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无保护会阴助产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待产的初产妇12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62)与对照组(n=62),观察组产妇给予无保护会阴助产,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助产,对比两组初产妇的分娩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364±105)min、第二产程(54±31)min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评分、产妇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会阴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中给予无保护会阴助产,能够显著减少会阴侧切率,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质量及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初产妇;无保护会阴助产;分娩质量;满意度
阴道分娩是最佳的分娩方式,但是阴道分娩中,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会阴撕裂,甚至会造成产妇子宫脱垂、肛门撕裂,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大小便失禁等后遗症,严重的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1-2]。有相关研究称,分娩过程中无保护会阴助产的使用,可以减少产妇的会阴损伤[3]。因此,本文研究分析无保护会阴助产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产妇分娩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待产的初产妇124例,排除妊娠综合症、精神疾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本次研究均征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及产妇的同意,并与产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产妇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为62例;观察组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6.78±5.69)岁,怀孕周期38~41周,平均怀孕周期(38.44±1.32)周;对照组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27.11±5.82)岁,怀孕周期37~41周,平均怀孕周期(38.62±1.43)周;两组初产妇在年龄、怀孕周期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产妇给予无保护会阴助产,具体为:初产妇取截石位,在产妇宫缩期间,助产士指导产妇哈气,宫缩间歇屏气,反复进行,以帮助阴道扩张。当胎儿头部着冠时,助产士用手帮助胎儿头部缓慢下降。在分娩过程中也可适当采用腹压,不采用会阴保护助产,以减少产妇会阴的损伤[4]。
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助产,即会阴保护助产技术,具体为:初产妇取仰卧位,对产妇会阴部消毒,在宫缩时助产士利用右手向内上顶托产妇的会阴体,左手向下轻压胎头枕部,帮助胎儿头部慢慢的下降,待胎儿双肩背分娩出后,助产士松开右手[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时间、产后24h出血量、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产妇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窒息评分、产妇抑郁评分,新生儿窒息采用Apgar评分系统评价,分数越低,窒息也严重;产妇抑郁采用HAMD评分系统评价,分数越低,抑郁越严重[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处理本文数据,“ ±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行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组间行 检验,P<0.05,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分娩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评分、产妇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分娩情况对比
3 讨论
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通常都容易处于焦虑、抑郁或者恐惧,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从而导致产妇血中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非正常增高,使得其血压升高且心脏负荷加重,这对产妇和胎儿都是有着不良影响的。产妇在疼痛下的喊叫会导致过度通气,耗氧量急剧增加,容易引发呼吸性碱中毒,从而血管收缩以及氧离曲线左移,同时会影响到胎盘的氧供情况,使得产妇和胎儿处于低氧血症下,供氧能力也急剧下降,易发代谢性酸中毒,最终母体和胎儿内环境出现紊乱引起胎儿窘迫,结果是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的窒息率都在升高。
传统的助产理念一般认为若不进行会阴侧切,则可能导致产妇会阴重度撕裂,但却忽略了胎儿大小和在产程进展中指导产妇适时用力的重要性。因而,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取会阴侧切的方法,虽然表面上避免了产妇会阴大面积撕裂,但同时也给产妇留下了深层的切口,增加了产后出血、肛门失禁、产后感染的几率,而这些,对于阴道的损伤很大,不利于产后恢复,严重影响了夫妻间的生活质量。而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能够帮助产妇自然分娩,减少了会阴侧切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妇的疼痛,且住院时间缩短,只需3天。本文研究分析无保护会阴助产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24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评分、产妇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会阴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能够减少产妇的会阴侧切率,提高了初产妇分产后舒适度,并增加了分娩质量,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分娩中给予无保护会阴助产,能够显著减少会阴侧切率,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质量及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蔡玉娟,林丽萍,徐忠平等.改良会阴麻醉预防无保护助产会阴损伤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5,30(10):36-37.
[2]郑群英.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法与传统助产法的临床效果对照[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9):2670-2671.
[3]马丽娜.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1):51-51,55.
[4]王艳霞.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3):74-75,66.
[5]曹清莲,吕春华.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及心理支持对初产妇分娩的效果评价[J].浙江临床医学,2015,(9):1520-1521.
[6]秦连芝.拉玛泽分娩法联合改良会阴无保护接生对分娩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7):171-173.
论文作者:纳晔,陈薇薇,李正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会阴论文; 产妇论文; 初产妇论文; 对照组论文; 产后论文; 胎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