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个方面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重点探讨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实际工作中,分析阶段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见图表1):
需求评估;
需求分析;
工作分析;
任务分析;
绩效分析;
教学分析;
交付环境分析;
学员分析;
学习分析。
(将各方面的分析结果归纳并撰写成目标矩阵)
这9个方面没有先后次序,也没有孰重孰轻之别。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课程设计师往往只有选用某几项,而非全部。由于篇幅有限,下面仅就其中的几个方面的分析进行简单的介绍,以供参考。
需求评估
在教程系统设计模型中,有许多需求分析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前端分析法和差距分析法。
需求评估公式:
理想的情况-实际的情况=差距
需求评估的第一步是确定实际情况。
一些确定实际情况的关键问题包括:
学员是谁(基本信息及学员特征)?
目前的工作环境怎么样(背景)?
进行过工作或任务分析吗?
员工目前拥有什么绩效工具?
员工对他们的绩效满意吗?
图表1 培训需求分析阶段的内容
管理者如何定义问题?
员工如何来定义问题?
目前有培训吗?
目前的培训的总体情况怎么样?
……
当实际情况记录完毕之后,教程设计师必须确定理想的情况。确定理想情况的关键问题包括:
公司需要员工达到的绩效水平如何?
培训能够解决问题吗?
培训的目的是什么?
培训的目的可衡量吗?
培训目的与商业目标一致吗?
如何衡量成功?
……
一旦确定了实际情况和理想情况之后,教程设计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帮助管理者确定差距到底是什么。差距可以被描述成“学习目的”。教程设计师要与内部主题专家一起确定学习目的和目标。目的是一个大的蓝图,经常用一些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描述,例如:
话务中心客户满意度增加10%。
卡车司机的受伤赔付率降低5%。
领导要为员工建立更为多样的工作环境。
员工理解企业大学如何为他们服务并使他们受益。
学员分析
在学员分析方面,首先需要进行分析的是学员对于技术和培训的态度。如:
参加网络培训的学生所需要的经验是多少?
学生喜欢使用电脑进行培训吗?
学生经常使用电脑来完成他们的工作吗?
请列举出学生最喜欢的培训课程。
请列举出学生最不喜欢的培训课程。
学生喜爱通过什么形式的媒介学习?
……
其次,是分析学员的技能和知识。如:
一般学生以前的工作经验中哪些与现在培训项目相关?
一般学生具有参加培训的先决知识吗?
学生具有与某一具体工作任务相关的基础技能吗?
学生具有执行某一工作任务所需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吗?
他们知道要做什么,且什么时间去做吗?
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
再次是分析学员的动机,以及如
一旦确定了实际情况和理想情况之后,教程设计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帮助管理者确定差距到底是什么。何进行激励。如:
学生对于设计好的课程内容的感知是什么样的?(例如,喜欢还是觉得没用?有没有消极的态度?)
学生了解全局吗?他们的工作如何影响到其他人?
高绩效得到奖励了吗?
缺少责任感是否妨碍了好的绩效?
学生了解自己被期望要按标准去做吗?他们对于标准的感知是什么?
他们对于相关任务、工具、流程和方法的感知是什么?
……
交付环境分析
运用问题来明确培训交付的环境特征。如:
培训是在工作时间被完成吗?
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还是在家里?还是在有老师辅导的环境中?
培训什么时间进行?
是否在工作时间,但又不是在办公桌前?
是一次性全部学习完还是分阶段完成?
在教室的环境中进行吗?
有或没有导师或器材辅助?
在培训中心环境中,且非工作时间。
在工作的时候,员工现在以什么方式使用在线文档?
在工作环境中,学生接入的是什么类型的电脑平台?
……
工作绩效分析
通过问题来确认产生绩效行为的上下环境和条件,其中包含工作环境、相关资源、时间限制,以及工作环境的整体氛围等。如:
参考资料是否合适、准确、适时、易用?
完成工作所需的必要工具是不是可用?他们是可信赖的、安全的、方便使用的吗?
相关流程存在吗?他们适合于学员的技能水平吗?与平常其他的流程有什么冲突吗?
工作环境是妥善安排的吗?
那些因素会使员工的注意力分散吗?
人员流动率是否高、组内是否有冲突、年龄段是否相近?
在绩效方面有时间的限制吗?
有无高绩效的奖励机制?
对于绩效提供反馈了吗?……是及时的,有益的,与绩效紧密联系的吗?反馈的形式是什么?
对于绩效的结果是什么?(正面的或是负面的)
学员对于自己的评价和感知如何?
对于好的绩效有没有负面的结果?
是不是因为疏忽,而有过奖励了差绩效的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