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我国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略论我国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新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的前提是建立在“经济发展”这一概念上的。所谓经济发展是指经济总量不仅增长,而且经济结构也得到改善。但产业经济学作为西方传统经济学的分支,必然受到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影响。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在迅速增加,在很多领域,自然资源的消耗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引起了这些资源的枯竭。另一方面人类经济活动所排放的废弃物迅速增长,超过了生态环境的净化能力,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些都迫使人们不得不对可持续发展引起重视。可持续发展观已经在各个领域对传统发展观提出了挑战,产业结构理论也应该而且必须被赋予新的内容。

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关系可分为三种:(1)向自然索取资源;(2)向自然排放废弃物;(3)作为自然的产物和经济活动主体的人的素质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经济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和社会代价最低的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上述三种关系,从而使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和社会代价降至最低。因此我们在制定经济政策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必须考虑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和提高人口素质。通过对产业结构理论深入的分析,我们从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演进过程看,这些目标也是可以实现的。

二、模型及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总量上经历了一个时间较长的快速扩张过程,但长期以来我们没有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产业结构,因而遇到了目前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经济结构调整期,产业结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不发达以及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我们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我们在调节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处理好与生态环境的三种关系。因而针对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具体的产业结构问题,我们从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三种关系出发,建立下面一组相互联系的经济计量模型,将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效用进行实证分析。

 EC=4.22-0.12TI(-1)(1)

(4.13)

 (-3.59)

 R[2]=0.65F=7.59 样本区间:1988~1996

 PM=70918.45-699.87TI(-2)-1436.9TE(2)

(5.82)

(-4.11)(-2.12)

 R[2]=0.77

F=14.81

 样本区间:1987~1998

 LOG(CS)=0.29+0.14LOG(TV)+0.05TE(-1)(3)

(1.30)

(6.72)

 (4.48)

 R[2]=0.96

F=116.16

样本区间:1986~1998

1.产业结构与资源模型。为了实证地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我们建立了模型(1)。模型中圆括号内为T统计值(下同)。EC表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它是能源消费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值。EC的具体数值反映了GDP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源消费所增长的百分比,从而可以反映出一国能源利用率的情况,如果EC下降则说明该国能源利用率提高。TI(-1)表示观察年份上一年的第三产业的比重。这一模型反映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能够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一个百分点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将会下降0.12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与环境模型。显而易见,产业结构的升级不仅可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们通过建立模型(2)来分析。模型中PM表示污染事故的赔罚款总额。一般说来,如果一个国家的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污染事故就会减少,污染事故赔罚款总额也会相应的减少,因而此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国的环境状况变化情况,TE表示高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在整个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TE数值的上升可以反映出一国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TI同模型(1),从模型(2)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我国的环境质量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3.产业结构与人口素质模型。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都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客观上刺激人口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建立模型(3)进行分析。其中:LOG(CS)表示在每万人口中的大学生人数的对数。这一数值的上升,表明一国人口素质的提高。LOG(TV)表示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值。TE同模型(2)。从模型(3)中可以看出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结构的高技术化能够有效的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三、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三次产业之间的比重结构来看,我国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8.1:48.2:23.7变为1998年的18.4:48.7:32.9。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有了大幅提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第三产业在总量和内部结构上都显得比较落后。从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上看,我国仍以传统的商业和服务业为主,而信息产业、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新兴产业发展都不够快速。从模型(1)中可以看出,倘若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能源消耗系数平均将会下降0.12个百分点;从模型(2)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污染事故赔罚款额将下降699.87万元。根据上述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且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另外模型(3)表明第三产业比重增长1%,每万人口中大学生的人数将平均增加0.14个百分点。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来从事这些行业,而从事这些行业的专业人员的不足往往使这些行业的工作人员能获得较其他行业更高的收入,从而促使人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便使自己能够胜任这些行业。所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促进经济发展更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加快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二产业比重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1998年已占48.7%,但其内部结构仍不太合理的,主要表现在加工工业的低水平重复及地区产业的结构趋同。在工业结构中加工工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大量的是一般性的工业品生产,高技术产品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进口,自主开发和生产的能力不强。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达93.5%以上,并且重复建设严重,建设项目和改造项目大都是集中在一般水平的加工工业,因此我国工业结构迫切需要调整、加快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的步伐。从模型(2)、(3)可以看出高技术产业的比重每增加1%,污染事故赔罚款额将平均减少1436.9万元,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将平均增加1.48%。这说明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减少了工业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而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上升后,由于社会总的生产技术水平上升,必然能够对资源进行更有效更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通过模型的实证分析,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不仅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更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加快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宏观上讲就是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从微观上讲则要加快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任何产业政策都要作用于企业才能发挥作用。由于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产权模糊,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从而往往使正确、积极的产业政策不能通过市场对企业进行有效地调节,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继续致力于加强市场体系的建设,使各种要素能够自由地流通;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同时对广大中小企业加强引导,使他们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通过建立起高效的市场体系和企业组织结构,一方面产业政策能够积极有效的发挥作用,引导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有效的利用各种要素,提高生产率,从而使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

2000年5月

标签:;  ;  ;  ;  ;  

论我国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