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影响刘慧杰论文_刘慧杰

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影响刘慧杰论文_刘慧杰

方正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800

【摘要】目的: 了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2月一2015年12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乳腺癌术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34例以及对照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理、社会、环境以及心理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1%,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6.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士应深入了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内心的感受,对她们进行全面的身心照护,帮助她们摆脱疾病及治疗过程的痛苦,重新唤起生命的意义和幸福。

【关键词】心理护理;康复指导;乳腺癌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249-01

前言:最近几年,由于医学技术逐渐的完善和提升,很多疾病可以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中药以及内分泌等,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5年生存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在诊治乳腺癌患者的过程中常常将患者的心理状态忽略,医务人员没有正确的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关注。本研究观察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并与常规护理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2月一2015年12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乳腺癌术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34例以及对照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护理其中对照组年龄28一46岁平均年龄(32.3士3.1)岁;观察组年龄30一49岁,平均年龄(33.4士2.8)岁。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调查内容

具体包括日常生活状态、精神、饮食、睡眠、面部表情、家庭配合与理解、疲劳、疼痛、对治疗的态度、同事理解、自身对癌症的认识以及治疗副作用等多项指标。

1.3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按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心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治疗,内容包括:心理干预: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掌握患者心理状态,采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治疗,对患者提出问题耐心解释,加强心理疏导,纠正患者的负性不良情绪,主动热情地向患者介绍该疾病的相关知识、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对患者的意义,鼓舞患者重新振作起来,卸掉心理包袱,树立起新生活的信念,重建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解除术后生活方面的疑虑,提供弥补乳房缺陷方法的信息,如乳房重建、佩戴特制乳罩、适当穿着;化疗引起脱发可以戴假发,并说明化疗结束后头发会再生;认知干预:向患者讲解乳腺癌术后放化疗治疗方案和术后主要事项等知识,提高患者对乳腺癌的认知,使患者认识到乳腺癌术后放化疗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行为干预:采用程序性肌肉放松训练和肢体功能训练,行为训练以播放磁带进行语言和行为引导,每次 30min,每周 2 次。指导患者学习放松内心意象法,放松内心意象法是指在渐进性肌肉放松的基础上进行意象性的想象,如想象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想象愉快的情绪、想象漂亮的图像。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1% (32/3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5 %(26/34),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内容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或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其核心内容即临床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由于手术切除乳房术后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自卑、烦躁等心理改变。特别是术后乳房的缺如引起的心理缺陷、术后放化疗的各种副作用和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引起的心理恐惧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经济和生存的压力,增加患者的生理、心理负担,乳腺癌患者一般有焦虑、怀疑与否认、恐惧、依赖、自私、悲观失望、求知等7种心理变化,严重影响了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功能等生存质量的各个方面,部分患者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自杀倾向。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开导患者,予人文关怀,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使患者在得到治疗的同时,减轻焦虑状态,树立自信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更健康姿态重返社会。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针对性地实施治疗性心理护理已成为乳腺癌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现代医学模式在不断转变,护理工作已经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核心内容是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为了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也在不断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只是疾病的消除,还包括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根治术时布置要对其生存期加以重视,也应在术后注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我院此次的实验说明,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使患者树立信心,提高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应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 吴美华,陈小红,刘爱琴,等,护理心理干预改善癌症化疗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7.14(1):85-87.

[2] 江宏珠,江妙玲.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 ,(15) : 182一183,186.

[3] 熊美玲.心理护理改善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29):103-104.

论文作者:刘慧杰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影响刘慧杰论文_刘慧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