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修复的效果评价论文_王新萍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区王新萍口腔门诊部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不同方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修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门诊接受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62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冲顶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水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31例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4.58±1.03)mm,研究组31例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4.82±1.6)mm;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31例患者术后各个时间骨吸收高度均显著高于研究组31例患者术后各个时间骨吸收高度;对照组31例患者的疼痛评分为(5.42±1.01)分显著高于研究组31例的疼痛评分(2.03±0.54)分;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压法与冲顶法在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修复中应用均能起到理想效果,但是水压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并且骨吸收量比较小,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水压法;冲顶法;上颌窦底提升;种植修复;应用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上颌后牙缺失会导致上颌后牙缺失影响患者正常咀嚼[1]。另外,上颌窦的底壁会不断下降,最终下降至缺失牙原来牙根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直接种植可能会出现上颌窦黏膜被种植牙穿破的情况,导致种植不成功。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常应用上颌窦底提升技术弥补上颌窦底垂直骨量不足情况[2]。现阶段常用内提升术开展治疗,常用方法为水压法和冲顶法。本次研究以我门诊收治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以上两种方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修复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门诊接受种植修复治疗的62例患者,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62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2-64岁;男性例数为18例,女性例数为13例;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为21-62岁;男性例数为19例,女性例数为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冲顶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治疗:行局部麻醉后将黏膜、翻瓣切开,充分暴露牙槽嵴顶,在球钻辅助下对手术位置进行确定,在锋钻辅助下制备种植窝;之后用扩孔钻扩张种植窝,如果骨密度比较低则要配合骨挤压;用骨挤压器扩大窝洞,形成窦底骨皮质骨折抬高上颌窦底;之后对种植窝进行逐级扩大,即将骨粉放置在窝洞内推向上颌窦底,从而提升上颌窦底高度,最后植入种植体对切口进行缝合。

研究组患者接受水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治疗:行局部麻醉后将黏膜、翻瓣切开,充分暴露牙槽嵴顶,在球钻辅助下对手术位置进行确定,在锋钻辅助下制备种植窝;采用盘钻加止动环逐级制备,用盘钻钻至上颌窦底形成窦底骨皮质盘状游离骨,用橡皮塞将种植窝口塞住,选择1ml生理盐水用注射器注入种植窝,在水的压力下窦底黏膜会与骨皮质分离,在种植窝内植骨,最后植入种植体对切口进行缝合。

1.3 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术后各个时间骨吸收高度以及疼痛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用t值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用卡方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用P值对组间的差异进行判定,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上颌窦底提升高度

对照组31例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4.58±1.03)mm,研究组31例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4.82±1.6)mm;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2.2 骨吸收高度

对照组31例患者术后各个时间骨吸收高度均显著高于研究组31例患者术后各个时间骨吸收高度,P<0.05 ,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疼痛评分

对照组31例患者的疼痛评分为(5.42±1.01)分显著高于研究组31例患者的疼痛评分(2.03±0.54)分;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在种植修复治疗中上颌窦底提升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上颌牙缺失后种植体难以顺利植入问题[3]。上颌窦底提升术主要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为上颌窦外侧壁开窗术式,这种术式创伤比较大,应用效果不理想。另外一种为上颌窦内提升术,这种术式又分为冲顶法和水压法[4]。

冲顶法与传统侧壁开窗提升术相比优势明显,该方式手术创口比较小,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外科器械不会直接接触黏膜,这就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还可以应用骨冲压器械提升骨密度,从而提升种植体的稳定性。但是有研究表明:该术式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进行锤击,这会增加患者生理与心理不适感[5]。而且术后的骨吸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种植体的高度,从而对患者的咀嚼功能造成影响。而水压法能够有效弥补冲顶法敲击力度不好控制的缺陷[6]。并且在新手术器械的辅助下能够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提升患者治疗舒适度。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31例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4.58±1.03)mm,研究组31例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4.82±1.6)mm;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31例患者术后各个时间骨吸收高度均显著高于研究组31例患者术后各个时间骨吸收高度;对照组31例患者的疼痛评分为(5.42±1.01)分显著高于研究组31例患者的疼痛评分(2.03±0.54)分;P<0.05 ,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研究结果可知,水压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修复效果理想。

此外,在临床治疗中要注重术后护理,采用冰袋冷敷术区,这样主要是为了减少术区肿胀情况。指导患者口服抗生素和含服口咽局部抗菌剂,防止术后感染。并且根据患者情况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和运动指导,以此保证患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水压法与冲顶法在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修复中应用均能起到理想效果,但是水压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并且骨吸收量比较小,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吕佩儿,孙红英.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种植体修复治疗上颌后牙垂直骨量不足45例的临床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06):1114-1115.

[2]李林峰,李月,李瑞玉,郝跃玲,李蒙,张俊会,党莹,李兵,王文杰.骨移植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上颌窦提升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34):5558-5564.

[3]谢奕文,林玉娇,王友山.上颌窦侧壁小窗口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近期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S1):89-92+94.

[4]叶建青,江银华,占适龙,叶慧兰.不同方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修复的评估[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1):72-75.

[5]张洋. 上颌窦底内提升同期不植骨种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4.

[6]邱立新,胡秀莲,陈波,李健慧,林野,王兴.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法种植修复122例缺牙的临床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4(03):136-139.

论文作者:王新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  ;  ;  ;  ;  ;  ;  ;  

不同方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修复的效果评价论文_王新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