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目的性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人的目的的内涵及特性
1.人的目的的内涵
人的存在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生命活动,人的有目的性活动是人特有的“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① 的活动,也就是把“目的”变成现实的活动。人的“目的”是一个充满矛盾规定的范畴,它首先是人对自身需要的意识,表现为主观的向往、动机和追求,是人的活动、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因。同时,目的总是指向一定对象,包含着人与一定对象关系的意识,显示人有效占有对象的意图,即追求和实现客体对人的价值。因此,目的是一个以主观性与客观性、超越性与现实性、发展性与实然性为基本矛盾的范畴。
人的目的就是指人在从事实践活动时所具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标和方向,即包括对客观世界(自然界和社会)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时的方向。人的目的是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源,人的一切活动都具有目的性。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指出:“客观过程的两个形式:自然界(机械的和化学的)和人的目的的活动。”接着又说,“事实上,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认定它是现存的、实有的,但是人以为他的目的是从世界以外得来的,是不以世界为转移的(自由)。”② 人的目的既不是先验的,也不是空洞的,而是和人的社会存在、社会活动相统一的。人的目的对于不同个体会有差异,不是说处于同一阶级的人,他们的目的就必然一样。在人的一生中,人的不同阶段的目的也会有所变化,因此,探讨人的目的,需要探讨人的目的产生的根源与特性。
人的目的直接产生于社会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进行任何实践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这是人与一般动物的本质区别。正如恩格斯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己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③ 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能动性的活动。恩格斯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④
人的目的的产生源于人的本质全面和谐发展。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要促进人的本质全面和谐发展,就要实现三者协调统一。人不仅要满足和发展人的物质性(自然性)需要,如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促进人的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和发展,如人的劳动需要、实践需要和交往需要(实现各种社会关系丰富和发展的需要),以及精神性需要的满足和发展(如价值性需要)。因此,要实现和满足人的需要,包括这些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需要,必定促使产生人的目的。
2.人的目的的特性
人的目的的产生根源决定了人的目的特性,其主要表现为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功能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1)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人的目的首先是主体的主观愿望和倾向,也是主体的需要,因而表现出主观性。从人的目的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人的目的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从人的目的的内容来看,也是来源于人的客观发展需要,因而,人的目的又具有客观性。所以,科学合理的人的目的应该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因为人的目的是用来引导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因而具有导向性。人的目的是否符合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实践活动能否有指导作用,关键是是否符合客观现实性。所以,只有将主观性与客观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发挥人在实践活动中的目的功能。
(2)功能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第一,人的目的功能性是指人的目的对人的活动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人的目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认识对象或开展实践活动之前,人必须对对象和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当人一旦对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具有目的性时,就会激励人的主体对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产生认识内在驱动力,也就会促使人认识某对象或开展某活动的需要生成。二是在认识对象和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人作为主体一旦具有明确的目的,就能起到维持、巩固对对象认识和活动的作用,不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或限制而轻易地改变方向和放弃。三是在认识或开展活动之后,当人的目的实现,人作为认识或实践的主体,在目的的激励性作用下,就会促进人作为主体生成新目的。人的目的导向功能实际上是指人的目的方向性。在认识事物或开展实践活动中,人需要明确的方向性。认识事物或开展实践活动一旦失去方向性,就不能把握认识对象和活动的本质,迷失方向,丧失持续认识对象的动力,从而也就不能正确认识对象,全面和把握认识对象的本质。第二,人的目的的价值性主要是指人在对象性活动过程中对认识对象的活动目的做出的一种意义性的判断和选择。首先,人的目的的生成与选择过程就是对人的目的价值进行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因为人的任何认识对象性活动的目的生成与发展,都需要做出合乎规律性的选择和判断。其次,人作为主体在认识对象性活动中,实现目的的全过程也需要对对象性活动目的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如果做出的价值判断与原确定的目的相一致时,就会继续激励人作为活动主体持续地实施对象性活动,直至目的实现。当对对象活动做出的价值判断与原确定的目的不一致时,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就会依据对象性活动价值判断,重新对活动目的做出合乎规律性的适当的修正或调整,以利实现对象性活动的目的。人的目的功能性与价值性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性活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人的目的性功能强调的是活动目的对象性活动开展的作用,而目的性价值强调的是活动目的对象性活动的意义。因此,只有将人的目的功能性与价值性统一,才是合乎规律的活动目的,才能发挥人的目的的激励和导向功能的作用,实现人的目的价值。
(3)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第一,人的目的具有个体性。人的目的的个体性主要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具有个体性。主要表现在:在对同一对象性活动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其目的性不同。主要是因为不同个体之间对同一对象性活动的认识程度、角度、立场、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等都会影响其目的的生成与发展,因而表现出目的的个体性。个体性还体现在不同人的目的具有不同的侧重性差别、层次性差别、性质性差别等方面。有的人的目的是明确的,有的人则是不明确的。但是每个人都会有对目的的思考,即便有些人的目的性不明确,只要他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他也会不自觉地随着社会、社会关系、社会交往进程,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目的去形成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目的。第二,人的目的又具有社会性。一方面,对象性活动主体是社会中的人,人具有社会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⑤。尽管作为主体的活动目的具有个体性,其目的内容也是对社会能动的反映,因而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从对象性活动目的产生的根源和功能来看,人的活动目的也具有社会性,人的目的产生直接的根源是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因此,作为指导活动开展的主体人的目的必然需要具有社会性,人的目的只有反映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所以,人的目的个体性和社会性又是统一的。也只有统一,才能更好地指导对象性活动的开展。
二、影响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的主要有环境、教育等外在因素和人的内在因素。
1.环境对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环境就是指环绕在人们周围的一切生活条件,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来说,不仅自然环境对人的目的性有影响,社会环境同样影响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自然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化了的自然环境,是人化的自然。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动物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地球上打下自己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⑥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包括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意识等。关于环境、教育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⑦ 环境的形成应该是人们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结果,人作为实践主体在实践中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环境和人的改变,都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人创造环境与环境影响人是辨证统一的,环境决定了人,环境促进了人活动主体目的的生成与发展,同样,人对环境的改变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目的的体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一个人的活动和别人的活动联系起来,他就有一个环境。他所做的和所能做的事情,有赖于别人的期望、要求、赞许和谴责。一个和别人有联系的人,如果不考虑别人的活动,就不能完成他自己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是实现他的各种趋势的不可缺少的条件。”⑧ 因此,环境对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目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总体来说,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
(1)环境对人的目的性影响表现为自发性与自觉性并存。第一,环境对人的目的的影响多数情况是自发的,即环境对人的目的影响是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往往是在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的目的的生成与发展。主要是通过人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环境氛围,如地域氛围、家庭氛围和各种文化氛围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在而长期的。第二,环境对人的目的的影响也是自觉的,是有意识地对人的目的的影响。所谓环境对人的目的的自觉性影响,就是通过个体的各种活动,自觉地调整个人的行为、智力和情感倾向,通过这些活动唤起和强化人的活动冲动并生成一定的目的。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让人自觉形成一种目的。
(2)环境对人的目的影响还表现在多重性与多样性影响兼具。第一,从环境对人的目的影响性质上来说具有多重性,即具有层次性差异。无论是对人的生存、生活目的的影响,还是对人发展目的的影响,也无论是对人生价值目的的影响,还是人生过程中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目的的影响,都具有多重性。环境对人的目的影响是全面的,有对人的生理性目的、心理性目的和思想性目的的影响,也有对人的物质性目的、政治性目的和精神性目的的影响。不同环境对人的目的具有不同性质的影响,同一环境对不同人的目的或同一人不同的目的影响也具有不同程度。比如和平环境和战争环境对人的目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性质。一个生活在经济比较好的环境和一个生活在文化比较浓厚的环境中对人的目的影响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影响人的经济性目的的生成,后者主要影响人的文化性目的的生成。又如同样的逆境环境,有些人在逆境的环境中容易生成积极向上的目的,有一些人在同样的逆境中却形成消极性目的。第二,从环境对人的目的影响方式、形式、渠道来说是多样性的。从影响方式来看,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从影响形式来看,有些是以物质形式的,有些是以非物质形式的,如文化形式、精神形式、信息形式等。从影响渠道来看,有通过主流渠道对人的目的的影响,也有通过非主流渠道对人的目的的影响。
(3)环境对人的目的的影响往往是积极性与消极性同在。从环境对人的目的的影响作用来看,往往呈现出积极性与消极性。积极性与消极性同时对人的目的的生成与发展产生影响。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系统,复杂的社会系统环境是由各种中观、微观环境构成,在复杂的社会系统环境中,对人的目的的生成与发展有积极环境,也有消极环境。积极性的环境有利于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消极环境则削弱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有时甚至阻碍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
2.教育对人的目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与环境相比,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目的的生成与发展具有组织性与计划性,正面性与引导性等影响。教育在对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中的影响起到主导性的作用。首先,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目的的影响体现在有组织性与计划性。教育是根据社会和人发展的需要,通过分层次、分阶段地有计划地组织活动,让人在参与教育活动中生成与发展人的目的。其次,与环境相比较,教育对人的目的影响是正面的,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正面性和引导性是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目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具有最显著的特性。教育的正面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的选择性上,教育活动无论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手段都要选择对人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影响的内容、方式、手段,要排除环境中消极的、负面的对人的目的生成的影响。教育引导性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通过比较分析,引导人不断地向前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引导就是向积极方向发展。因此,正面性和引导性主要是对人的目的予以积极和发展性的影响。人的目的确定是一个发展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
3.人的主体内在因素在人的目的性生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毛泽东曾经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⑨。因此,人的主体内在因素在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人的主体性形成与人的目的生成具有一致性。一般来说,人的目的是人确定主体性之后才存在的,没有主体性,目的就不存在了。
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人的主体活动,无论是人作为认识主体,还是作为实践主体都离不开人的目的,人的活动与一般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目的性,动物或生物为了生存下来,需要进行活动,它有意识,但并无目的。“意识”与“目的”有本质上的区别。有意识,未必具有目的,但有目的必须有意识。马克思主义根据意识与存在的关系,第一次科学说明了人的活动的目的性。并指出,人们的社会活动不同于自然的发展规律,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人们在社会中是自觉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进行活动。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目的的”⑩。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是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主观与客观统一的结果,人的主体没有确定,也就无所谓人的目的。人的主体内在因素是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的基础。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必须不断地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来提高主体自身内在的素质,包括主体的智力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转型期培育自己的主体性,从而促进人的目的性生成和发展。
三、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方法
对于教育者而言,需要注意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方法内容。
1.需要对社会环境的认识与把握
这是认识社会环境的本质、结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是生成和发展人的目的性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每个人要确定适合社会的目的,就要对社会的基本特点、基本要求、基本结构和发展规律及方向,要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和了解,分清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是什么,要求人的思想与时俱进。因为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必然会要求人适应社会环境的方式方法改变,特别是人的观念要转变,确定适应社会的新观念。
2.发挥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和主导作用
这是生成和发展人的目的性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方式有两种,一种自发形式,另一种是自觉形式。前者是通过人在社会环境中交往过程,在无意识环境的影响下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目的。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社会环境能通过个体的各种活动,塑造个人行为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倾向,这些活动能唤起和强化某些冲动并具有某种目标和承担某种后果”(11)。同时还指出:“虽然这种‘环境的无意识的影响’难以捉摸而又无处不在,影响着性格和心理的每根纤维。但指出它的效果最为显著的几个方面可能是有价值的”(12)。后者是通过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等方法和手段的引导自觉生成和发展人的目的。教育是一种引导人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一种实践活动。
3.培育人的主体性,实现从自发性向自觉性转变
这是生成和发展人的目的性的内在关键因素。要生成和发展人的目的,离不开主体的参与,离不开主体的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意志、理想、信念等因素的协同运行。主体需要是人的目的性生成和发展的驱动机制,动机是人的目的性生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兴趣是人的目的性生成和发展的运行机制,情绪是人的目的性生成和发展的催化机制,意志是人的目的性生成和发展的保障机制,理想和信念是人的目的性生成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同时,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意志、理想、信念等要各素之间构成了互相协同的人的目的性生成和发展的动态心理结构。因此,只有有效地生成和发展人的目的性心理结构,才能实现人的目的从自发向自觉转变。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②《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8-15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⑧[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1-302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1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1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