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科研定位探讨_教育论文

中小学教育科研定位探讨_教育论文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问题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教育科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科研作为一种独特的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活动,应当是整个教育主体(包括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因此,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实践者参与教育科研,或作为教育科研主体的组成部分,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正是基于此,中小学教育科研项目的有无,成为教育行政部门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指标。于是,中小学校纷纷争取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科研立项,其中不乏省级以上项目。可以说,当前中小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掀起了“教育科研热”。我们在对这种“教育科研热”肯定的同时,也应对这种“热”作“科学”的分析。中小学教育实践者所开展的教育科研是否与专职教育科研工作者所进行的科研具有同样的性质,承担同样的任务,采取同样的方法?这是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定位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中小学教育科研有可能流于“形式”,导致一种“科研浪费”。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在于沟通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科学研究就其最一般的含义来说,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与发现的活动。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建构科学知识系统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虽然我们说,教育实际工作者与专职教育科研工作者应同样是教育科研主体,但这并不能抹杀专职教育科研工作者与教育实际工作者之间的分工。无庸讳言,以建构科学知识系统进而指导实践为主要任务的专职教育科研工作者和以运用教育科学理论育人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实际工作者,不可能在同一层次上开展教育科研。如同让专职教育科研工作者去做大量的育人工作是不现实的,企图让教育实践者去系统地建构教育科学理论也是不现实的。试想一位每周可能承担十数节课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其他教育工作任务的中小学教师,究竟能有多少时间用来进行理论的探究?这决非否认中小学教育实际工作者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也不否认中小学教育实际工作者可以从事系统理论的建构。然而,中小学教育实际工作者开展科研确实与专职教育科研工作者开展的科研有不同的性质。如果说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在于建构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那么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就在于沟通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中小学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科研,是整个教育科研不可缺少的环节。

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对此已没有什么人会表示怀疑。但是,从理论的创造到理论运用于实践,并不如我们以往所认为的:理论工作者为实践者提供理论,实践者对现成的理论简单地进行操作。教育实践是一种社会实践,教育实践作为人的活动,服从于人文科学所揭示的人类生活最一般的性质:人的生活是人作为主体创造性展开的,人类生活的每一情境都是独一无二和不可重复的。教育生活也是如此,每一教育情境也是独特的。譬如,同一的教学内容,但是在不同的课堂上,一群特殊的人们围绕着它活动起来时,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及他们的相互主体性,便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教育情境。教育过程可以分析出最简单的几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但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要素,不是那种简单的物质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人的活动总是有意义的活动,教育活动过程是包含着“意义”的活动过程。所谓生活中的“意义”,是人所创造、并赋予客观世界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所传递的教育内容,作为主体的创造,是意义性的;教师在传递教育内容,学生在学习教育内容时,他们作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主体,总是以自己所能理解的方式来理解一定的教育内容。同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之间作出特有的“理解”与“诠释”。教育内容包含着创造它的主体所投入的价值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也把自己持有的价值观投入到自己活动的对象身上。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所持有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积极的期望或排斥,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趋近或回避等等,所有这一切构成了特定的教育情境。

由于教育科学理论揭示了教育现象的一般本质与规律,因而可以指导教育实践;但又由于教育科学理论并不能预测每一特殊的教育情境,因此从教育理论到实践,就有一个中间环节,即创造性地运用理论的环节,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中间环节。这一特殊的环节也是一个研究的环节,是解决如何把理论运用于特殊教育情境的研究。这一研究环节就中小学而言,必须也只有中小学教育实践者才能承担。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务, 在于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

应当承认,在近20年中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中,一些中小学教育实际工作者参与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功不可没。实践者不是不可以成为理论家,事实上一些优秀的实践者已经成为理论家。但是,由于中小学教育实践者在教育科研所处的特殊地位及其育人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务在于教育实际问题的解决。

这样说,无意贬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地位。理论的目的并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教育活动既然是一种特殊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教育实际工作者就直接承担着改造世界的任务。在教育活动中,主体的活动与那种同纯粹物质性的自然客体打交道不同,科学知识并不能作为直接的工具使用。不可重复的教育情境,使教育实践者不断地面对独特的教育情境和教育问题,对理论无法预测的特殊教育情境中的问题,教育实际工作者必须创造性地加以解决。用科研的术语说,就是要通过教育科研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中小学进行教育科研,主要的并不是因为需要教育实际工作者参与建构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不是要求教育实际工作者也象专门的科研工作者那样来开展研究,而是需要把育人的任务与科研统一起来。因为要更好地育人,所以要开展教育科研,而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教育实践者,面对独特的教育情境没有现成的解决问题的答案,需要通过研究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正是在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上,科研工作与育人工作统一了起来。

以教育科研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与经验性地解决实践问题,有根本性的不同。要成功地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就必须是“科学”的,因而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以实际问题解决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科研,并非不能为理论建构作出贡献,在理论与实践沟通的研究中,理论本身得以深化和丰富,甚至可以有重大的发现。

教育实际工作者也会参与一些由专职教育科研工作者主持的重大科研项目,在这样的研究中当然要以系统理论的建构为主要研究目的,但这种研究对教育实际工作者来说是参与性的,这些研究是以理论工作者为主的。对于教育实际工作者来说,大量的也是需要他们开展的研究工作,应围绕着实际教育问题展开。

三、中小学教育科研应以行动研究为主

中小学教育科研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性质和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主的任务,决定了中小学教育科研应以行动研究为主。

行动研究法自介绍到国内来,已引起了教育研究者们的注意。由于这种方法似乎不是严格的规范性的研究,而为一些专职研究者们所轻视。实际上,行动研究法的产生,它从社会科学的一般领域引入到教育研究领域,恰恰反映了人们认识到从理论到实践有一个中间的研究环节。行动研究法就是顺应这一研究而产生的。

所谓行动研究,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行动研究讲求理论与实际问题解决的结合,这正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性质。行动研究的主体一般认为是专家和实际工作者,是两者的合作,而以实际工作者为主要行动者,这也正体现了实际工作者开展科研的特点。行动研究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创造性运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行动研究法与中小学教育实际工作者研究的性质是统一的。

由于以往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缺乏对自身科研的准确定位,简单地以专职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目的和方法为参照,或一些专职科研工作者由于职业的习惯而以专职科研工作的研究规范来要求实际工作者,结果导致一些中小学教育研究者在研究目标与方法选择上的不当。

中小学教育研究工作者,是以实践者的角色参与科研,在研究素养的训练上不可能达到专职科研工作者的水平。中小学教育科研解决实际问题的性质,也并不要求他们采取专职科研规范性的研究方法。由于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定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一些教育实践者以十分“不规范”的方式来进行“规范”要求严格的研究。有许多被中小学教育研究者称为“实验”的研究,其实最多只是“试验”,或者是一种“不自觉”的“行动研究”。

根据人们的一般看法,行动研究与一般研究方法比较起来,有诸多适合教育实际工作者运用的特点:行动研究者并不要求在研究素养上有十分严格的训练,因而适合于作为非专职研究者的教育实际工作者;行动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建构系统的理论,而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等等,这就十分切合教育实际工作者研究目的与工作目的的统一。

人们对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行动研究的基本要素应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赖以解决问题的科学理论。行动研究要解决问题,但不是在经验的基础上解决问题,而是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因此对于行动研究者来说掌握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是开展行动研究的前提。第二是发现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发现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是仅依赖经验,而是根据理论对教育实践情况进行诊断,从而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症结所在。第三是制订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不是凭经验制订出来的,而是以一定科学理论为基础制订出来的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案。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发现并明确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再根据科学理论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了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统一。

标签:;  ;  ;  ;  ;  ;  

中小学教育科研定位探讨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