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论文_张 敏 马 健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论文_张 敏 马 健

◆ 张 敏 马 健 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南屯完小 273301

摘 要:小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具,从具体到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动手动脑,从不同的角度体会观察,操作与思维有机结合,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索新知识的活动中来,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培养 学生 动手 操作 能力 探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这就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能让他们有效地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地创设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的手脑得到更好的发展,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同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得到有效发展。

一、动手操作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大纲规定的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学具,从具体到形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为了帮助学生把立体图形的每个面与平面展开图的每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就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首先让学生把手中的实物(如纸盒)沿着棱剪开,再展开,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然后,在展开后的图形中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字标明6个面,让学生认真观察展开前的每个面在展开后是哪个面。这样,学生就把展开后每个面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关系联系了起来,更清楚地看出了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为下面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好了准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感知,因此很容易抽象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小学生好动、好奇心重、求知欲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他们来说,动手是一种乐趣。在教学中,要利用这一特点,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学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自己制作的小数点和1-9的数字卡片,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小数点左右移动,再说说移动前后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这样的操作,使知识变静态为动态,更好地理解了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可见,通过动手操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思维。

三、动手操作有利于理解并获取数学知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至12岁的小学生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而小学生的思维又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教师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动手操作正是学习数学的这样一座桥梁,这座桥梁的有效架构,无疑对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观察,在不断的观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感受到动手操作有助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动手操作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探索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索新知识的活动中来,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让学生利用学具将圆平均分成32份,再沿直径剪开,并让学生把剪开的两个半圆相互对插,学生发现圆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操作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使操作与思维有机结合,有利于理解并获取数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有效的操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源泉,只有当学生动手操作时,才能使大脑皮层的很多区域得到锻炼,才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让学生拿出硬纸剪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把这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另一种平面图形。学生通过摆、想、议,很快讨论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由此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对图形间的联系和变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恰当地操作学具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张 敏 马 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7月总第16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论文_张 敏 马 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