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论文_朱光南

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论文_朱光南

东莞市交建路面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东莞市 523518

摘要: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稳定和日常运营。而给排水系统设计要以城市的发展规划为基础进行统筹设计,这其中要考虑到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来进行分析。确保整个给排水系统建设的实际可操作性。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给排水设计规划,要综合各个阶段的不同方面的影响考虑,尽量可能的使城市给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的完善,以适应当前城市发展中内涝问题的有效处理,同时也提升雨水的利用率。从而为我国城市的稳定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发展保障。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建设;海绵城市理念;应用

1导言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城市建筑不断增多,许多地下给排水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并不容易,这是由于给排水系统的建立需要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且需要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这给城市给排水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海绵城市的理念,结合海绵城市特有优势优化完善城市给排水设计方案。

2海绵城市理念的分析

在国家进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可透水地面的面积越来越小。在这种不透水面积不断扩大的当前城市排水现状下,会导致雨水径流量不断的堆积,特别是在遇到暴雨的情况下,地下水就很难得到排除,从而也就出现了最近几年各地的内涝灾害。同时,不透水地面的面积增大,还会阻碍地表水无法顺利通过地下排水系统,从而使得日常的雨水量也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而从世界几个比较先进的排水处理国家来看,韩国首尔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给排水塑造的是可呼吸的水系统,有效的提升了城市水系统的可渗透性和地下的蓄水能力。作为水资源比较丰富的新加坡来说,通过对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海绵理念打造,提升了岛国的雨水疏导能力和地面的排水标准,使得整体水系统得以高效的循环。作为世界水循环处理典范的法国巴黎,则以大比例的投资将海绵城市理念充分的运用到城市给排水系统中,实现了较高的水循环收集和释放,从而也就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对雨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程度。

3城市给排水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加强城市的供水需求与排水建设,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生产建设,还对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客观因素环境与条件的限制,使我国的城市给排水建设水平还有待提升,不仅要进行给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还要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尤其是在先进理念支持下,加强对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但问题主要集中于雨水的收集方面,没有形成雨水的整体运行系统建设。

3.1缺乏完善的给排水设施

目前,普遍存在着城市排水管道老化的严重问题。但因给排水的建设施工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应用,不仅需要运用专业的技术、设备与材料,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与施工人员参与建设实施。此外,原有的地下管道系统不仅不能满足当下的城市雨水排放需要,还存在着一定的技术改造难题,管道强度不能够达到标准的技术要求,同时在结构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使其与城市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导致城市的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大,使雨水难以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

3.2气候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地球生态环境与能源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年来,气候的异常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破坏,产生极端天气,这种温室环境状态下的城市热岛效应不仅影响到人民的基本生活,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开发。在没有良好的城市排水系统为支撑的情况下,将会形成城市的内涝灾害,既加快了城市建筑物的老化,也对人民的居住环境造成一定威胁。如果一旦排水系统被内涝引发崩溃,不仅造成循环排水系统的失控,还会危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财产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雨水资源未能达到有效利用

雨水降落后大都会渗入地下,只有小部分会流失,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状态下的水系统循环,不仅补充进地下水,也能维持排水系统的平衡稳定,这对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建设柏油路面的不断拓宽,使雨水在直接排放过程中出现了流失,失去了合理利用的可能。因此应针对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进行合理的规划,借助海绵城市理念有效缓解城市的雨水流失问题。

4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4.1海绵城市-渗

现代城市建设中,最为常见的路面是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为代表的硬化地面,与此同时,城市的传统铺装包括市政公共区域景观以及居住区景观,大部分使透水性比较差的材料,进一步影响雨水的渗透性能。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中,通过透水铺装可以有效的缓解雨水渗透的带来的困扰,以此同时,相关设计师通过水渠或沟槽,将雨水引流到想要的区域。

4.2海绵城市-蓄

(1)蓄水模块设计所谓的海绵城市,从字面上来讲就是使城市具有海绵吸水的功能,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中,城市可以通过修建相应的蓄水模块,再不会占据太多空间的情况下实现对雨水等水源的存储。与此同时,设计师还会设计相应的防水布或土工布配合蓄水模块,以实现水源的存储以及排放,同时在结构的内部配置相应的进水管、出水管、水泵位置及检查井等设施。这些被存储起来的水源,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用于公共事业的开展,如厕所冲洗、路面清洁、草坪浇灌等,甚至还可以用于循环冷却和公共消防事业。(2)地下蓄水池设计要使城市发挥良好的蓄水功能,地下蓄水池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而蓄水池的设计主体主要分为八个部分:池体、沉沙井、出水井、高、低位通气帽,进、出水水管、曝气系统以及溢流管等。蓄水层在设计时,可以依据选用的植物不同而加以区分,例如:如果选择灌木或乔木等稍微大型的绿化植物,可选用轻质多孔粗骨料蓄积,应当保持粗骨料的粒径超过25mm,蓄水层的深度超过60mm;如果选择绿篱、藤本植物等小型植物,可选用粒径在80mm的陶粒,里面铺设穿孔PVC管,有利于土壤层对水分进行良好的存储。

4.3落实体系建设责任

海绵城市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特殊性,所以要想实现其广泛的推广,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选择一个适合海绵城市的区域,建立海绵城市的试点,对城市给排水系统中基础设施进行重点改造,并进行有效的统筹分析和科学规划与设计,使得给排水系统中的基础设施能够安全有效的运行。在试点运行期间,对雨洪水的利用是一项重点工程,要加大对此项技术的研究力度,利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技术,探索出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经验,使试点城市切身感受到海绵城市的优势,从而为城市给排水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给排水建设中,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必须结合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后加以综合应用,在坚持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建设过程中,进行系统的可操作性建设,为了能够达到以上城市发展要求,需要通过各项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各项能源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不仅需要对相关的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还要深入了解与掌握海绵城市的主要理念,进行优势发挥,使城市的给排水设计能够结合自然优势提升建设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梅.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2):164-165.

[2]王娟.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实践探微[J].科技经济导刊,2016(33):79.

论文作者:朱光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  ;  ;  ;  ;  ;  ;  ;  

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论文_朱光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