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治疗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推广意义如何。方法:选取了我院外科自2014年11月—2015年的9月间收入院治疗的90名老人患者,这些老年人的年龄均在60岁以上,并且都进行了且股骨手术。将这90人任意分成两个组,其中一组45人,在手术中对其使用的是全身麻醉的方式;另一组45人则采取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通过测试技术评价手术前和手术后病人的认知能力。结果:将相关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采取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的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高于采取全身麻醉方式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差异较小,研究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的患者认知能力收到的影响比采取单侧腰—硬联合方式进行麻醉的老年患者影响更大,因此,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老年床上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意义深远。
前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计划生育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但是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逐渐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值得我们的关注。尤其是老年人患者在手术之后的认知功能也逐渐成为了临床研究的关键之处。实践中,不同手术中的麻醉方式对患者的认知能力影响不同,差异较大,因此,本次试验选取了我院外科自2014年11月—2015年的9月间收入院治疗的90名60岁以上股骨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手术麻醉的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做分析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了我院外科自2014年11月—2015年的9月间收入院治疗的90名老人患者,他们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任意将这些人分成两个组,每组有45人,其中一组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麻醉,其中有16名女性与19名男性,他们的年龄在最小的为62岁,年龄最大的为73岁,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8.6 岁,他们之中有9个人患有高血压疾病,另外还有6个人患有糖尿病,还有9个人需要施行股骨近端的髓内钉内固定,有8个人的人工股骨头需要加以置换,10个人有股骨颈骨折的症状;还有一组采取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的45名患者之中,有 21名女性和24位男性,他们的年龄最小的为63,最大的为75岁,他们的年龄平均69.2 岁,这其中,有7个人患有高血压疾病,还有9个人患有糖尿病,12个人需要把股骨近端的髓内钉内加以固定,9个人要对人工股骨头加以置换,11个人有股骨颈骨折的情况。这些;老年患者在手术之前均接受了认识能力的测试,测试结果为所有的病人的认知能力都在18分以下。
1.2麻醉方法
在实施手术之前,对90名研究患者都注射0.5毫克的阿托品以及0.1克的苯巴比妥钠,给药的方式是肌肉注射。在开始正式进入到手术之后,马上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相关事项的监测,随后根据两组的不同情况分别实施不同的麻醉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的一组,在手术前,根据患者的体重,给予每公斤体重1.5毫克的丙泊酚,每公斤3μg的芬太尼和每公斤0.2毫克的阿曲库铵,使用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在手术进行过程中,需要患者吸入以及对患者静脉注射复合使用的麻醉剂成分是,患者每公斤体重2毫克的丙泊酚及百分之2的异氟醚;手术结束之后,需要给予患者0.001% 的芬太尼,通过静脉自控来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其含量约为6毫升左右,并且保持每个小时注射两毫升的速度持续给药,每次给药的剂量为0.5毫升,时间为15分钟,镇痛的时间需要持续连48个小时。采取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的一组患者中,按照患者的病情给患者确定适当的体位,将0.75% 罗哌卡因2毫升和1毫升蒸馏水配成3毫升轻的比重液;还可以将2毫升的0.75% 罗哌卡因以及1毫升10%GS混合成3m毫升重的比重液;在15秒以内把麻醉剂注射进入蛛网膜下腔,之后让患者保持体位15分钟。手术结束之后把200毫克的罗哌卡因和10毫克的毕吗啡加入到10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做硬膜外得术后的自控镇痛,开始的剂量是两毫升,以每小时两毫升的速度和剂量持续给药,每次给药的剂量是0.5毫升,时间确定为15分钟,镇痛连用的时间为48个小时。通过实施不同的麻醉方式,我们发现,90名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都能够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他们的血压虽然有一些变动,但是波动的范围都在正常值的百分之20以内。除此之外,将患者术前一天及术后第一天的早期认识功能评分。再通过一系列测试,对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行检测。
2结果
将相关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采取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的老年患者发生认知能力障碍的比率为百分之8.98,采取全身麻醉方式的患者的认知能力障碍比率为百分之34.09,因此发现,采取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的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能力高于采取全身麻醉方式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差异较小,研究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3讨论
我国的老年群体比较广大,老年患者也十分多,由于年龄增长,老年患者的大脑机制开始出现减退趋势,如脑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脑沟变宽等,这些变化使得临床采用麻醉药物时会对病患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采取何种麻醉方式能最大化减轻前述影响,同时降低 认知能力障碍的发生率,已然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手术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术后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术后认知能力障碍。术后认知能力障碍属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有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以及记忆受损。就当前来看,具体的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中枢炎症、乙酰胆碱等有关。现如今的研究提示其发病与患者年龄、术前合并的心脑血管疾病、创伤、手术刺激、麻醉药物、术前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及低氧血症等有关。
通过本院研究可知,对老年创伤病患而言,采取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比传统全身麻醉方式获得的效果更加,采用单侧腰 - 硬联合麻醉处理,术后早期认知能力评分与术后认知能力障碍发生率都明显优于采用全身麻醉,差异性在合理范围内,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对于老年创伤患者而言,术中采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比全身麻醉对病患认知功能的影响要小,并且认知能力障碍的发生率也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斌,何康梅,张晓庆 . 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26(2):110 — 112.
[2]陆利君.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4,9(4):260—262.
论文作者:李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9
标签:患者论文; 认知论文; 方式论文; 术后论文; 老年论文; 能力论文; 手术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