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后是我国城市人口的急剧上涨,高层建筑作为能够容纳大量居民的建筑形式越来越受到建筑商的喜爱。在建筑行业的领域中,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应用材料之一,在建筑工程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和影响。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混凝土结构逐步出现在各种不同的施工形式中,由于混凝土结构具有非常大的承载力,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高层建筑规模持续的扩大,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和施工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优势
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是由混凝土材料、纤维以及钢筋等原材料混合而成的复合型材料组成的,并且在钢混混凝土结构中还会包含一小部分的砂石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1]。在各个建筑结构中的应用都非常突出。这样也加快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制作过程,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建筑工程附近的环境。
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具有十分充足的优势,一般保持在28MPa上下,传统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是不能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的,但是钢筋材料的抗拉强度完全可以满足业主要求的,这样就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不仅能够承受一定重量的拉力强度还能进一步弥补力学特性方面的不足。
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1、混凝土搅拌不合理
钢筋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共同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搅拌不合理、振捣不密实。加上建筑工期的追赶,使得石灰和水的比例不合理,容易在振捣工作结束后再次出现泥浆,甚至可能发生混合料分崩离析的情况。
2、接缝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
首先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目前在接缝工作中的应用十分不科学。在配料的过程中不注重对粗料和细料的合理搭配,使得地面对内力和外力的作用的影响发生断裂,再一个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十分不注意对质量价格的要求,甚至在建筑工程中都不采用钢筋的接合。
3、钢筋质量达不到标准
由于目前混凝土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所以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减少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就对材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精简,所以就导致在材料的使用上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增加了砂石的比例,使得高品质的水泥混凝土的特性根本发挥不出来。从而导致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不达标的情况[2]。
三、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1、支撑架搭设
建筑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之间有着不同的搭设形式,但是不管是哪种搭设形式的支模都应该进行规范化的搭设,避免因为搭设不合理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在搭设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搭设支架的设计和验算,从根本上保障其支撑架的承载力能够满足建筑支撑的要求,并且支撑架本身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不会发生松动或者垮塌的情况[3]。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还要对架体的垫板、步距和钢管间距以及扫地杆和剪刀撑的连接质量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其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支护系统拆除
在模板拆除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把握好拆模的时间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并且提前计划好拆模的顺序,在拆模中避免对混凝土的表面或者棱角造成破坏。在现场进行操作时,要根据施工场地的温度,来准确的把握混凝土表面的凝固时间,防止因为模板表面和混凝土粘结所增加的拆模难度,在进行模板拆除的工作中,还要注意对混凝土结构中的边角进行保护,防治边角出现损坏。保障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要求。
3、模板施工
在建筑施工阶段模板和其支撑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施工的安全,在促进混凝土成型和后续的工程施工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施工标准和施工计划进行操作,要牢记施工要点。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应该按照规范的模板工程,在立模的过程中,确保设计的尺寸和规范进行操作,在搭脚手架时,必须进行模架设计和验算,保障其承载力的面能够支撑和满足荷载支撑地要求,还要保障设计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担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量和侧压力,使其保持稳定、严密和平整[4]。保障其模板不会发生漏浆或者跑模的情况,之后还要将预埋管线进行合理的安装。在模板材料的选择上,应用胶合板或者钢模板时要注意清洁模板表面和混凝土的接触面,保障其表面没有黏膜。模板在安装使用过程中所用的各个部位都应该安装牢固,并且掌握好各部件之间的尺寸,确保安装的合理有序,避免出现误差。
4、入模施工
为了满足建筑工程设计需求,必须使用质量合格的混凝土材料,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水平,选择适当的材料比例是提高混凝土结构质量的有效途径,水泥和砂石是混凝土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水泥和砂石在混凝土材料中的塌落度和水灰比。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陷落度不能小于八十毫米,但也不能超过一百毫米。混凝土结构的初凝时间是七个小时。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比例需要结合路桥施工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来进行分配,材料的比例主要是针对混合物的含泥量和骨料的剂量进行控制,粉煤灰等外加剂因为具有良好的活性所以必须合理使用,粉煤灰等外加剂可以对混凝土结构的内部进行填充,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后期强度。
夏季施工时气温较高,所以在入模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降低搅拌水温和石子的温度,对在外暴晒的石子在搅拌之前就要先进行浇水降温之后再处理。因为混凝土结构的截面较大,所以在浇筑的过程重要采用分层连续的方法,这样不仅可可以帮助混凝土表面散热通风,还可能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5]。冬季施工时气温较低,所以在入模施工前混凝土未达到临界强度时就已经遭受冻害,为了防治该种情况的发生,首先就要考虑如何在冬季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可以通过搭设暖棚或者覆盖加热的方式,或者加热水和砂石的方式,以及采用降低拌合用水的冰点的方法,但是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加热,都需要在事前进行周密的计算和审查才能实行。
结语: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所以保障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提高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所在,所以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各环节施工要点的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的细节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开勇.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山西建筑,2019(06):68-69.
[2]李运正.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26(02):147-148.
[3]黄义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分析[J].科技风,2019(04):102.
[4]冯永胜.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45(04):92-93.
[5]蒙修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01):153+155.
论文作者:陈利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