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海
(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卫生院 湖北利川 445418)
【摘要】相对而言,儿童护理工作比一般性的护理工作都复杂的多,这从客观上要求相关医护人员要懂得和掌握一些科学的方式方法,使护理服务工作更加贴近人性化,以确保医护效果实现最佳。
【关键词】人性化;儿科护理;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205-02
医学是认识人类生命活动规律,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医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医学的研究对象始终是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生理——心理——社会”型医学模式已不再是人类追求的最完美的模式,整体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体系正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关注。特别是在某些特定季节,儿科发病较多,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科学做好儿科护理工作,对医院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1.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
1.1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的重要性是基于儿科存在的某种特殊性。当一个儿童生病住院时,其父母必定格外紧张焦虑,往往会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引起患者家属的投诉。
在此情况下,作为护理工作人员,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又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还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到好处的护理,这样一来才能科学避免纠纷。
1.2 现代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客观上要求护理人员的素质也必须进一步提高。相对而言,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复杂,医疗纠纷也相对较多,这就需要儿科护士更要注重人文学知识的学习,在关注疾病的同时,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要,促进患儿早日康复。这样才能体现护理人员的风采和工作能力,能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亲合护患关系,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2.人性化护理的一些方法
2.1 作为儿科的护理人员,首先应掌握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年龄,流行季节,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母乳喂养及儿科学等等常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才能较满意地解答家长的提问,增加家长对护士的信任,稳定候诊者情绪,又能很好地对患儿的病情区别对待,协助医生诊疗。
2.2 要全面认识儿科急腹症的早期症状并做以区分。如小儿肠套叠、腹股沟嵌顿疝、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都有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询问有无转移性腹痛,以识别腹痛的性质,扪诊腹部,还可检查腹股沟有否肿物,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赢得时间。
2.3 要抓住年龄的特点来观察病情。如新生儿不哭、不吃、不动、体温不升是病重的表现;双眼凝视、眼神呆直多提示惊厥;婴幼儿高热要注意是否有激惹征,警惕惊厥的发生。
2.4 要掌握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和早期症状。如,甲肝春季发病较多,乙肝无明显的季节性。肝炎早期类似感冒,有发热、疲乏、纳差,还要特别注意观察皮肤、巩膜黄染及尿色变化。流脑的高峰是在3~5月份,乙脑多发生在7~9月份,冬、春季为麻疹的流行季节等。如发现患儿颈部有抵抗感,即安排隔离室诊病,医生诊断为“流脑”时,应使患儿早隔离,早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2.5 要熟练做好一般性护理,就诊前为病儿测血压和体温等,并及时解决病人及家属提出的疑问以及遇到的困难,真正做到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同样是腹泻的患儿,但因年龄、季节的不同,病因和治疗会有所不同。应针对每位患儿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说明“同病不同治”的原因,避免患儿家长在互相交流时产生疑惑。
2.6 富有同情心,理解父母的焦虑心情当患儿和家属来到时,护士应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热情地接待,真正关心、关爱、理解患儿,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与患儿交往,护士需适时调整询问和解释的方式,对于年长儿,要同情、关心、安慰,讲清检查治疗目的,配合的方法,消除其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3岁以下的患儿,因其不能理解复杂语言,注意力不集中、易被外界事物吸引、易受鼓励和激励等生理特点,态度更要和蔼耐心,用简单的语言通过鼓励、夸奖等方法,取得患儿的配合,并取得家长配合与心理支持。
2.7 要学会微笑服务,增加亲切感与信任感交谈时语言要体现平等、符合孩子年龄要求,有针对性地消除他们的疑虑、恐惧心理,使患儿积极配合诊疗工作。在就诊人数多的情况下,大家都想早一点看病,所以一定要做好按序就诊,并对特殊患者给予特殊安排。如对急症病人,体温39.5℃以上、抽搐、呼吸困难等急危重病人采取优先就诊原则。
2.8 要注重细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使用文明用语,在给患儿做治疗时,应礼貌称呼患儿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解释。在打针或输液、采血时,说一些鼓励性语言:“我知道你最勇敢了,你肯定会不哭的”,“小男子汉,你最坚强了,不怕痛的”等;对于一些能够合作的患儿在穿刺时,则让他们起一个榜样的作用,同时暗示、激励患儿,这样小孩子心理上能接受,就能很好地配合的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当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提供微笑服务,如主动触摸患儿、微笑面对患儿、主动表扬患儿,表达关心、体现理解、安慰、支持,使患儿有安全感。
论文作者:王洪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患儿论文; 儿科论文; 家属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语言论文; 小儿论文; 季节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