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目前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使用,此种方式不仅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并且能确保预制构件加工的精度来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本文就针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分析目前采用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施工一体化施工方式的应用情况,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施工一体化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其与传统施工方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预制工厂中首先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预制,然后将各个构件运至施工现场之后在对其进行装配,通过构件之间的组合、拼装来进行连接,并通过混凝土浇筑来完成最终的工程施工。其与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不仅具有较高的工程施工效率,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并且表现出有良好的绿色环保的特点,是目前在建筑行业中正在积极推广的建筑施工形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概述
2.1预制装配式建筑
所谓装配式技术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实现定制或者预制的构件,使用机械设备对这些构件进行吊装和现场装配安装和连接的施工技术。此施工技术可以将建筑工程所需的各种预制构件进行连接并构成一个整体建筑,是一种工业化的建筑方式,比较适用于大规模的建筑工程施工,可以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节约人力和施工成本,并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有效促进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规划化产业方向发展。对于目前我国的住宅建筑来说,应用装配式技术的建筑构件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和预制柱等构件种类。
2.2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由混凝土预制构件组成,通过这些构件的装配和连接,对部分构件进行现浇而形成最终的混凝土结构。其中所用的预制构件是按照一定标准和要求进行预制,然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和连接,所以此种建筑施工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周期。也正是由于部分构件提前预制加工,所以减少了在现场进行浇筑及其他施工时间,并且这些构件是通过一定生产线上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所以具有较高的质量。此外,在采用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对目前比较先进的BIM技术进行合理应用,通过此技术对预制构件的拼装过程进行模拟来避免构件装配安装中的冲突问题,而且可以通过对部分构件采用套筒植筋以及高强灌浆技术,提高外墙PC构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以及施工效率,并且也降低了预制构件拼装施工中的错误概率。不仅如此,对于建筑施工中的阳台以及楼梯等重点部位,可以对其PC构件进行重点设计和加工,然后在施工中提前进行预埋件的设置来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施工一体化分析
3.1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生产工艺流程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生产工艺为:首先对构件生产的模具进行清理然后在模具内表面上进行脱模机的涂覆,并进行模具的涂装。其次是在模具拼装完成之后进行保温板的安放和钢筋骨架的安放,然后进行预埋件的安装和保护层垫片的安装。再次是进行吊模安装和五金件的固定,之后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合格之后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成型。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就开始进行养护工作,并在养护完成之后进行脱模和吊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在成品构件上做标识并转运到上架进行存放,在此过程中还要对尾管进行检查和保护,并进行涂料的喷刷,在出厂之前进行质量检验,然后合格之后进行装车并出厂。
3.2构件生产中的模具制作与组装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中,根据构件的不同形状,所采用的模具也被分为底模、内侧模、外侧模以及吊模等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都能分别进行拼装和拆除,而且在拼装时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来确保模具拼装对于刚度和精度的要求。并且此种拼装方式具有较为方便的操作和较高的组装定位准确性。这主要是由于在进行模具制作的过程中,通常对其模具制作的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其长宽高的尺寸偏差不应超过2mm,且对角线的偏差不应超过3mm,侧模和底模的平整度偏差也不应超过1mm。在对模具进行拼装时,为了满足以上要求,需要在现场根据工艺布置图来确保模具安放的位置。首先需要对底模进行安装,然后采用具有较高精度的水准仪来将其标高差值控制在低于1mm的范围之内,而且模具组装时应该按照先内后外、先底后面的顺序进行吊模和组装,并且要在拼装时注意对模板之间的缝隙进行控制和处理,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的问题。
3.3保温板的制作
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中所使用的保温板是由XPS板与硅钙板进行复合而成的,而且在进行保温板的制作过程中,由于硅钙板本身的平整度和表面粗糙度较差,需要在复合之前对其进行辊涂UV底漆的处理,然后需要在XPS板上进行打孔来进行锚固。通过特制的锚固件来确保这两种板之间的有效和可靠的机械连接,确保所用锚固件将保温板与混凝土进行牢固的连接。此外,还要在XPS板的背贴表面进行开槽处理来对混凝土与挤塑板的黏结力进行增强。
3.4塑钢窗的固定与安装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安装时,还要对外墙上的门窗外框进行预埋。而且在预埋之前首先需要对所用塑钢窗的规格进行检查和确认,并对钢模进行取样检测,在检测合格之后进行钢模板和钢筋骨架的安放,然后按照要求对锚固铁皮进行折弯。为了确保所要预埋的门窗外框与钢模进行有效组装,避免在组装过程中被混凝土浇筑时的挤压外力影响下而发生变形问题,就需要在钢模下的模板上放置带限位块的护框支撑,并且将外框在此钢支撑上进行平放,确保外框与钢支撑之间的距离为7mm,并且使用厚度为7mm的隔板来实现隔离来防止二者之间存在直接的硬性接触。此外,还要在塑钢窗开矿与钢架支撑之间进行木条的防止来确保二者之间的进行柔性接触,防止由于二者的直接接触而出现外框损坏的问题。
3.5预制构件吊装施工
在进行预制构件的吊装之前,需要根据其重量和构件大小等参数来进行塔式起重机的选择以及不同直径吊钩的选择和预埋,并且在对其进行吊装时采用钢扁担来确保吊点的垂直,并能实现对吊点的调节来提高其通用性。在对楼板构件进行钢筋的绑扎时,首先需要根据图纸要求以及已经放好的轴线控制线来对预制墙板斜撑接驳器埋件位置的确定,然后通过焊接来实现对埋件与楼板钢筋的连接,并确保焊接连接的牢固性。而且在上述焊接作业完成之后在进行相应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要对埋件进行相应的保护,避免其位置发生便宜以及受到其他外力的碰撞和破坏等。
4结语
目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由于其预制构件具有较高的工业化程度、能够实现流水化施工作业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质量、模具可以重复使用、节能降耗、施工周期短、机械化程度高、对施工现场要求低等优点而被推广使用,并且使得目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施工一体化成为住宅产业目前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参考文献
[1]雷亮,张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施工一体化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3):00152-00152.
[2]何睿森.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施工一体化[J].山东工业技术,2017(2):110-110.
[3]詹科,方敏,马巧敏.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施工的一体化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1):00182-00182.
论文作者:杨昌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构件论文; 混凝土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模具论文; 较高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