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煤炭销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新型的时代经济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供应链金融对于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有着极其有效的帮助作用,固然这种融资方法可以缓解诸多困难,但是其带来的风险也不可小觑,本文立足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风险管理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具体可分为全面系统框架的研究运作机制以及银行、第三方和供应链节点企业三者之间的研究,为我国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相关体系研究,未来发展走向
供应链金融是中小型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随其而来市场经济风险也是被广泛周知的,许多中小型企业面对风险没有进行妥善的管理,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必须积极构建金融风险管理框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走符合我国市场情况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道路,才能推动我国中小型企业做大做强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一、供应链金融极其风险
越是核心的企业在供应链内部贸易中占有的优势地位越明显,因此某些大型企业习惯性的向上游赊销向下游压货,这样可以有效地将流动资金的压力转接到非核心企业身上,如此恶性循环之下,让本来就处于弱势的非核心企业经营状况更加雪上加霜,非核心的企业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其内部资金实力以及抵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又没有极强的融资能力,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供应商对核心企业的供货成本也会随之提高,这也就造成了市场上流通的货物销售成本提高,在这样的市场压力之下,如果没有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空间将是十分狭隘的,对于我国的供应链来说,市场的实际情况导致了供应链的竞争力一定程度的下滑,供应链是一种系统性的金融融资模式,银行在其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银行统筹全局站在不一样的角度降低供应链整体的财务成本,同时还要协调整个资金流的融资模式,而这种现象有助于与核心企业有业务关联的中小型企业缓解融资难的问题,供应链特定的融资模式,可以将财务管理规模化,通过相应的社会资源保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整个供应链具有极高的竞争力。
然而这种新型模式具有十分错综复杂的关系,与市场联系紧密,也正因如此极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具有不可低估的风险,中小型企业必须要面对的事实就是自身信用实力相对较弱,资产实力也远不及大型企业,这也使得供应链融资方式具有极高的风险,那么如何针对风险进行控制,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近些年来金融界设计出了供应链金融信贷产品,而这些产品也就是对现有信贷产品的组合和改进,为了保证中小型企业能够及时的归还贷款,银行通常以抵押的形式进行物质保障,并且寻找信誉相对良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监管,如此一来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如何有效的规避第三方物流公司与中小型融资企业的相互勾结,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使得国家财产受损,供应链融资过程中中小型企业是主要的服务对象,银行在贷款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中小型企业的信用情况和资金实力,还要考虑其发展情况和资信情况,为整个供应链运转做出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现状
供应链金融概念提出至今已有了十余个年头,从最初的框架和设想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针对其风险的特征进行考虑,供应链金融风险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在此过程中风险普遍存在,因此银行要针对不同的企业有针对性的做出风险预案,通过不同的解决措施,规避相应的市场风险,另一种风险则是由中小型企业在自身运营时造成,在对整个供应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应该梳理供应链各个方面的内在关系和业务关系,以此来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风险控制是通过事先制定预防措施回避风险、利用各类金融产品或组合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或通过合作方式引入第三方企业将部分业务外包来转移部分风险等。目前我国已有较为稳健的风控和监管体系,从理论研究角度看,杨晏忠(2007)提出识别、度量、控制和处理的风险管理四步骤,及风险回避和风险转移等五种风险管理主要形式。弯红地(2008)认为需要银行与核心企业建立新型合作的关系来减小风险规避机制失灵发生的可能性。李毅学(2010)从产业升级的角度考虑,认为中国的风险管理尤其是金融风险管理需要根据出现的新特征来制定中国式的风险管理战略以应对新的挑战。其中部分学者在协调控制和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主体上主要侧重于分析商业银行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张文春(2010)出银行可以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以降低和转移银行的贷款风险。康雅彬等(2011)提出商业银行进行风险控制的两个重要手段是现金流控制和结构性授信安排。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未来走向
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框架,时代在飞速发展社会经济走向是琢磨不定的,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供应链,金融管理框架才可以有效的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例如操作风险,在不同的融资情况下,中小型企业所给出的资产抵押,存货抵押等可能会由于市场的变动造成实际经济价值的变动,因此在风险管理时应该仔细地对市场走向以及融资产品进行风险分析,以求将银行的损失降到最低,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对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测试,根据银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的风险控制措施,并随着环境的改变不断创新,在供应链体系中银行是风险的承担者,而风险控制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是创新的工作,对核心企业的信用捆绑技术以及通过合作的方式引入其他风险承担者,当然这都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对风险的承担者进行合理的补偿,但是如何进行利益分配,这仍然是供应链融资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结束语
中小型企业难以进行融资活动是我国经济发展至今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供应链融资模式是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提出的相应解决预案,也是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方式,为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这种融资模式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必须针对实际情况对风险管理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该种模式向可持续方向不断发展,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魏莹.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8.
[2]熊洋.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论文作者:安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供应链论文; 风险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融资论文; 中小型企业论文; 银行论文;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