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产业创新的政策内容及其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对策论文,建议论文,政策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前言
1.流通产业从未端环节转向先导环节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结束了长达50年的短缺经济,进入了一个相对过剩经济时代。不仅一般商品严重过剩,而且名牌商品同样过剩。这样,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则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在短缺经济下,一切围绕生产转,生产居于中心地位。只要产品能够生产出来,销售不成问题。这是一个生产至上的时代。而在过剩经济下,一切围绕流通转,流通居于中心地位。只要产品能够销售出去,生产不成问题。这是一个流通至上的时代。在短缺经济下,生产决定流通,生产处于决定地位,流通处于被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价值创造是最重要的;而在过剩经济下,流通决定生产,流通处于决定地位,生产处于被决定的地位,也就是说,价值实现是最重要的。通常,在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其停留在生产过程中的时间仅为10%左右,而停留在流通过程中的时间则为90%,根据时间价值规律,流通过程的重要性大大高于生产过程的重要性。
就供应链而言,过去是制造商做“链主”,上游企业整合下游企业;现在是流通商做“链主”,下游企业整合上游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过去是大生产、小流通,流通成为生产的一部分,现在是大流通、小生产,生产成为流通的一部分。2001年,沃尔玛取代通用排名世界500强之第一位,标志着流通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就价值链而言,在厂商主导模式下,其业务流程为:研发→制造→销售(顾客)。这里,销售位于价值链的末端环节;在客户主导模式下,其业务流程为:研发,围绕销售(顾客)从事研发;制造,围绕销售(顾客)从事制造;服务,围绕销售(顾客)从事服务。这里,销售位于价值链的先导(核心)环节。
2.流通产业从传统流通转向现代流通
(1)就流通平台而言,现代流通基于信息技术。以IT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改变了整个产业的运作方式、盈利模式,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近乎零时间、零距离、零成本的交易,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即时互动,流通渠道趋于扁平化。
(2)就流通模式而言,现代流通基于物流配送。目前,物流配送业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是现代化大流通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将仓储业、交通运输业、配送业、批发业、零售业等高度整合融为一体的能力。近几年来,不仅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而且第四方物流(即所谓的“皮包公司”)的地位正在日益提升。
(3)就流通形态而言,现代流通基于虚拟运作。传统流通企业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实行纵向一体化运营的;而现代流通企业基于核心能力,实行横向一体化或虚拟一体化运营。他们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集中经营核心业务、核心环节、核心流程,而其他一些非核心性工作则实行外包,由合作者来完成。
(4)就流通方式而言,现代流通基于网络流通。目前,全球企业正在面临以价值链重构为主题的“大洗牌”,每一企业只能根据自己拥有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资源,从事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某一区段。任何企业,必须融入某一价值链中才能生存发展。过去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现已变成了一个价值链与另一个价值链之间的竞争。而且,一个企业其所融入的网络规模越大,运行平台越高,运行效率越快,运行成本越低,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
(5)就流通空间而言,现代流通基于全球流通。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得不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积极参与国际流通。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经济一体化,绝大多数流通企业都将成为国际流通链条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为了提高流通效率,大家必须在各方面遵守共同的规则。
(6)就流通要素而言,现代流通基于广义流通。流通,不仅包括商品流通,而且包括资本流通、货币流通、技术流通、土地流通、劳动力的流通、产权流通,等等。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纳入流通的范畴越来越广,流通要素日益增多。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流通研究是以商品流通为主,同时兼顾其他流通。
综上所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一方面流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另一方面流通本身已大大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概念界定。适应以上重大变化,中国流通产业政策创新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二、流通产业融合政策
1.产业的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厉无畏、王慧敏,2002)。早在20世纪70年代,产业融合就在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等信息产业部门初见端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产业革命,逐步延伸至其他所有产业。
流通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围绕第三产业发生的产业融合最为突出。一是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的渗透。过去,农业相对独立,农业生产、加工、研发、销售、服务基本处于分离状态。现在,在产业融合规律的作用下,传统农业生产与加工工业、流通产业出现了加速渗透的趋势。所谓现代农业,就是传统农业在融合第二、第三产业的基础上而实现的农业生产、加工、研发、销售、服务的一体化。在一体化体系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界限消失了。可见,所谓的农业产业化,实际上是围绕第一产业,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二是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渗透。就制造业内部而言,其服务化的比重越来越高。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其销售额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早在1998年就高达67%。目前看来,市场分析、投资风险研究、产品设计、人员招聘、培训、软件开发、通信保证、法律咨询、金融保险、客户服务、贮存运输、广告宣传等服务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和作用日趋扩大,以至于出现了制造业的服务化发展。与此相适应,一个制造企业,其利润来自制造业的比重在不断降低,直至退居次要地位;而来自服务业的比重则在不断上升,直至占居主导地位。三是第三产业内部的相互渗透。例如,流通产业正在和进一步向第三产业其他领域渗透,诸如休闲、娱乐、餐饮、旅馆、展览、教育、培训、旅游、会议中心等,如,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于一体的购物中心前景看好。再如,大型零售商业集团把经营触角向房地产业、饭店业、租赁业、旅游业、娱乐业等多种产业领域延伸,形成一种复合型的新兴产业。
2.产业融合发展引致的重大变化
产业融合,导致了产业边界、产业管制和价值来源的重大改变。一是产业边界趋于模糊。过去,各个产业自身都有着清晰的业务边界、市场边界,各自趋于独立运行状态;现在各个产业部门发生相互交叉与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流通产业向上延伸,形成了与制造业的融合;流通产业向下延伸,形成了与服务业的融合。二是产业管制趋于单一。由于产业融合突破了产业分立的限制,过去那种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管制体制架构发生动摇。不同产业的企业分属不同部门管辖,而且企业的经营范围又受到严格的限制,从而使得产业的融合发展非常困难。这样,传统管制在新的产业融合面前不可避免地由多头管理走向统一管理。也就是说,产业管制必须适应产业融合的发展而做出改变。三是价值来源趋于融合。斯密时代,分工是创造价值的重要源泉。在此理论指导下,产业内部越分越细,产业分立是产业形态演进的主流模式;后斯密时代,融合是创造价值的重要源泉。在此理论指导下,产业之间交叉渗透,产业融合是产业形态演进的主流模式。现在看来,价值越来越多地来源于各个产业之间的边界处和结合部。这样,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规律的产业整合能力将是赢取竞争优势,获取高额价值的关键所在。
3.基于产业融合的流通产业发展
鉴于流通产业环节定位和流通产业融合发展规律,中国流通产业界定政策亟须做出以下重大调整。
(1)以流通产业为主线重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短缺经济时代,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实际上是围绕着制造产业为中心开展的,制造企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龙头企业。如果说存在产业融合的话,那也是制造企业处于供应链的“链主”地位。进入过剩经济时代,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必须转向围绕着流通企业为中心而展开,流通企业将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龙头企业,以流通企业为“链主”向上整合制造企业,向下整合服务企业。与此相适应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结构、就业结构重心亦从制造企业转向流通企业;整个国民经济的利润来源、运行效率重心亦从制造企业转向流通企业。过去,只有大生产,才有大流通;现在则倒过来了,只有大流通,才有大生产。惟有抓住流通融合这个核心环节,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才能“纲举目张”,跃上一个新的平台。因此,适应国民经济从“生产中心论”到“流通中心论”的转变,适应流通产业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末端产业”升位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先导产业”的变化,建议以流通产业为主线重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
(2)从按“小流通”概念制定政策转向按“大流通”概念制定政策。大流通以商品流通为主体,涉及贸易(进出口)、运输、仓储、批发、零售、配送、金融、售后服务等各方面,形成了广义的大商业概念。也就是说,过去我们是按照供应链(价值链)的某个环节来制定流通产业政策的,各个环节之间彼此独立,而且可能相互矛盾,这造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低效运行;现在则应按照整个的供应链(价值链)来制定流通产业政策,可以说是从“环节”政策转向“链条”政策。由于每条供应链都是从生产到消费的一体化指向,因而可以极大地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
(3)取消企业经营范围限制。严格限定企业经营范围,这是产业分立时代的必然结果;而产业融合发展直接促进了产业创新,通过供应链把上、中、下游相关联的产业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产业形态,这其中既包括技术创新,又包括制度创新,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这里,没有融合,就没有创新,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取消企业经营范围限制,有利于尽快建立适应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创新的推动机制。
三、流通产业体制政策
1.传统流通产业体制弊端
目前,中国流通产业体制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期间虽然经过几次大的变动,但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属性”没有根本改变。其突出弊端是流通空间分割和流通要素分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流通管制混乱。
(1)地区分割。目前,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就国内市场而言,不仅存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际之间的商品贸易阻碍;而且在同一省(直辖市、自治区)内,各个市和市之间、县和县之间的商品贸易障碍同样非常严重。据非官方统计,中国省际商品贸易占国内零售商品贸易总额的比例已由1985年的37%下降到2001年的25%左右(晁钢令,2003)。地区分割还表现为城市商品流通和农村商品流通的分离等。
(2)部门分割。目前,各种形式的部门保护主义和行业贸易壁垒异常严重。除粮棉、石油、成品油、烟酒、食盐、药品等某些特殊商品外,其他众多商品流通仍然处于分割状态,一个行业一套系统。诸如农产品流通和工业品流通分离、消费资料流通和生产资料流通分离、物质产品流通和精神产品流通分离、有店铺商品流通和无店铺商品流通分离,等等。近几年来,尽管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取消了若干主管部委办局,但实际上目前的行业协会、集团公司仍然具有“主管部门”的职能,起着分口把守、“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作用。
(3)所有制的分割。目前,国有流通企业仍然享有较为优越的政策优势,政策资源乃至一些市场资源仍然比较多地集中在国有流通企业中,如,上市融资、某些特殊商品流通的市场准入权等。这样,非国有流通企业和国有流通企业之间事实上不可能处于一种平等的竞争地位,WTO框架下的国民待遇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4)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分割。从2003年4月起,尽管取消了国家经贸委,把内贸和外贸行政管理机构合并,在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的基础上新组建了商务部,有了国外类似机构,如,日本的通产省、英国的贸工部、美国的商务部等,但是目前看来,即使形式上统一在商务部里,内贸和外贸工作实际上仍然处于“两张皮”的状态,二者的有机融合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5)生产和流通的分割。不仅流通内部存在诸如地区分割、部门分割、所有制的分割、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分割等问题,而且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看,生产没有纳入流通之中,各自仍然处于独立运行状态。长期以来,我们重视了生产领域的大公司、大集团建设,而忽视了流通领域的大公司、大集团建设,更忽视了将生产和流通合二为一的、以流通为主导的大公司、大集团建设。
2.现代流通产业体制取向
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出发,今后我国商品流通体制原则上可分为两大板块:一是特殊商品流通。如,石油、食盐、药品等,确定从事特殊商品流通的市场主体资格,采取资格认证、许可经营、特许经营等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管理方式,实现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而且,从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看,纳入特殊商品流通的范畴应该不断缩小。二是一般商品流通。除少数特殊商品外,其他绝大多数商品都应打破地区分割、部门分割、所有制的分割、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分割,形成政策统一、竞争有序、高效畅通、网络一体的商品流通管理体制。其中,下列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要重新认识某些特殊商品的属性。目前,对于“特殊商品”的认定,我们仍局限于计划经济、短缺经济的概念。一是把某些特殊商品仍然作为“战略物资”看待,政府担心“危急状态下的失控”。事实上,在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体制健全的情况下,平常时期,特殊商品的流通和一般商品的流通没有什么两样。过去,我们认为“东西买不到手是最不安全的”;现在反过来了,“东西卖不出去是最不安全的”。二是某些特殊商品实行国家控制,并不意味着一定需要国家经营。像“国有民营”那样,通过一定的规制,可以采取“国家控制、非国有企业经营”的模式,最大限度降低特殊商品的“特殊性”,回归特殊商品的“商品性”。例如,对黄金、粮食、棉花、烟酒等商品的流通,应尽可能将其置入一般商品流通范围。
(2)不能就流通论流通,流通体制的问题根源在于生产体制。在地方政府权力下放后,国内省市之间设置了五花八门的流通障碍,而地方贸易保护主义等于把一国分成许多“经济小国”,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这无疑是与世界发展主流背道而驰。研究表明,地方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结果。据反映,在全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将汽车作为支柱产业的有22个,将现代通信电子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有24个,将石油化工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有23个,将机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有25个。在利益机制驱动下,生产领域的产业趋同必然导致流通领域的地方保护。因此,惟有通过生产体制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通体制问题。以价值链重构为核心的产业革命,使企业不再追求价值链的完整性,而是专注于价值链上某一环节、某一区段,做专做精做强做大,纳入全球制造产业网络。
(3)加快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统一。目前,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两个市场已经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而且,世界贸易组织要求一国经济运行由过去的国内、国外两套规则并为一套规则,即在政策、管理、机制、体制上的高度统一。因此,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统一,既是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改革商品流通体制的需要。①通过价格机制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统一。目前的价格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障碍。为了实现两个市场统一,首先,需要矫正国内价格失真和价格扭曲问题,使价格能够真实地反映中国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其次,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国内企业要逐步转向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计算产品成本、利润和售价的轨道,中央政府要以国际价格作为评价国民经济活动的依据,从而使国内价格逐步向国际价格靠拢。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导致资源在国内外间的有效配置,从而加快中国经济国际化的进程。②通过关税机制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统一。在封闭型经济体制下,关税机制的主要职能是保护本国国内的生产和流通,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分离。在开放型经济体制下,关税机制的主要职能是把本国的生产和流通纳入国际市场的体系中,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存在差别时,通过关税机制来缩小这种差别,逐渐使内外市场一体化。③通过汇率机制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统一。国际间的贸易和非贸易往来,牵涉到不同国家之间货币的兑换。合理的货币兑换率是一国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关税机制发生作用相仿,在封闭型经济体制下,汇率机制的主要职能是使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相分离。为此,一国政府一般采取汇率高估、汇率管制、多重汇率等做法;在开放型经济体制下,汇率机制的主要职能是使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相一致。为此,一国政府一般实行法定汇率贬值、下浮和单一汇率等政策。
四、流通产业开放政策
1.中国流通产业开放现状
1992年7月以前,中国禁止外商在境内开办独资或合资的零售、批发企业。但是,法律上允许外商投资的生产企业,在中国国内销售合同规定比例内的产品,外商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中国的国内贸易领域。从1992年7月起,中国政府决定对外商试验性地开放商业流通市场尤其是零售业。199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颁布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据统计,自1992年开始试点至2002年9月,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387家。目前,国际上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有80%进入中国,如沃尔玛、家乐福、伊藤洋华堂、欧尚、好又多、万客隆、宜家等,期间经历了从单店到连锁、从中方控股到外方控股、从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的发展。目前,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已在食品、日用品、家居等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流业态为仓储商店、大卖场、大型综合超市等。从长远看,电器、图书、音像、药品将会成为外资经营的重点。尽管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发展很快,但据目前统计,外商投资零售企业还不到中国大陆零售企业的千分之一,网点数仅占全境零售网点数的十万分之三左右,其销售额占中国大陆社会消费品总额的比重还不到5%。即使在地方自行批准合资零售企业最多的上海市和深圳市,外商投资零售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不到10%,而合理的比例大体在30%左右。
2.深化流通产业开放的政策取向
(1)按照国际惯例运作,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进入,对于改革国内商品流通体制,加快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按照国际惯例开放国内流通领域将作为一项政策而制度化。根据研究,不少国家都通过立法作出规定,对外商设立新的大型零售商店需要进行“经济需求”方面的审查,审查的标准是当地人口密度,现有商店的数量和服务地域范围,新开店可以创造的就业机会,等等。当然,这种审查对本国的投资者也同样适用。我们认为,中国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国际通行的办法,在宏观上进行必要而有效的控制。
(2)充分利用跨国采购集团融入世界体系。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跨国零售集团从中国采购出口的商品达300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出口总额的12%。其中,美国沃尔玛从中国采购额达103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4%,占沃尔玛全球销售总额的近10%;法国家乐福从中国采购额为35亿美元;麦德龙从中国采购额为50亿元人民币。据统计,2001年进入世界500强跨国零售集团的全球销售额超过了15000亿美元,而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中国产品的金额约为300亿美元,中国产品所占比重仅为2%。为此,国家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旨在鼓励和方便外国大型连锁商业企业采购中国产品。与跨国采购集团对接,充分利用跨国采购集团把我们带入全球市场,融入世界体系,这应成为中国产品“走出去”的一项基本国策。
(3)扩大“走出去”的步伐,积极举办海外投资商业企业。对外开放,既包括“引进来”,也包括“走出去”。在鼓励生产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今后则更多地转向鼓励流通企业“走出去”。这是因为,对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不同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即对上述不同类型的国家应该采取完全不同的“走出去”的模式。研究表明,迄今为止,在海外投资中,中国投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多为非贸易性项目,一是资源开发型投资,二是生产加工型投资。而中国投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多为非生产性项目,一是贸易型项目,主要在于促进中国国内产品的出口;二是研发型项目,主要用于获取或利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出于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中国主要产品市场的考虑,以及国内生产海外销售将是中国长期以来把产品“走出去”的最经济的方式,因此,中国流通企业,一方面在国内积极融人跨国公司采购网络;另一方面到国外大力举办海外投资商业企业。从近期看,前者是工作的重点;从长远看,后者则是工作的重心。无论如何,在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中,亟须形成一种“引进来中有走出去、走出去中有引进来”的格局。
五、流通产业组织政策
1.中国流通产业组织问题分析
(1)流通主体的小型化。就单体而言,2003中国500强企业零售业排首位的华联集团公司营业收入为30亿美元、资产额为8亿美元、利润为0.3亿美元,只相当于2003世界500强企业零售业排首位的沃尔玛公司营业收入(2465亿美元)的1.22%、资产额(947亿美元)的0.84%、利润(80.4亿美元)的3.73%。何况,华联集团在2003中国500强中总排名第50位,而沃尔玛公司在2003世界500强中总排名第1位。就整体而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指标解释,规模以上流通企业是指年销售额500万元、职工人数在60人以上的零售企业,以及年销售额2000万元、职工人数在20人以上的批发企业,这些企业仅有11000多家,在全国1300多万个流通主体中,其比重仅占0.08%。以零售业为例,中国零售业的零散度高达90%,而欧美国家为40%,日本为50%。据统计,2000年全国273家主要大型零售商场的商品销售额为1072.8亿元,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8%;而美国前50家流通企业的零售额占其全国零售额的20%以上(王晓东,2003)。
(2)流通业态的初级化。在零售环节,国内百货商店、个体商户以及集贸市场是最主要的零售经营形式,其中遍布城乡的各类集贸市场,其交易额约相当于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3。在批发环节,生产企业的销售机构及各类销售代理承担着主要的批发职能,市场份额达近70%。而在国外发达国家,零售环节,其主要商业形态为连锁经营;批发环节,其主要商业形态为物流公司。以零售业为例,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商业网点的连锁化程度平均为5%,即使连锁业最发达的上海市也只有10%;而发达国家的连锁度超过20%,日本为40%,美国更是高达60%。著名的连锁便利店Seven-Eleven(7—11)在全球拥有2万个网点,仅在日本就有8000家。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按连锁的方式组织起来,通过统一进货、统一定价、统一促销、统一核算,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2.重构中国流通产业组织政策
流通重在编织网络。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继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之后的一种最重要的资源。就个人而言,其个体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你所融入其中的网络的竞争力。谁融入的社会网络数量最多,谁融入的社会网络范围最广,谁融入的社会网络层次最高,谁融入的社会网络后台最硬,谁就是最具竞争力的个人。企业也是如此。一个企业,其所融入的网络规模越大,运行平台越高,运行效率越快,运行成本越低,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这里,网络实际上是起到了一种整合社会资源的作用,而“网主”的核心能力则在于整合能力。严格地说,网络化是提高流通组织效率乃至整个社会运行效率的关键所在。然而,我国地区分割、部门分割、所有制的分割、系统内和系统外的分割、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分割等,加之信息化技术水平落后,致使国内流通网络七零八碎、各自为政,一并造成了流通主体的小型化和流通业态的初级化。因此,中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的重心在于推进流通企业的网络化。在全社会范围内重构商品流通网络组织,这是国内流通企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就中央政府而言,抓住了网络化,就等于抓住了中国流通产业组织改革的制高点,就等于抓住了中国流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点。
(1)在零售环节,以连锁经营为突破口,构筑大型零售网络企业。国际先进经验表明,连锁化是商品流通企业成功经营的重要特征,通过连锁经营,可把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组织起来,形成“一只狼领着一群羊”的流通产业格局。这里“狼”是网主、链主,“羊”是流通网络或价值链上的一个节点,在网络内,大中小企业有机整合、合理集中、有效竞争、充满合力,大家共用一个渠道,共用一个平台,共用一个网络。不仅如此,连锁经营还将突破零售业而向其他多种行业延伸、渗透,形成产业融合发展。
(2)在批发环节,以物流配送为突破口,构筑大型批发网络企业。就流通产业内部而言,物流配送处于“领头羊”的地位(文启湘、赵玻,2003);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物流配送具有战略性产业的作用。而且,目前乃至将来,物流商正取代批发商的地位,原来意义上的批发商的地区在下降(详见表1)。为此,必须打破家家搞运输、户户办仓库,管理部门林立而且经营分工不清的格局,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物流资源整合,旨在最大限度提高流通效率。
表1 1994-2001年国内批零系数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计算。
(3)无论零售环节还是批发环节,为了实现流通组织的大型化、流通产业的集中化发展,亟须通过兼并、联合、融合、划拨、重组等方式,鼓励企业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包括垂直整合或虚拟整合。当然,这种整合是开放性的,包括和国外大型连锁企业和物流企业的整合。以价值链为核心,将生产商与供应商、分销商、服务商、客户联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形成一个极其竞争力的战略联盟(冯丽、李海舰,2003),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规模动作。
六、流通产业诚信政策
1.构筑实施流通产业诚信政策的制度平台
流通产业融合政策、流通产业体制政策、流通产业开放政策和流通产业组织政策,它们的科学形成,一方面有赖于健全流通产业诚信政策;另一方面有利于实施流通产业诚信政策。因为它们在产业融合、产业体制、产业开放、产业组织方面各自形成了一个平台机制。
就流通产业融合政策而言,它意味着流通企业向第一、二、三产业的渗透、延伸,如果缺失诚信模块,其产业融合形成以后,必然出现“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效应,其产业融合的代价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说,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出发,这种缺失诚信的产业融合是不可能出现的。换句话说,产业融合之所以能出现,说明其自身存在一种内在机制,以此可以规避诚信缺乏风险,降低组织交易成本。
就流通产业体制政策而言,它打破了地区分割、部门分割、所有制的分割、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分割等,这是造成流通秩序混乱、流通监管分散、流通主体过度竞争的根源所在。它以价值链重构为核心,将不同地区、部门、所有制和市场范围的流通企业整合起来,各自围绕自己的核心能力从事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某一区段,这从体制上奠定了整个国民经济诚信运作的制度安排。
就流通产业开放政策而言,诚信运作是在国内融入跨国采购网络中的基本条件,也是到国外举办海外投资商业企业的最低约束。就前者而言,能够融入跨国公司的供应链中,首先面临的是“入围”的竞争。过去,只有在本领域中综合势力最弱的企业才被淘汰出局;现在,只有在某环节中核心能力排名第一的企业才能融入供应链中。但无论拥有什么核心能力,诚信经营是最基本的条件。就后者而言,诚信约束已从一国范围扩大到了全球范围。
就流通产业组织政策而言,无论是组建大型零售网络还是大型批发网络,流通主体大型化和流通业态高级化的发展,其对节点企业诚信运作的要求更高、更严。比如,沃尔玛,整个运行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在什么时间配货、送货这几个体系衔接得非常好,货物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就送到商场里来上货架。商场里面没有仓库、没有这个空间。那么,它的仓库是什么呢?高速公路及其路上跑的货车就是它的仓库。这一整个系统,一旦因为诚信缺乏而发生任一环节的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综上所述,流通产业诚信政策的实施,必须全面融入流通产业融合、流通产业体制、流通产业开放和流通产业组织中去,不仅为它们的科学形成提供基础平台,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它们的科学形成为实施流通产业诚信政策提供一个制度平台。
2.构筑实施流通产业诚信政策的技术平台
(1)加快流通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流通产业标准体系包括商品标准化、计量标准化、质量标准化和物流标准化等。在物流信息传递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了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而且也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欧洲各国之间系统比亚洲、非洲等国家交流更简单、更具效率。为此,中国流通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必须积极借鉴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全方位地实行与国际社会的标准兼容政策。
(2)加快企业诚信互联网络建设。产生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设诚信体系,首屈一指的就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做好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以商务部为主体,建立一个联系工商、银行、税务、海关以及各个行业协会的流通企业诚信互连网络信息平台。通过这个信息平台,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以将相关市场行为主体的诚信资讯记录在案,供政府部门、企业和市场中介等及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