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泰兴 225411)
【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应用在急性胃肠炎患儿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胃肠炎患儿列入此次临床研究,将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患儿列入对照组,将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患儿列入干预组,对照组在遵医嘱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遵医嘱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干预组患儿的平均腹痛缓解时间、呕吐停止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的患儿要短,经统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显效率方面干预组要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胃肠炎患儿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儿减轻痛苦,促进疾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急性胃肠炎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021-02
【Abstract】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gastroenteritis effect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comparison.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March 2014 - March 2015 a total of 120 cases of children acute gastroenteritis as clinical research data,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in each group had 60 cases, control group by the method of routine nursing care, intervention group used a full rang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 The average results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abdominal pain disappear time, stop time, vomiting, diarrhea, stop tim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i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the statistics,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Interven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But in th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by comparison, (P < 0.05),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gastroenteritis,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 Pediatric; Acute gastroenteritis
小儿急性胃肠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原因是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够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易发生消化不良,造成腹泻;因病毒、细菌、真菌引起肠道内感染或上呼吸道炎症、肺炎等可引起腹泻;不合理喂养、食用不洁食物也可导致急性胃肠炎的发生。患儿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等,极其痛苦。为了帮助患儿减轻痛苦,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在临床中,护士遵医嘱为患儿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确当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将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胃肠炎患儿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儿共计8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其中,男性患者有44例,女性患者有36例,患儿的年龄为3月~8岁,平均年龄为(3.1±1.2)岁。
将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患儿列入对照组,将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患儿列入干预组,将两组患儿的年龄、临床症状、大便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列入研究的所有患儿在入院之后均取大便标本进行检查,根据大便检查的结果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或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并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给予补液,护胃、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对肠道菌群进行调节,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1]。
(1)对照组:为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并观察记录大便的次数、量、形状、颜色、气味等,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做好臀部的护理。如患儿高热可行头部冰敷等物理降温措施,退热后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清洁的衣服,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2)干预组:参照对照组给予患儿一般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①健康宣教:向患儿家长解释引起胃肠炎的原因、治疗方案、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指导家长注意手卫生,患儿用的食具、便器不要与他人共用,使用后要进行消毒,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学会观察患儿脱水的表现以及出入量;讲解饮食调理的重要性,并学会科学的调理饮食的方法。②心理护理:急性胃肠炎患儿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部阵发性疼痛、腹泻等,患儿因疼痛和身体不适会烦躁不安、反复哭闹,家长面对患儿的状况会表现为担忧害怕,因此做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护士根据患儿的病情向家长做好解释,安慰家长,消除家长焦虑、紧张的心理,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给予不同的方式进行安抚,让患儿不再恐惧,安心接受治疗。③调理饮食:在疾病的急性期暂时禁食,待症状减轻之后先给米汤、稀释的牛奶等流质饮食,如病情稳定患儿无不适,可给予粥、面条等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随着病情逐渐好转可逐步过度为普食。注意不要进食高脂牛奶、蔗糖等不易消化的饮食,嘱患儿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多喝水[2]。④对症护理:急性胃肠炎初期,患儿常有呕吐,护士应将患儿侧卧位,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患儿呕吐后及时擦净面部,做好口腔护理。患儿如出现腹痛,护士应指导患儿多卧床休息,可以为患儿按摩腹部,应用温度为50℃~60℃水袋进行热敷等方法减轻患儿痛苦。⑤基础护理:每日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铺的清洁,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30分钟。患儿腹泻频繁时,在每次排便后要用温水擦洗,然后用软布吸干,有些患儿由于大便次数较多导致肛门疼痛或出现红臀,可涂以鞣酸软膏。⑥出院指导:患儿出院时护士要指导家长日常生活中注意饮水卫生、食物清洁新鲜,合理喂养,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教育小儿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指导孩子多晒太阳、多运动,增强体质。
1.3 观察指标
要对两组患儿的腹痛缓解时间、呕吐、腹泻停止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
1.4 疗效判定
通过补液、抗病毒或抗炎治疗以及护理干预72小时,依据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大便检查结果判定治疗效果。显效:患儿食欲正常、无呕吐、腹痛,大便成形,1~2次∕日,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有效:患儿食欲好转,无呕吐、腹痛,大便不成形,2~3次∕日,大便常规检查结果好转;无效:患儿仍食欲不振、偶有呕吐、腹痛,大便稀薄,超过3次∕日,大便常规检查未好转[3]。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应用t进行检验,以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和患儿的住院时间
都比对照组的患儿要短,经统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x-±s)
注:干预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胃肠炎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此病与患儿消化系统的特点、饮食、气候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通过应用药物治疗可以清除病原菌与病毒,但是要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还需要科学地护理干预,例如缓解患儿心理压力、进行健康宣教、合理饮食、对症护理等。所以,科学、合理、全面的护理干预是促进痊愈的有效手段,是患儿疾病恢复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5-6]。
本文针对小儿急性胃肠炎的特征,实施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使患儿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明显控制,使患儿的呕吐、腹痛、腹泻症状尽快缓解,使患儿家长知晓疾病的相关知识,理解并配合护士为患儿进行护理。本研究表明:干预组经过综合的护理干预之后,患儿的平均腹痛缓解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都大大缩短。干预组的显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
总之,综合护理干预是小儿急性胃肠炎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能够帮助患儿减轻痛苦,促进疾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严贞秀.护理干预对急性胃肠炎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疗效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21(19):97-98.
[2]阮敏惠,曾建.诺氟沙星、颠茄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1(19):3149-3150.
[3]纪周芹.诺氟沙星、颠茄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1):1922.
[4]孙秀春.72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5(1):44-45.
[5]郭新平.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观察与护理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45(13):19-20.
[6]胡娟.小儿急性肠炎的护理技巧[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169-169.
论文作者:钱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患儿论文; 胃肠炎论文; 大便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小儿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