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保护地黄瓜长势不正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势论文,不正常论文,黄瓜论文,春季论文,防治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春季,万物进入旺盛生长发育阶段,但是在节能型日光温室的黄瓜常出现秧旺、徒长、瓜码稀、瓜把长、弯瓜多现象。而在大拱棚中黄瓜长势又出现了另一种变化:黄瓜长势不好,定植后缓苗慢,长势弱,节间短,个别大棚出现了花包头。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管理不当导致的。 每年春天的气候有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一场南风气温很快升高,一场北风温度忽然降低,对各种保护地蔬菜作物的栽培管理就要随着温度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按照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去管理。以黄瓜为例,适宜生长的温度在早晨要控制在10℃~15℃,晴天上午达到24℃就要开小风口通风,达到28℃以上就要加大放风量,下午达到23℃关风口。若第二天是阴天或雾天,就要适当早关风口,在25℃就要关风口,傍晚降到20℃左右放草苫。当露天最低温度达到6℃左右时,要在傍晚放草苫时打开顶风口10cm的缝隙后再放草苫。夜间温度应有一个由前半夜高到后半夜低的下降过程,到夜间24时降低到15℃,到第二天早晨降至12℃左右,否则夜间温度过高,昼夜温差过小就会造成茎、叶徒长,瓜条畸形甚至化瓜。 节能型日光温室保温被在使用时,要分深冬与早春的差别。冬季利用保温被贮存热量,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春季天气转暖,就要撤离部分保温被,保持昼夜有15℃以上的温差。加上适宜的水分、养分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现在大部分种植户分不清保温被深冬及早春的差别,采取下午晚关风口,晚放草苫,甚至放草苫后夜间温度几乎没有变化,造成茎、叶徒长,黄瓜的商品率低,产量不高。 早春大拱棚的管理却走向另一极端,采取棚膜多层覆盖(4~6层)保温,通风设施不配套,多数只在棚两侧,在前期定植缓苗期间水分大且温度高,有利于缓苗。但缓苗后的管理,特别是在晴天无风的中午,棚内温度高达40℃,叶片受到热害,导致下垂,叶缘失绿。遇到低温寒流天气,棚内温度过低,甚至低到5℃以下。导致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叶片浓绿、节间短、甚至出现花包头(瓜打顶)。若在施用底肥时肥料过多,还会造成肥害,叶片出现金镶边现象。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要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节能型日光温室,“春分”前后要撤离1/5~1/3草苫或保温被,根据当地的温度变化来定,保持昼夜温差在15℃左右。加强肥水管理,光照强、温度高时适当缩短浇水时间,也可采取走道与栽培垄交替浇水的方法;追肥次数及追肥量不宜过多,根据黄瓜采摘的产量,10~15天/次,每次15~20kg/667保护地春季黄瓜生长异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_地黄瓜论文
保护地春季黄瓜生长异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_地黄瓜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