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业农民工工会形成的探讨_中国工会论文

城市建筑业农民工工会形成的探讨_中国工会论文

关于城市建筑业农民工组建工会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筑业论文,农民工论文,工会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096(2004)01-0043-04

中国工会十四大指出:“充分发挥工会的优势和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把他们团结和凝聚到党的周围,这是工会面临的艰巨任务和重要政治责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一大批原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已基本实现了从劳动力密集型向管理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数以百万计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施队已经成为建筑业生产一线的主力军。以北京建工集团为例,目前自有职工不到3万人,而使用的外施队工人年平均已达7万人。如何帮助他们尽快实现从农民工向工人阶级的转变,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调动和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已成为新时期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遵照全总“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有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要求,我们近年来本着“高度重视、勇于创新、循序渐进”的基本方针,对在外施队中建立工会组织进行了积 极的探索,并制定下发了《北京建工集团关于在外施队中组建工会组织的实施意见》。 现就几个相关问题与工会同行进行探讨。

一、关于如何认识在外施队中建立工会组织的重要性、必要性

我们是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大的环境背景,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党与工会的性质等几个方面来思考和认识在外施队中建立工会组织问题的。

第一,从政治上看,中国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随着国家社会结构及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组成结构本身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大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如何尽快把他们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团结和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引导他们实现从农民向工人的转变,增强阶级意识,提高政治觉悟,养成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关系到夯实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根本政治制度等大问题。

第二,从宏观经济上看,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人员,是中国具有 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体现,也是加快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注意对他们实行保 护性和建设性的“开采利用”,不断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才有可能促进经济持 续稳定协调发展。从微观经济上看,建筑业的外施队已成为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基本 力量。只有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 感,提高他们的技术操作水平,才能完成建设施工任务,促进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

第三,从社会发展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逐步缩小,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目标;是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能够真正切实地把亿万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组织教育好,引导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增强文明意识、民主意识、学习意识,树立起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的新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必然会促进城市与农村互动,加快进步与发展的步伐,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第四,从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看。改革开放以来,脱离土地的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全国已有1亿人以上。他们进入城镇后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状况,他们的合法权益,他们的喜怒哀乐,作为工人阶级自己的群众性组织——工会都应该也需要了解、关注和关心。这既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深刻社会变革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作为压倒一切任务的现实要求。

总之,把大批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团结和凝聚在工会组织的周围,进而团结和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 维护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是调动和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 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需要。一句话,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二、探索在外施队中建立工会组织的新途径

在农民外施队中成立工会组织,与我们在企业内部吸收工会会员,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因而也给我们的相关工作带来种种新问题和难点。一是外施队与建筑总承包企业只有工程总分包关系,而没有直接的劳动关系,我们的角色只能是协助 、指导而不能代替;二是外施队流动性很大,自身人员不固定,所在工程也不固定,常 常是一家在多家做分包,如果不是全社会统一行动,工会组织系统的形成和坚持下去很 困难;三是外施队的情况千差万别,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成立工会组织的思想基础和外 在环境条件很多方面暂时不具备;四是外施队的组织管理系统呈多头状况,原籍、企业注册地、省市驻京办事处和总包企业都有管理义务和责任。总之,完完全全按照《中国工会章程》的要求,帮助外施企业组建工会在很多方面缺乏可操作性,必须勇于探索,适当变通,因地因时因企制宜地来推动建会工作。

为此,我们集团工会于2002年在五建公司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从2003年4月份开始分别在所属一建、三建、四建、五建、六建和安装公司、总承包部7个子公司,就外施队建立工会组织的基本情况、思想认识、要求提供哪些指导服务、如何建会以及建会后应重点开展哪些工作、怎样发挥作用等问题,通过问卷、座谈和个别了解等方式进行了调研。其中认为有必要建立工会组织的占84.4%;认为需要总承包单位工会组织提供帮助的占87%;认为工会组织成立后应突出“维护民工合法权益”,“协助抓好安全生产”和“抓好生活卫生管理”等重点工作的分别占95%、78%和67%,从而大大坚定了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经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集团工会全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外施队中组建工会组织的实施意见》。《意见》分总则、组建原则条件、建会程序、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协管任务和责任、外施队工会组织的职责、外施队工人入会和缴纳会费一般原则、外施队工 会经费来源和用途、管理等共六章二十一条,为全面推进外施队建会工作提供了依据和 办法。本着勇于创新的原则,我们提出先易后难,成熟一个组建一个,人数在50人以上 ,合作2年时间以上,管理力量相对齐备,具备条件的必须建立工会组织;暂不具备条 件的可先成立自我管理委员会,逐步过渡到建立工会组织。在建会程序上,我们提出按 《工会法》、《工会章程》规定执行,批准上报原建制上级工会和党组织批准,特殊情 况下可由总承包单位工会组织暂时协管。在协管责任上,我们规定了总承包单位工会的 六条协管工作任务;在外施队工会职责规定上,我们提出六条指导意见,突出了维护职 工合法权益、搞好安全生产、加强工人宿舍管理和搞好工人业余文体生活等四条主要内 容。在外施职工入会和缴纳会费方面,《意见》变通为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工 作半年以上,承认《中国工会章程》即可成为工会会员,由工会组织登记造册,暂不交 会费。关于工会活动经费,我们提出暂不执行从工资总额中提取2%的规定,可先由所在 外施队拨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给工会组织作为活动经费,实行“自筹、自管、自用”不上 交;在使用支出上则规定由工会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并记好台帐。

应该说,这些规定和措施在我们集团2003年新成立的19支外施队工会组织组建过程中,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也受到外施队职工的肯定。

三、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帮助外施队建立工会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任务,更是一项长期工作。原因之一,毛泽东早就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随着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帮助外施队职工实现从农民阶级到工人阶级的思想转变,绝非三天两早晨的事情。原因之二,在外施队中组建工会组织,是与外施企业自身的管理状况和所处的市场环境的规范程度紧密相连的。而目前外施建筑分包企业的多层次和建筑市场严重的不规范问题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原因之三,建会的方式方法和具体途径也有一个不断探索、完善和规范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正因为如此,我们提出了不搞“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运动式建会,而提出了创造条件、循序渐进的建会指导原则。

第一,是通过典型引路,抓试点,总结经验,发现难点,提出对策。2002年三季度我们以五建公司为试点,开始探索外施队建会工作。通过积极工作,重庆市华东建筑集团公司、安徽省郎溪县京安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河北省定州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三支外施队率先组建了工会组织,北京市总工会领导出席了成立大会表示支持和祝贺,集团工会和五建公司工会分别资助了活动资金、技术书籍和文体用品等。从三支外施队工会成立一年来的情况看,普遍反映较好。一是工会主席成了外施队领导的得力帮手,减轻了队长的工作负荷,思想工作有人做了,工人也有了找人说心里话、反映问题的渠道,保持了队伍的思想稳定。二是外施工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有了困难工会能帮助解决,如住宿问题、工资问题、家里临时出现困难等。三是枯燥的业余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工会组织成立了宿管会,有组织地开展了各种业余文化体育活动。特别是在2003年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面前,外施队工会协助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保证工人始终坚守生产岗位,保持了队伍的稳定。

第二,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在面上逐步推广。2003年初,我们把加强外施队管理作为条件之一,纳入集团“工程项目五星级达标竞赛”的评选办法;同时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并通过普遍调查、反复研讨,统一各级工会干部的认识,制定了《关于在外施队中组建工会组织的实施意见》。各建安施工企业工会都按照《实施意见》和集团公司工会积 极推进外施队建立工会组织的要求,抓了各自的典型,总结新的经验。最近,集团公司 工会又在评选集团“信得过外施队”的工作中,把是否建会列入了评选条件,并与集团 人力资源部一起召开外施队队长会议,宣讲工会十四大精神和市总工会的有关要求,从 而把建会工作进一步推广到45支信得过外施队候选队伍中,尽快推动他们完成建会工作 。

第三,重视外施队生活卫生条件的改善,组织相关活动,为广大外施队职工了解和认识工会组织,积极参加工会组织创造条件。为了给外施队建立工会积极创造必要的思想条件,我们抓住抗击非典的机遇,贯彻落实市政府的相关规定,与企业行政一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改善外施队生活进行了大量的硬件建设,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施队管理的若干规定》,组织开展了外施队职工书画比赛和获奖作品巡回展览 活动,提出让外施队职工在工地也有和家一样的感觉。在宿舍管理上,各单位都取消了 大通铺,购置了上下两层单人床,同时制作了衣柜、鞋架,统一购买被褥床单,保证每 人有2平米以上的空间;同时在生活区进行绿化美化,建立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初步 实现了旅馆化管理。各级工会组织也投资近60万元,帮助购置电视、洗衣机、台球、羽 毛球、乒乓球等用品,发动职工捐各类书籍5万余册,并和行政方面一起召开了外施队 生活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现场会,推进外施职工的自我管理,努力使软件与硬件相配 套。现各外施队生活区大都做到了食堂、卫生间标准化,同时有洗衣房、娱乐活动室、 浴室、理发室、小卖部、长途电话等,使外施队工人的居住条件和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了 极大改善和丰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为建立工会组织和工会建立后开展各 项活动提供了物质保证。

以上是我们在外施队中建立工会组织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取得一些经验,还有大量课题要回答。特别是如何在政治上引导、教育、提高外施队职工素质,尽快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我们要借工会十四大的东风,以两个“最大限度”为标准,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外施队的建会工作,努力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信赖的家,为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3-12-05

标签:;  ;  ;  ;  ;  

城市建筑业农民工工会形成的探讨_中国工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