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 066100
【关键词】蜱虫叮咬;野外驻训
1.病例资料
例1:患者男,27岁,因右侧颈部瘙痒1d,于2018年5月10日来我野战救护所就诊。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无发热,皮肤科检查:右侧颈部一6mm×7mm红褐色虫体,虫头部埋于头皮内,局部头皮红肿(图1)。
诊断:右侧头颈部蜱虫叮咬
治疗:局麻后行头皮梭形切除术,切除红肿的带虫体的头皮,切除后的虫体无活动,予以包扎换药及口服罗红霉素1周,嘱不适随诊。
例2:患者男,19岁,因左侧颞部疼痛瘙痒2d,于2018年5月16日来我野战救护所就诊。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无发热,皮肤科检查:左侧颞部一5mm×6mm灰褐色虫体,可见触角,虫体下方有血痂,局部头皮红肿(图2)。
诊断:左侧颞部蜱虫叮咬
治疗:局麻下行切除术,切除带虫体的头皮,虫体已死亡,治疗同例1。
图1 图2
2.护理措施
2.1伤口护理 蜱虫切除后彻底清洗伤口,用2%碘酊和75%乙醇溶液对被咬部位消毒,创面用无菌纱布包扎,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及时清洁换药。
2.2营养支持 给予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忌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2.3休息 蜱虫咬伤后注意多休息,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观察身体有无不适。
2.4病情观察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医生。
2.5心理护理 安慰病人,告知蜱虫咬伤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注意事项,帮助病人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6健康教育 在驻训官兵中宣传蜱虫咬伤的相关知识,强化官兵自我防范意识。在野外驻训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帽子、穿长袖衣裤、穿雨靴、戴手套等。遇到蜱虫咬伤时切勿用手强拔,及时到野战医院就诊。
3.讨论
蜱俗称坐虱,扁虱,草爬子或狗豆子等,主要寄生在家畜、鼠类等的体表,也可寄生在人体皮肤较薄弱,不易被搔到的部位[1]。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所致疾病大多数是人兽(畜、禽)共患病。本文两例患者均为在外训练战士,因训练以实战化出发,休息地点杂草丛生,为蜱虫叮咬创造便利条件。两例患者发现蜱叮咬后并未自行处理,及时到我野战救护所救治,予手术将蜱虫及周围红肿头皮切除,术后未发生蜱咬热等。蜱的口下板有许多倒刺,插入宿主皮肤内吸血时不易拔出,如果蜱头部口器埋于皮下,切勿硬拉,应予手术将完整虫体取出。
由于临床上蜱咬伤不常见,军医对本病认识不够充分,易出现处置不当,牵拉虫体,至口器残留皮下,导致皮肤病,重者危及生命。因驻训地毗邻内蒙古草原,草原牧民人群存在蜱传森林脑炎(TBE)[2]。外出训练演习时,做好卫生知识普及,做好隔离蜱虫的措施,搞好消杀灭工作,一旦被蜱咬伤,立即就医,取出虫体,同时应用抗生素,以防止虫媒传染病的发生[3]。
参考文献:
[1]张万生,于丽. 关于对“蜱叮咬”文章中治疗上的一点商榷[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1):10.
[2]张玉马. 关于呼伦贝尔草原地区森林脑炎1例特殊症状报告[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6):175.
[3]孟凤霞,刘起勇,鲁亮,等. 我国重要媒介生物抗药性监测系统[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二届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国际论坛论文集.2008:78-81
论文作者:许金翔1(通讯作者),王欣蕾2,胡亚丽 3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咬伤论文; 虫体论文; 头皮论文; 救护所论文; 患者论文; 野战论文; 红肿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