场不断发展。美国期货业协会(FIA,Futures Industry Association)统计数据显示,从1996年以来,全球期货和期权合约总交易量年均增幅超过23.2%,2010年已达到235.41亿手,超过1990年交易量的122倍③。
新品种上市为期货市场发展提供动力,但品种开发工作同样蕴含着巨大风险。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年报显示,从1865到1973年,有45.2%期货品种下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推出的701个期货品种中有206个品种已停止交易,下市品种占新品种数量的29.3%。如果以单个新品种开发成本为70-500万美元④计,近三十年里,仅美国16家期货交易所,因新品种失败导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44-10.30亿美元。
近一个半世纪的期货品种成败史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以农产品为标的的期货品种下市率最高,工业品期货成功率最高。以美国为例,自1865年以来,美国先后上市过743个期货品种,其中农产品有121种,工业品250种,金融产品372种。目前,已停止交易农产品有44种,工业品50种,退市的金融产品期货有128种,下市率分别为36.4%、20%和34.4%⑤。
2.金融创新不能保证品种成功,盲目上市新品种会导致较高的下市率。从1974到1989的十五年间,美国期货市场新品种增长率远远超过过去110年期货品种总和;同期,品种下市率也从以前的45.2%上升到61.3%。在随后十五年里,新期货品种推出速度下降,在1990到2004年,上市的新品种增长率降低至99%。同时,农产品、工业品和金融类期货的下市率分别下降至13.8%、7.89%和17.7%。这表明,金融创新不会提高品种成功概率,相反,盲目开发新品种往往招致较高的下市率。
3.标的商品特性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过度竞争是品种下市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实物商品相比,金融类期货标的物天然标准化,保管和转移成本较低。加之金融市场规模大,参与者众多,价格变动频繁,激发了开发金融期货产品的热情,造成大量内容和用途相同或相近的金融期货品种被开发上市。以短期利率期货为例,在1983年到2002年里,美国有11家交易所先后推出了27种短期债券期货,截至2007年,过度竞争致使其中23个品种因缺乏参与者被迫退市。统计数据表明,美国上市372个金融期货品种的下市率高达34.4%,远低于工业品期货80%的成功率。金融期货的市场表现说明标的物标准化程度、耐储藏等特性不是品种成功的必要条件,同质化竞争是期货品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研究发展历程回顾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期货品种下市的现象就一直激发理论和实务界探讨品种成败规律的热情,但至今还没有形成较一致和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衡量成败的标准不统一以及使用表面因素解释成败的研究方法,对深入探索期货品种成败内在普遍规律形成阻碍。
1.以交易量或品种存活时间为衡量品种成败的标准难以形成一致意见。一般认为,期货品种成功的标志是长期在市场中维持较大的交易量,因此,通常采用固定交易量或品种生存时间作为衡量品种成败标准。Sandor(1973)[9]使用年均交易量超过1000手作为品种成功的标志。Silber(1981)[10]引入时间概念,把品种上市三年后且年均交易量超过1000手作为衡量成败标准。Carlton(1984)[3]认为大多数失败品种的生命期只有2年左右,因此上市时间超过2年的品种都可以算做成功。Black(1986)[2]在判断品种成败时,使用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筛选期货品种进行每日交易报道的规则,认为只有日持仓量超过5000手,交易量超过1000手才算成功品种。
赞成以“交易量和品种存续时间”为衡量品种成败标准的人认为:期货品种开发的目的是追求收益最大化,交易量越大带来的手续费收入越多。一旦交易量过低,致使手续费收入不足以弥补品种开发和维护产生的相关费用,开发者会以退市的方式避免利益受损。Cuny(1990)[4]认为开发期货品种的终极目标在于交易量最大化,以满足经纪公司收益最大化的需求。按照Cuny的观点,只有连续六个月里日均持仓量超过5000手,日均交易量超过1000手的品种才能维持市场运行所需的最低流动性要求。
在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企业仅使用与经营相关的品种作为避险工具,期货品种的产业特征和现货市场规模差异直接影响参与品种避险交易者的数量,进而影响品种交易量。由于不同品种现货市场规模、产业结构、企业生产方式千差万别,以交易量为衡量品种成败标准过于主观,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引起争议。
此外,经济周期和现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也会对品种交易量产生巨大影响。例如,从2003年到2007年,在全球经济繁荣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劲增长的双重驱动下,WTI原油市场的交易和持仓量增幅分别超过360%和240%⑦。2008年底,受国储连续上调玉米收储规模和价格的影响,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市场交易量环比下降50%。
在品种存续时间上,产业结构及发展情况才是决定品种生命周期的关键。1936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推出的土豆期货,日交易量一度超过6万手。在70年代后,土豆种植与加工一体化成为行业生产趋势,使价格风险通过内部管理得以解决,严重削弱土豆市场避险需求,致使运行50余年后,土豆品种还是因交易量不足而退市。因此,以存续周期为衡量品种成败标准同样缺乏客观性。
2.以特定因素作为决定品种成败原因的分析方法没有发掘品种成败的内在规律。已有的文献中多以单个期货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商品特性、市场结构、监管条件和外部环境等特定因素,从中归纳出引致品种成败的原因。采用这种方法得出影响期货品种成败的原因大致分为四类:
(1)把标准化程度、耐储藏性、市场规模、价格波动性等标的商品特性作为期货品种成败的原因。Working(1953)[11]指出标的商品的标准化程度、市场价格的波动性、现货价格形成的自由度是决定套期保值需求的基础,进而决定品种成败。Black(1986)[2]总结成功合约标的商品的特性,认为标的商品应该具备宜储藏、同质化、价格波动强、现货规模大、完全竞争的价格形成体系和较低的交易成本等属性。
(2)把期货合约设计作为影响品种成败的关键因素。Partel(1994)[8]认为交割品多样化是导致抵押利率(MIR)期货和房价指数(NAHP)期货失败主要原因。Karagozoglu和Martel(1997)[1]证明合约规模和最小变动价位对交易量、持仓量有显著影响,不恰当的合约规模与最小变动价位容易导致市场流动性锐减,最终引发品种退市。
(3)把品种之间的竞争程度作为导致品种成败的直接原因。Black(1986)[2]通过计算相对残差(Relative residual risk)的方法研究现存品种对同类新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若新品种与市场上现存品种之间差异越小,新品种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越低,失败的概率越高。Black的研究把期货品种竞争纳入品种成败的考察范畴,推进了对竞争条件下开发替代性或互补性品种的研究。
(4)把经济周期、政策等外部因素作为影响合约成败的外部因素。Martell和Wolf(1987)[7]在解释CPI指数期货失败原因时指出,如其他条件不变,通货膨胀率较低期间上市新品种更容易失败。
对影响品种成败因素的研究发展路径与期货市场自身发展历史吻合。在金融期货上市以前,实物商品期货是期货市场唯一种类的产品。把千差万别、用途各异的实物商品开发成满足期货交易要求的产品,标的商品的标准化程度、现货市场结构等特性就成为关注重点(郭晓利,朱丽红(2003)[12]),同时也成为影响期货品种成败的重要原因。随着外汇、利率、股指等期货品种诞生,人们很快发现,即便以天然标准化的金融产品为标的物,仍有许多品种没有成功。此外,在技术进步和交易模式创新的推动下,标的商品特性对期货品种交易的影响正在缩减。研究重心自然转向对合约条款设计、品种竞争等因素对品种成败影响的研究中。随着全球经济持续繁荣和新兴国家期货市场兴起,特别是新兴国家的期货市场发展速度普遍高于成熟市场,一批具有地域特点的新品种⑧表现出色等现实,激发对宏观经济周期、政府管控与期货品种运行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从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看,已有研究给出了众多可能引致品种失败的影响因素,对新品种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现有研究没有把全部期货品种作为考察对象,对整体性的忽视导致过于关注不同品种的特性,缺乏对品种成败内在一般性规律的研究和探讨。另外,已有研究中还缺乏不同因素对品种成败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的探讨,没能说明不同因素在影响品种成败方面的重要性。这些情况,伴随标准化程度、最优合约设计等难以量化的指标,阻碍了研究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难以在新品种开发工作中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套期保值需求程度是决定品种成败的首要因素
Keynes(1927)[6]和Hicks(1939)[5]提出的“现货溢价理论”(Normal Backwardation)认为期货品种为企业提供规避未来风险的工具,而参与期货交易的投机者通过成为企业的交易对手,主动承担企业不愿意承担的风险。在交易过程中,投机者是给企业提供“保险”服务的供应者,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必须为这种服务支付费用。Keynes和Hicks的“现货溢价理论”给出一个重要启示,即:套期保值需求程度是期货品种成败的首要因素,缺乏充足的套期保值需求必然导致市场参与度萎缩,最终引发期货品种退市。
1.套期保值需求为期货品种诞生和发展提供根本动力。由于铁路和船运的普及,1825年以来,美国西部的粮食大量流向美国的工业大都市芝加哥,一方面促进了仓储技术和仓库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芝加哥的粮食贸易商囤积的粮食越来越多。价格波动给贸易商带来巨大风险,为合理配置粮食价格变动风险,从而使不愿意承担价格变动风险的粮商能够通过买卖粮食期货,将价格变动风险转移给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投机者,1848年由82位商人发起组建了世界第一家现代化期货市场——芝加哥交易所(CBOT),并很快推出了玉米、大豆等一批农产品期货品种合约。可以说,企业的套期保值需求催生了现代期货业。
2.套期保值需求是企业参与期货品种交易的必备条件。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受生产(存货)周期与生产连续性的交互影响,企业必须在当前对下个阶段的生产做出安排。按经济生产的要求,在价格变动频繁的行业里,由于不能确定未来价格,企业不会按照最大生产能力组织生产,以防未来价格下跌而遭受较大损失。期货品种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回避和转移未来价格变动风险的有效工具,通过套期保值,企业可以在当期锁定未来价格,从而制定最优生产决策。借助套期保值,企业可依照最优决策安排生产,相比期货品种出现以前,企业的收益会增加。因此,价格变动越频繁,企业经营风险越大,套期保值需求越强烈,通过期货市场提供的套期保值交易,所创造的稳定连续生产环境带来的收益越大。
3.套期保值需求是期货品种市场流动性的决定因素。为顺利实现套期保值交易,维护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企业必须从稳定生产环境所创造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作为投机者承担风险的溢价和报酬,吸引投机者成为交易对手,承担价格风险。企业支付的风险溢价越高,吸引的投资者越多,交易越活跃,期货品种的流动性得到维护和增强。反之,如果企业对使用期货品种作为套期保值工具的需求不明显,将会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
风险溢价水平是决定品种成败的次要因素
作为理性人,投机者会遵循“收益相同时,投资风险最小的资产;风险相同时,投资于收益最大的资产”的原则制定投资决策。要使投机者主动持有风险头寸,成为企业套期保值的交易对手,就必须保证投机者能够获得足够的风险溢价。作为投机者参与期货品种交易的根本条件,风险溢价水平是决定期货品种成败的次要因素。诸多客观因素会通过影响风险溢价的方式,进而影响期货品种成败。
1.期货品种标的物的生产(存货)周期、价格波动性、现货市场规模以及企业生产结构等因素通过改变企业支付套期保值成本,决定期货品种风险溢价。期货品种的套期保值交易给企业创造了一个稳定的连续生产环境,帮助企业提高收益。收益提高程度与企业的生产(存货)周期长短、价格自由形成和波动程度密切相关。生产周期越长,价格波动越大,那么企业面临未来可能的经营风险越高,期货品种提供的套期保值交易对企业稳定连续生产的支持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为顺利完成套期保值交易,企业愿意并有能力支付较高的市场风险溢价。较高的溢价会吸引更多投机者入场交易,带动市场交投活跃,促进期货品种功能发挥,给品种成功提供有力保障。反之,如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短,或者由于价格管制导致价格波动性下降,企业完全可以及时调整生产决策或通过提取风险准备金的方式确保收益,这时企业就缺乏进行套期保值的需求和动力,期货品种就会失去生存基础。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单个厂商支付的套保成本维持不变,行业规模越大,行业内厂商数量越多,利用期货品种进行套期保值交易的企业越多,支付的套期保值成本总数相应增加,为期货市场注入的风险溢价就越高,从而增强对投机者的吸引力,有利于期货品种成功运行。
在生产结构方面,对于处于垄断地位或采用上下游一体化生产模式的企业,即便不采用套期保值策略,也有能力通过价格决定权或财务管理等方法降低或对冲经营风险,维护平稳的连续生产环境,从而削弱企业套期保值意愿,进而造成期货品种提供的风险溢价不足,降低对投机者的吸引力,导致市场萎缩。因此,成功期货品种的标的必须是由非垄断或上、下游分离的企业生产的商品。
2.投机者数量、品种同质化竞争程度、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率)等因素改变投机者收益,进而影响期货品种风险溢价。除影响企业支付套期保值成本多寡的因素外,改变投机者获得风险溢价高低的因素也影响期货品种成败。一般而言,参与期货品种的交易者数量越多,投机者之间的竞争就越充分,竞争的结果会提高市场的流动性,还降低期货品种所需的风险溢价水平。由于投机者获得的风险溢价来源于企业支付的套期保值成本,所以在投机者较多的市场上,企业支付较低的成本就可以完成套期保值操作。相反,在投机者数量较少的市场上,企业必须支付较高成本才能吸引投机者成为交易对手,实现套期保值交易。因此,同质化期货品种相互竞争时,拥有较多投机者的期货品种容易打败客户数量较少的同类品种,获得成功。以美国为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家交易所尝试开发国债期货,致使一度出现17家交易所上市121种国债期货,经过市场竞争,至今只有4家交易所还保有国债期货交易。由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拥有的国债期货投资者数量远高于其他交易所,所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在国债期货竞争中获胜。目前,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国债期货的交易量占美国本土国债期货交易总量的99.2%。在美国全部已下市的期货品种中,65.92%是由于同质化竞争致使品种失败。在不同交易所上市同质化品种,人为分割了行业内有限的套期保值需求,造成参与品种市场的套期保值企业不足,从而降低市场吸引投资者的能力,减少市场流动性,不利于品种市场功能发挥。
在资本市场上,如果股票、债券等资产的风险溢价程度较高,投机者会相应提高参与期货品种交易所需的风险溢价,否则投机者将通过投资其他资产获得更高收益。反之亦然。由于经济繁荣时期往往也是通货膨胀较高的时期,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意味着资本市场整体收益率下降,这时期货品种的风险溢价就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更容易吸引投机者。因此,在经济繁荣时期,上市期货品种更容易获得成功。
3.期货合约的标准化程度、合约规模以及交易手续费等因素通过改变市场交易成本,抬高或降低期货品种风险溢价。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初期,远期合约是交易所的交易对象。在远期合约中,交割商品的等级、品质及交割地点由交易双方协商决定,实物商品交收是交易的最终目的。由于交易对象个性化差异明显,致使搜寻交易对手和协商成本过高,对投机套利者参与交易形成阻碍,造成市场流动性不足,降低期货品种回避和转移风险的能力。
为促进市场流动性,芝加哥交易所对合约进行标准化改造,要求合约标的商品的品质(规格、等级)、交易数量(合约规模)、计价货币和计价单位、付款方式以及实物交收的日期和地点等条款必须统一。1865年以来,标准化合约成为期货品种交易载体。标准化合约降低了投机者参与市场的交易成本,有效拓宽市场参与者来源,迅速提高市场流动性。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特别是标的商品指数化、浮动升贴水以及现金交割等规则的创新,标准化要求已被放宽,标准化程度对品种市场成败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另外,适当的合约规模和较低的交易手续费能降低期货品种的交易成本,帮助投机者获得更高的风险溢价,利于提高投机者参与度,促进期货品种成功运行。
小结及中国的发展经验
开发并上市新的期货品种,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体现,也是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探索期货品种成败的规律,为新品种开发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一直是期货研究领域的一个基础问题。我们以“现货溢价理论”为基础,从期货市场发展演进史和投机者损益理论的角度,证明企业的套期保值需求不仅是期货品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影响期货品种成败的首要因素。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为维护和保障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企业有利用期货品种进行套期保值交易的内在动力和客观需求。为顺利完成和实现套期保值交易,企业必须支付成本,作为投机者承担风险的报酬(风险溢价),吸引投机者主动承担企业转移的经营风险。因此,风险溢价是影响期货品种成败的重要因素。生产周期长短、市场规模大小、企业生产结构、价格变动情况等因素影响企业支付风险溢价高低的意愿和能力,是期货品种风险溢价的决定因素。投机者数量、品种同质化竞争、经济周期等因素会改变投机者收益,进而对风险溢价产生影响。标准化程度、合约规模及交易手续费等因素影响市场交易成本,改变期货品种的风险溢价程度。
中国上市的期货品种屡获成功的事实也给笔者的论点提供了鲜活有力的实践证据。2000年,国内三家期货交易所上市的期货品种共7个⑨。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后,期货品种不断丰富。截至2011年,新上市的品种包括玉米、棉花、燃料油、豆油、白糖、PTA、锌、菜籽油、LLDPE、棕榈油、黄金、螺纹钢、线材、早籼稻、聚氯乙烯、沪深300指数、铅、焦炭,至此国内实物期货品种的数量达25个,股票指数期货1个。
图2 1995-2011年国内期货交易所与上市品种数量⑩
2000年以来,国内上市的期货品种一直保持较高的成功率(11),特别是2004年以来上市的19个新品种全部成功。新期货品种成功上市和顺利运行,带动国内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额以年均增长率超过50%的速度增长。
图3 1993-2010年国内期货市场交易量与交易额(12)
比照期货品种成败规律检验我国期货品种的开发、上市和维护工作,笔者认为,始终把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套期保值需求作为这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品种筛选、上市审批方面兼顾期货品种风险溢价,是国内期货品种保持高成功率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开放的大市场和频繁的价格波动,形成强烈的保值避险需求,给期货品种成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1978年到2009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幅分别达9.98%和9.71%(13),2010年国内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30.33万亿元。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推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国内已上市的25个商品期货中有13个品种的产量占全球第一,17个品种的消费量居世界第一。加入WTO后,贸易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程度迅速提高。2009年到2010年,19个拥有全球最大贸易量的上市品种中,沪铜与伦敦铜、美豆与连豆的价格相关性已经达到88.71%和91.36%。
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国际联动的价格走势,给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和机会的同时,也给大宗商品产销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风险。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显示(14),国内农产品、金属、能源类商品价格波动幅度逐年提高,2010年CCPI指数年均波动率为12.59%,较2007年增大36.16%。面对价格变动,为有效管控风险,赢得市场竞争,国内企业普遍具有较强的保值避险需求。同样受惠于经济和消费水平快速发展,近二十年,国内股票市场规模也快速扩张。截至2010年11月,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达26.43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国内资本市场的快速扩张伴随资本资产价格频繁的波动性,刺激投资者对避险工具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商品和资本市场广泛和迫切的保值避险需求为期货品种成功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除已经上市的品种外,国内还有很多规模大、价格波动大、避险需求强烈、适合做期货的品种等待着上市。比如煤炭、铁矿石、石油、粳稻、外汇、国债等。因此,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2.我国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理念开展期货品种开发和运行维护工作,为期货品种成功奠定坚实的内在市场基础。针对新期货品种研发和上市工作,国家监管部门专门发布指引,强调要选择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品种,新品种上市应当有助于现货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明确了新品种上市应具备的条件和必经的立项、预审两阶段程序。
在新品种的选择上,我国不是以上市后是否交易量会很大作为选择品种的标准,而是注重对实体经济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在立项过程中,从产业地位的角度看新品种的重要性,从现货市场的角度看新品种是否具备发挥功能作用的条件。
在新期货品种的合约设计上,国家监管部门要求从合约设计这个新品种的源头就围绕经济功能发挥和风险防范开展工作,在预审阶段,对合约标准、交割制度、持仓限制制度、套期保值制度等进行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论证,以保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高融合度,增强企业利用期货品种进行套期保值的便利性,同时又能有效防范市场风险。
在已上市品种的运行和维护上,国家监管部门要求交易所把现有品种做精做细做深做透,定期对已上市品种的市场运行和功能发挥情况进行系统性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结合期货现货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及时调整和修改完善合约规则,保证品种上市后能够持续发挥经济功能和作用。
3.我国以立项和预审为特点的上市机制,避免了品种重复上市,把握了品种上市节奏,给国内期货品种成功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同质化竞争是国际上大量期货品种失败的直接原因,以美国为例,截至2007年,因为同质化竞争造成品种退市的数量占到下市品种总数的一半以上。
我国也走过同样的弯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期货市场近八成的品种属于重复上市,品种间恶性竞争导致风险事件不断。在1998年期货交易所减至3家后,国家监管部门明确了在各家交易所上市的品种不再进行重复上市。2010年,国家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品种上市机制,通过立项制度减少了品种筛选过程中存在的竞争,使交易所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期货品种合约设计。在上市节奏的把握上,中国期货市场按照“成熟一个、上市一个、成功一个”的原则,有序地在四家交易所推出新的期货品种。这样的做法,直接提高了期货品种上市的成功率。
注释:
①该数据以彭博交易代码为依据得出,在不同交易所上市的相同品种被分别计入。比如:芝加哥、伦敦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期铜,在计算时被作为3个品种。基础数据可参见:http://bsym.bloomberg.com。如将同类品种合并计算,全球现有上市期货品种为487种。
②图中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与注①相同。
③数据来源于FIA年报,具体可参见http://www.futuresindustry.org/volume.asp。
④不包括品种上市后的维护费用,参见Telser,(2001)。
⑤数据是由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年报统计得出,数据来源可参见:http://www.cftc.gov:8765/query.html.charset=iso-8859-1&style=newsite&col=cftcnew&qt2004+report&st=11。
⑥表中数据来源与注⑤相同。
⑦2003年WTI期货日均交易和持仓量不足1.1和0.5百万手,2007年市场日均交易和持仓量近3.9和1.2百万手。参见http://www.cftc.gov/MarketReports/CommitmentsofTraders/HistoricalCompressed/index.htm。
⑧例如:在印度和中国上市咖喱期货和钢材期货分别是本地市场最活跃的品种之一。
⑨在我国期货市场起步初期,“先有市场后立法”的发展方式使国内期货交易所数量一度超过40家。在利益驱动下,不同交易所重复开发同质化品种的现象严重,造成期货品种之间出现恶性竞争。另外,一些根本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品种被开发出来,由于现货市场规模过小、合约设计和交易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导致风险事件频出。在1998年前,国内期货市场总体呈现品种价格信号紊乱,市场功能难以正常发挥的乱象。在充分吸取盲目发展的经验教训后,1998年初,监管部门开始对市场进行整治,关闭了大量交易所,还终止了一批已发生风险事件或存在风险隐患品种的上市交易。在1999年来期货市场治理整顿结束时,国内只保留了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三家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也从以前的50多种消减为仅有铜、铝、天胶、小麦、绿豆、大豆1号和豆粕七个品种,当年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额和成交量仅为1.60万亿元和5461万手。
⑩图中统计品种的方法与上文相同,不同交易所开发上市的相同品种在计数时被分别统计,例如:在1997年前后,有7家交易所推出糖期货,图五统计中按照7个品种计。如果不区别交易所,在1997年,全国上市品种数为35个。具体品种参见孙尚清:《中国市场发展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为筹备股指期货上市,2006年,国内开设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11)全国期货市场规范整顿以来,只有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绿豆期货因交投不活跃,在2010年宣布退市。
(12)表中数据来源于中国期货业协会。
(13)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计算。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219.235.129.58。
(14)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hina Commodity Price Index,CCPI),是依据中国流通产业网大宗商品现货价格周度数据库,以2006年6月为基期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定基指数。CCPI样本涵盖了能源、钢铁、矿产品、有色金属、橡胶、农产品、牲畜、油料油脂、食糖等9大类别26种商品,其中12种商品已经在国内期货市场上市交易。
标签:期货论文; 期货市场论文; 套期保值论文; 投机者论文; 商品期货论文; 风险溢价论文; 交易风险论文; 风险成本论文; 股票溢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