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系统口腔种植临床病例临床探析论文_潘智勇,吴淑玲,陈鹏

山东省威海口腔医院 264200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种植系统在牙齿缺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随机选取本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均匀分成A、B、C三个组别。分别对这三组患者利用诺贝尔种植系统、ITI种植系统、奥齿泰种植系统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利用诺贝尔种植系统、ITI种植系统进行治疗的组别治疗有效率略高于采用奥齿泰种植系统治疗的组别,三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方法的疗效不会受到种植系统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种植系统;口腔种植;临床病例

前言:牙列缺损问题不仅会破坏患者牙齿的整体美观性,还会对患者的进食体验产生不良影响[1]。口腔种植修复是我国当前临床治疗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2]。为了更好地判断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方法的疗效是否与所使用的种植系统有关,本文随机选取本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应用不同种植系统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选取本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均匀分成三个组别,其中:A组患者20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该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8-36岁,其平均年龄为(27.2±3.6)岁,为其应用诺贝尔种植系统进行治疗。

B组患者20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范围在20-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3.7)岁,为其应用ITI种植系统进行治疗。

C组患者20例,年龄范围在16-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6±4.5)岁。A、B、C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这两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其应用奥齿泰种植系统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

所有患者除牙齿缺损问题之外,均无其他疾病困扰。

1.2方法

在利用不同种植系统为患者开展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之前,应在确保术前准备工作无误之后,对患者行局部麻醉。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定点逐级扩孔方法解决患者的牙齿缺损问题,辅以HCl溶液进行冲洗,在确保清洁程度合格时,根据患者所在组别为患者植入不同的牙齿种植材料。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的骨结合情况,具体包含骨密度致密或骨板再生、无变化两种。

1.4疗效判定依据

患者术后疗效的判定依据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无效。在术后利用X射线检查法及观察法对患者进行检查,若患者术后状况与术前状况无差异,或临床症状变得更加严重时,判定治疗无效。(2)有效。经口腔种植修复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牙龈炎症有所改善,咀嚼功能基本恢复。X射线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牙槽骨并未产生变化。(3)显效。X射线检查法的结果为:患者牙槽骨出现骨板再生或者骨密度致密变化。咀嚼功能完全恢复,且牙龈炎症完全消失。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20.0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进行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B、C三组患者的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A、B、C三组患者中,基于ITI种植系统的B组患者的疗效显效率最低,为55%;基于奥齿泰种植系统的C组患者有效率最低,为20%;ITI种植系统、诺贝尔种植系统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最高,均为85%。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诺贝尔种植系统、ITI种植系统、奥齿泰种植系统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本质角度来讲,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方法的作用原理为:通过在患者口腔中植入相关种植材料的方式,使得种植材料与患者的牙槽骨产生骨结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3]。

口腔环境的特殊性对口腔种植材料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骨结合方面。当种植体被植入患者的口腔之后,种植体与患者牙槽骨之间是否能够结合、骨结合速度快慢会对患者牙齿的美观性及正常饮食产生影响[4]。因此,种植材料应该具有良好具备促进骨结合的功能。第二,亲水性方面。患者的唾液、饮用水的过程使得种植体处于湿润过程中。具有亲水性特点的种植材料是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的基础。

诺贝尔种植系统、ITI种植系统、奥齿泰种植系统是当前我国口腔种植临床治疗中的常用工具。其中,诺贝尔种植系统的精准水平相对较高;ITI种植系统的骨结合速度相对较快;奥齿泰种植系统种植体的稳定水平较高,且有利于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5]。

本文通过随机抽取牙齿缺损患者的方式,将60例患者均匀分成A组、B组以及C组。利用上述三种种植系统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诺贝尔种植系统的治疗有效率为85%;ITI种植系统的有效率为85%;奥齿泰种植系统的治疗有效率为80%。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种种植系统在疗效方面的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口腔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种植系统。

结论:不同种植系统在口腔种植治疗中,疗效均较为显著,临床可视患者具体情况,对不同种植系统加以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健.不同种植系统口腔种植临床病例临床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11-113.

[2]卢佩佩,陈龙,陈海漫,沈梅洁,丁熙.口腔种植电子病历系统的研发及临床应用[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5,04:179-182.

[3]魏中华,王红.不同种植系统口腔种植临床病例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09:51-52.

[4]姜程成,刘铁,袁小苏.不同种植系统口腔种植临床病例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0-91.

[5]潘志勇.不同种植系统口腔种植临床病例125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9:81-83.

论文作者:潘智勇,吴淑玲,陈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  ;  ;  ;  ;  ;  ;  ;  

不同种植系统口腔种植临床病例临床探析论文_潘智勇,吴淑玲,陈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