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华丹
〔摘要〕美国教育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所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堂的提问,加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为突破口来尝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文高效课堂有效提问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语文学习似乎不像其他学科一样立竿见影,甚至课堂上也给人拖沓无效之感,一节课上下来收效甚微。那么,我们需要思考和讨论的是如何让我们的课成为符合新课程精神的有效高效的好课。常常我们在组内进行语文听评课的时候,总是有这样的遗憾:如果老师在提问时更精当些,提一问而动全文,这样的课堂是不是更有效。正如美国教育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所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堂的提问,加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做到课堂上的有效提问,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客观地说,新课程背景下要上好课需要老师许多新的业务能力,在备课时要比以前花更多的精力,需要老师不断地关注、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新问题。要使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思维能力,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它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一是研究文本。我们听一些名教师上语文阅读课,给人印象最深的一般都是他们的那一份从容和自信。他们的从容和自信从哪里来?就来自于他们对文本的高屋建瓴和深入透彻地把握和驾驭。我们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自己认真研读课文,课文中的方方面面自认为心中有数的时候,上起课来底气会显得特别足,而且对文本钻研得越深就越不怕学生质疑,无论是讨论还是讲评都会显得从容自信。现在教学资源极其丰富,特别是教参以及网上资源,为老师们提供了对文本的各种各样的解读,这在给老师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许多老师滋生严重的依赖性,不再去独立思考和研究文本,这种现象是极不可取的。其实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即使对文本的思考和研究达不到教参的高度和深度,但只要是我们自己进行了思考和研究,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内功”修炼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必定有所成就。
二是研究教法。在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启发式教学仍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渠道。语文课堂既不以单纯的感知为出发点,也不以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为出发点,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从课堂表现来看,有些老师的提问缺乏导向性,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不能真正的调动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对课堂提问一定要加强研究。首先是设计问题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对课文而言,覆盖全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这一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其次要能追问。光有问题,而没有追问,那么问题永远只能是个平面的问题,难以转化为学生实实在在的思维训练,也难以形成老师敏锐洞察、果断把握学生思维流向及流程的教学机智。有时候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哪怕就是追问一个简单的“为什么”,可能立刻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遗憾的是老师们此时常常缺乏追问而导致学生的思维“熄火”。
三是研究学生。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倒水”与“装水”的话,过去教师是只顾着把自己桶里的水倒完就算完成任务,一只只“装水的瓶子”里到底装了多少水老师是不问的,而此时这些“装水的瓶子”的状况是不一样的,有的瓶口斜在那里,有的倒在地上,有的连瓶塞都没有打开。新课程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这一只只“瓶子”的状况,想方法把斜着的、倒着的扶正,瓶塞没打开的打开瓶塞,然后再把水准确无误地倒进“瓶子”里,这才真正的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因此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不研究学生是不行的。
2 有效的提问技巧
2.1 把握难度,因人而异。学生的水平有差异,在课堂学习上,教师的提问应该要顾及整体。如果我们在提问的时候,问题都很难,学生很少能思考出来,那么就会直接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问题都很容易,又会让学生觉得思考的问题没有什么价值,因此要注意提问的难易程度。对一些水平略逊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较容易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尝试难度较大的问题;对于水平较好的学生要求相对拔高。这样就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2 留有时间,充分思考。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后,急于让学生回答,或者在学生一下子没有想到时,就急于在全班上说出自己的理解,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这样的做法是不恰当的。问题提出来后,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有时候答案不是最重要的,思考的过程和方法显得更主要。不急于求成,也无法急于求成,我们只有在不断的耐心的训练中才能提高学生的水平。
2.3 适当点拨,多点鼓励。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时候,他们会因为一些关节卡在那里。这时,老师的适当引导就很重要,不要,简单地让学生放弃,或者转去提问别的学生,这样子容易让学生受挫。适当用举例类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如果学生能成功答出问题,老师要及时肯定,那他必将受到无穷的鼓舞。
恩格斯说:“ 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恰当的、富有技巧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不但应该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的做法,也应该是一种让学生享受思维成功的活动。
作者单位:新疆和田地区第二中学
论文作者:杜华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6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课堂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高效论文; 文本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5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