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的问题意识与教师角色_问题意识论文

新课程中的问题意识与教师角色_问题意识论文

新课程中的问题意识与教师角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角色论文,意识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袁振国先生在《教育最新理念》一文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教育“最大问题是没有问题”。我们的学生乐此不疲的就是善于解答各种问题,却缺少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缺少问题意识必然导致缺乏创新精神。我们希望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与有志于此的同行深入地交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离不开教师。新课程是伴随着新思维而产生的,新课程必须要有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来支持,其中教师如何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至关重要。那么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较好地把握和体现其主导作用呢?

首先,教师应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划者。有一次听上海建平中学马老师借班上课讲鲁迅的《药》,他先是跟学生“套近乎”,拉近了师生之间情感的距离,然后“零起点”地开始阅读、提问题,学生写上来的条子有几十张,他迅速浏览,简洁地评价鼓励一番之后,抽出两三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同学讨论。在讨论中马老师借题发挥,设悬激疑,逐层深入,画龙点睛,整堂课充满民主气氛,同时也达到了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课文的效果。听课的学生和老师深受启发。课后跟马老师交流得知,这种朴素自然、原汁原味的“零起点”课型,这种问题源于学生的思考,经过老师的循循善诱和同学们孜孜不倦的合作探究,师生、生生互补与互动,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教学流程其实也是经过马老师精心策划的结果,只不过高明的策划会让你感觉不到策划的痕迹,而是那种“风行水上”“任意西东”的流畅,是一种“瓜熟蒂落”的朴实与自然。

其次,教师应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开发者。教学过程是一个流程,它应该像一条河,有时奔腾咆哮、一泻千里,有时峰回路转、润物无声。如果说学生是水,那么教师应该是不断变换的河道。面临不同形态的河道,河水就有不同的状态,所谓“高山仰止”“海纳百川”即是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不同对象的不同心态。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浅到深,从孤立到整体,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需要开发和培养的,我们的学生年级越高“问题意识”越淡化,问题越来越少,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最近有幸听了安徽宣城中学邓彤老师的一节公开课,邓老师选择的课文是卡夫卡的《变形记》。说实话我是为邓老师和学生捏把汗的,一节课的时间要帮助学生解读一万多字的而且是与学生距离那么遥远的一篇作品,老师将如何把握?我实在佩服邓老师的勇气,他敢于向传统挑战,其实也是在向自己挑战。他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挖掘那些有价值的问题,他几乎略去了文中所有的情节,只抓住已经变为甲壳虫的主人公葛利高尔如何费力地开门这一细节,探究他的心理发展过程与环境对他构成的压迫,这样就让学生找到了一把解读的钥匙。结束分析之前邓老师安排了这样一组精彩提问:“如果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为一个甲壳虫你会怎么办?”“如果你是葛利高尔的亲人你会如何对待变为甲壳虫的葛利高尔?”“如果你作为葛利高尔的亲人在帮助他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比如,受到别人嘲笑,怎么办?”“如果你已经竭尽全力帮助葛利高尔却不能改变他的困难处境你怎么办?”真是步步紧逼,妙语连珠,当然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甚至引起了听课教师热烈的掌声,但我认为首先还是邓老师的主导作用把握得好,开发学生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很强,才会有如此举重若轻、出奇制胜的效果。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的几个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价值的审美追求,充分体现了邓老师在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中广度、深度、频率等方面的精心设计和良苦用心。

最后,教师还应该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合作者。学生一旦对探讨问题产生了兴趣,就会不断地发现许多有趣而且有价值的问题,但是他们未必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有时老师甚至也没有办法让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因此这里所说的“合作者”就具有以下两个涵义:

一是以平等的身份介入问题的讨论之中,教师是参与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为幕后的策划者,有时也可以甚至应该走到前台来亮亮相。他们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发表自己对文本解读的个人看法,此时的教师不代表标准答案,不代表书本,不代表真理,只代表此时此刻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价值判断的个体与同学交流,互相启发。有一次我和学生一起讨论一篇高中课文——《王选的选择》,许多同学发表了自己阅读中产生的兴趣点,虽然观点有所不同,但缺少碰撞的交锋。“老师,说说你的兴趣点。”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我,我先用我那浑厚的男中音小声地唱了一首苏联歌曲《喀秋莎》,同学们顿时来了情绪,我见时机已经成熟,就向他们展示了我的阅读审美过程:“我最感兴趣也是我最感动的地方,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细节。王选的妻子,她与王选在动荡的岁月中缔结了坚贞的爱情,志同道合,患难与共,他们一同攻关,当他们的科研成果终于出现一道曙光的时候,她被病魔击倒了,而且被确诊得了癌症!文章只用了极其简省的笔墨写了这么几句:‘手术前夕大家去看她,还没走进病房,听到她与同室病友一起在唱50年代的苏联歌曲: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看到这里,我仿佛听到了那首代表伟大的苏联人民坚强不屈的灵魂的歌曲,由微弱到雄壮,从一间小小的病室扩展到整个宇宙,心中有一团烈火在燃烧。从她那微弱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什么叫悲壮、什么叫震撼。我不仅为他们坚贞的爱情所感动,而且被那种为了美好的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品质所折服。”我注意到了许多同学眼睛中闪现着泪花,此时此刻,我不想给他们一个答案,但我希望他们能够分享我的感动。

二是老师需要为学生搭设“脚手架”。有时由于难度太高学生暂时摘不到“果子”,老师就需要不断铺设台阶,化解难度,使学生逐步接近目标,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有一次我从“中青在线”的“冰点”栏目中下载了一篇文章《走进四合院》,推荐给学生阅读,并在课上进行了交流。可是同学们对旅居北京的美国人龙安志在他自己的房间里悬挂毛泽东的画像无论如何也不理解。有些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要挂毛泽东的画像?如果是我,我就换一张。”她的发言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响应。显然,这些质疑反映了这一代人真实的思想感情。我凭直觉意识到:第一,他们对毛泽东和那个逝去的时代不了解,由于缺少必要的感性认识而形成了空白或偏见;第二,他们对那位美国人的心态不了解,他们无法理解一个美国青年为何如此狂热地热爱北京的四合院,对中国的民居文化情有独钟;第三,他们不了解四合院在中国民居文化中的审美价值。由于这么多不了解,所以对话就缺少基础。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脚手架”。我就对必要的背景知识和民居文化作了一些简单的介绍,并有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通过迁移作用把学生带入一种思考的过程。我发现我虽然没有直接发表个人的看法,但是同学们充分利用了我搭建的“脚手架”,最终都形成了自己的判断,而且是有价值的判断。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越是表现得隐蔽,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越容易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教师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应该是清晰的、明确的,如果对这一点认识不清或把握不准,新课程的“新”字不仅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却真的成了“问题”。

宋义摘自《教学月刊》

标签:;  ;  

新课程中的问题意识与教师角色_问题意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